人民日报标题

里海资源开发“世纪难题”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1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里海资源开发“世纪难题”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大视野 里海资源开发“世纪难题” 孙壮志   近日,世界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宣布就里海—地中海输'...

里海资源开发“世纪难题”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大视野

里海资源开发“世纪难题”
孙壮志
  近日,世界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宣布就里海—地中海输油管道的贷款问题举行有173国代表参加的投票,美国极力推动的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道的建设再次提上日程,使里海的资源开发和输出问题也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资源开发 备受瞩目
  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介于俄罗斯、中亚、外高加索和伊朗之间,海岸线总长7000多公里,水域面积37万多平方公里。苏联解体后,沿岸国家由原来的苏联和伊朗两国变成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5国。根据苏联时期的地质勘测资料,里海海底储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由于过去苏联与伊朗签署的里海地位条约已经过时,需要重新划分里海的归属。考虑到战略资源重要利益的沿岸5国各不相让,致使里海的法律地位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给大规模开发带来了难题。
  石油储量相当可观的里海被视为21世纪的“聚宝盆”、“第二个海湾”,但到底有多少石油,没有一方能说得清楚。据美国能源部1993年估算,原油储量大约在500亿桶到1900亿桶之间。后有悲观的说法认为仅有90亿桶到200亿桶,乐观的估计是1500亿桶到2000亿桶,差别悬殊。惟一可以肯定的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的近海水域石油储量比较丰富。
  1994年9月,刚刚走出内乱的阿塞拜疆为了振兴经济,与美国、英国、土耳其、挪威、沙特等国的石油公司在巴库签署了一项开发里海石油的合同,开发时间长达30年,协议总金额80亿美元,拉开了里海石油争夺的序幕。阿塞拜疆领导人称之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纪合同”。随后,阿塞拜疆又与西方国家签署了8份合同,除美、英和盟友土耳其以外,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占有份额。
  哈萨克斯坦也不甘落后,积极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石油公司开展合作,准备开发里海油田。2000年5月哈萨克斯坦宣布,在本国的里海海域发现“世界级”的卡什干大油田,储量至少150亿桶到200亿桶。
  由于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在里海油田开发计划中都照顾了俄罗斯的利益,因此,俄罗斯没有激烈反对两国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俄罗斯还分别与哈、阿两国就里海资源划分达成协议,确定了依据海岸线长短,按比例以中心线“划分海底,水域共享”的原则。此举遭致伊朗和土库曼斯坦的坚决反对。尽管1997年就成立了里海5国专门工作组,并举行了多次外长级会晤,但关于里海法律地位的谈判没有多少成果。2002年4月23日的首次里海5国元首会议,也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目前看来,明确里海法律地位、合理划分里海资源阻力极大,多边条约的签署遥遥无期。
  管道之争 扑朔迷离
  由于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主要通过俄罗斯的管道出口,两国一直希望渠道“多元化”,这与试图打破俄罗斯垄断的西方国家一拍即合。要使里海能源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至少要新建两条管道:一是向南经过土库曼斯坦、伊朗到海湾,这条管道路线最短,经济上更划算;另一条向西经过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到土耳其,这条管道到黑海容易,继续向西延伸到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造价就大大提高。
  俄罗斯担心失去对里海石油的控制,积极准备修建新的管道,增加“北线”的运输能力。伊朗则力主铺设“南方”管线。1998年10月,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领导人在安卡拉签署联合声明,决定修建从阿塞拜疆港口巴库、经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杰伊汉的石油管道。1999年11月,在伊斯坦布尔欧安组织峰会期间,土耳其、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三国总统正式签署巴库—杰伊汉管道协议,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参加了签字仪式。这条管道总长1760公里,造价超过30亿美元,是一项耗时耗力的“世纪工程”。
  在美英积极推动下,“巴库—杰伊汉”管道工程2002年9月18日举行了奠基仪式,管道由英美联合的BP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工程拟于2004年底完工,2005年春天投入运营。但工程进展并不顺利,开工日期一拖再拖,资金缺口巨大,70%的款项需要借贷,不得不求助于世界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因此,里海—地中海的输油管道何日建成,目前尚在未定之天。
  大国角逐 前景难测
  里海的法律地位、资源开发以及管道建设种种纷争,实际上反映出里海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复杂性。大国在里海的竞争,目的不仅仅是在石油合同中的份额,而是有更长远的战略考虑。
  里海地区是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近代史上就是俄罗斯同土耳其、伊朗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苏联解体后,该地区对俄罗斯维系大国地位、保障南部安全至关重要;受西方国家封锁20余年的伊朗,也积极寻求“北上”,与新独立的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发展关系,获得“缓冲地带”;土耳其借助与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文化联系,力求体现其重要性,为加入欧盟和摆脱经济危机创造条件;美国对里海地区的关注,有控制国际能源的考虑,也有挤压俄罗斯、伊朗等对手的目的;英国、日本和其他欧洲国家出于地缘战略和资源需求,纷纷向该地区施加影响;一些海湾国家也不甘落后。
  大国的介入,使里海能源开发添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美国、英国力主修建“巴库—杰伊汉”管线,排斥伊朗参与开发,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1999年在伊斯坦布尔签署管道协议时,克林顿明确表示,这是美国外交的“巨大胜利”。“巴库—杰伊汉”管道年输油能力为5000万吨至6000万吨,而阿塞拜疆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00多万吨,加上哈萨克斯坦的全部年产量,也不到6000万吨。显然从一开始美国就打算垄断里海石油“输出”。阿富汗反恐和伊拉克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在里海的东西两翼站稳脚跟,利用“里海—地中海”管道控制里海能源,显然成为下一个战略目标。
  面对优势地位的岌岌可危,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利用与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开展能源合作的机会,为长期成为里海资源主要“转运国”作准备,2003年4月又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长达25年的天然气合作协议,哈、阿、土三国都承诺增加利用俄罗斯管道输出石油的数量;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抢滩”哈萨克斯坦,2003年一举拿下哈萨克斯坦里海三大油田的开采权;强调里海国家自己解决争议,不需要外来势力干预。2002年8月,俄罗斯在里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炫耀武力,显示捍卫权益的决心。
  “9·11”事件后里海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里海—地中海”管道铺设也是箭在弦上。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里海沿岸各国也在自我“保护”。格鲁吉亚以环保为由抬高要价,阿塞拜疆在总统选举的问题上对欧安组织的“意见”不屑一顾,哈萨克斯坦左右逢源,有若干个“优先选择”。此外,俄罗斯的车臣、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阿塞拜疆的纳卡等冲突“热点”悬而未决,都使里海资源的开发和划分充满变数,成为21世纪欧亚大陆国际关系中不易破解的一道难题。(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