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从外资技术溢出中获益
第13版(经济周刊)专栏:观点
主动从外资技术溢出中获益
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 梅永红
应当从被动接受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转变为积极主动地从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中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最大收益,不断提高我国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外资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不少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通过技术转移和扩散能带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还需全面、理性地看待。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在北京、上海、苏州和东莞等地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结合这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华外资企业与母公司之间的技术联系比较密切,但在这些企业与母公司的无形技术联系上,有一半以上是以“外方提供技术咨询”为主要方式。这意味着,虽然大多数国外母公司能够向在华外资企业提供无形技术,但双方技术联系的紧密程度还不高,可能是由于一些外方为保持自身技术垄断优势、防止难以控制的无形技术在东道国扩散而有意采取的保护手段。
第二,在华外资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并不活跃,它们更多地是跨国公司母公司技术的接受者和应用者,而不是新技术的创造者。在调查中有六成的企业设有独立的研发机构,但研发队伍规模普遍偏小,近3/4的企业年研发经费在500万元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在50人以下的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达68%。此外,无论是研究课题、经费投入、人员构成以及使命等方面,在华外资企业的研发机构都与真正意义上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另外,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产出也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及新产品产值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情况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技术活动是相对比较弱的。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对华技术扩散较为微弱。问卷调查显示,在华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政府研究机构、大学以及其它组织之间的技术联系非常微弱。60%的企业在问卷中认为与当地的政府没有发生过合作,77%的企业在问卷中则表示没有与政府研究机构有过正式合作,79%的企业没有与国内企业进行结盟的意愿。
应当说,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现阶段还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种推动作用也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全面地看待、积极地应对。我们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应该从促进外资企业技术能力由外生向内生的转化和加强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入手,从被动接受技术转移转变为积极主动地从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中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最大收益,不断提高我国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