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硝烟处有战场
第5版(发言摘编)专栏:
无硝烟处有战场
应用系统副总指挥 高铭
当前,在国际上,载人航天使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了更高层次,人类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得新知识,研制出地球上无法想象的高质量新材料、治疗疑难病症的高效药物;发展对地观测高新技术和空间建造维修技术等等。可以说,载人航天活动及应用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我国也必须占领这个战略高地,这就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应用的目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安排了六大领域的28个项目,包括对地观测和遥感应用;空间生命、材料科学和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天文和物理;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以及天地技术支持系统。11年前,确定这些目标时,也同时向中国科学家出了一份难度极高的考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学科领域最宽,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应用工程。没有任何借鉴,没有任何经验,188种设备需要全新设计研制,许多设备甚至要从最初的原理和工艺开始研究。不少人认为我们的基础差,目标定得太高,更担心中科院缺乏工程经验,严峻的考验和充满风险的未来摆在我们面前。但我们懂得,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攀登,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创新,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今天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经过11年一丝不苟的工作、艰苦卓绝的努力,工程体制的创新和严格的工程管理,我们赢得了五艘飞船上全部应用项目的圆满成功。对地观测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使我国迈入国际先进行列,满足了国家的迫切需求;科学实验和探测成果累累:我们获得了高质量蛋白质晶体,掌握了有应用前景的空间生物制药方法,世界上第一例由空间细胞融合得到的新品种烟草苗正在茁壮生长,液滴热毛细对流实验世界领先,空间材料、地球环境、空间天文、空间环境等各项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全面推进了我国空间科技的发展。
11年来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科技成果,同时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转变,收获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应用系统包括中国科学院内外四十几个研究所,集中了众多高水平的科学家,大家的专业特点、个性和学术气质都很突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船发射、运行和试验,在取得科学成果的幸福时刻,科学家们心悦诚服地认识到工程需要严格的管理,需要团结奋斗的集体,碰撞的火花使大家的心融得更近了,应用系统凝聚成了更加有战斗力的团队。
10月16日的历史性时刻,当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从返回舱里走出来,我和大家含着眼泪欢呼时,眼前浮现出李钧院士、刘承宪、周本茂,王兆申研究员等8位优秀科学家,有的倒在了出差的火车上、有的倒在匆匆赶往攻关现场的小路旁、有的牺牲在实验室里的工作岗位上……谁说没有硝烟就不是战场,他们为了航天应用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没有看到胜利的结果,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神舟”五号的成功,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开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科学家将继续在开发利用太空的道路上播种希望,在世界科技前沿收获硕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再创辉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