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万无一失靠“绝活”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0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万无一失靠“绝活”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万无一失靠“绝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站长 郭保新   我在发射场系统担任测试发射总指挥,就是下'...

万无一失靠“绝活”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万无一失靠“绝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站长 郭保新
  我在发射场系统担任测试发射总指挥,就是下达倒计时和“点火”口令的“0”号指挥员。许多小朋友称我是会倒着数数的叔叔。
  我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是“两弹一星”精神和“飞天”神话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升起,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从这里发射成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这里飞向太平洋……在45年的艰辛历程中,我们圆满完成了1000余枚各种火箭、34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和第1艘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创造了共和国航天史上波澜壮阔的十一个“第一”!
  发射场如同战场,要想战时过得硬,平时就得苦练内功、勇于创新。
  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了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全新发射模式,这对火箭飞船吊装对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不能有丝毫偏差,更不能有任何一点闪失。为练就一手过硬的“绝活”,官兵们把一根筷子系在重达1.6吨的吊钩上,从15米的高空插向地面啤酒瓶内。经过上千次训练,最后仅用3分钟就能把筷子稳当而准确地插进去。这或许是连杂技师也无法做到的。
  火箭加注燃料的多少,决定着飞船能否准确入轨。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加注流量计中,有一部分元件是从国外进口的,一直存在着易受外部环境干扰的重大缺陷,直接影响燃料加注量的精度。科技干部高敏忠、彭国标等同志组成攻关小组,在没有技术资料的情况下,重新设计电路,改变信号采集模式,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终于设计制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流量计,准确地将440吨燃料,一滴不漏地一次性加注到箭体内。
  如果说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的发射是向喜马拉雅山艰难攀登的话,那么“神舟”五号发射就是向极顶的最后冲刺。为了确保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发射前,我们对发射场5000多台套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检修,对火箭系统1160对接插件、412件火工品、测试厂房8000多个电源插座进行了反复检查核对,以切实保证这些设施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不出任何问题。
  10月15日,进入发射程序后,我们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工作。离火箭起飞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时,一种中华民族就要腾飞的自豪感在我心中汹涌澎湃,我憋足了劲,用全力喊出:“10、9、8、7、6、5、4、3、2、1,点火!起飞!”
  就在飞船快要入轨的时候,看着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的时间,我不由自主地喊出:“580、581、582……”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跟我一起喊了起来。等到590秒,传来“飞船准确入轨!”这个激动人心的通报口令时,大家一齐跳起来,为成功鼓掌,为胜利拥抱,为英雄欢呼。
  为了这一刻,几代航天人青丝变白发,一茬茬官兵汗水洒大漠!是他们,铸起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座座丰碑;是他们,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正如我站官兵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
  我是高山一座,在风雨中默默思索;
  我是红柳一棵,深深扎在戈壁大漠。
  我很渺小,在银河里找不到自己的星座;
  我很伟大,在燃烧中融进了天光地火。
  我很骄傲,为共和国架起了登天的云梯;
  我很自豪,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再奏凯歌!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