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筑巢”人——记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队
第1版(要闻)专栏:
导弹“筑巢”人
——记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队
新华社记者 蔡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何天进 本报记者 郭嘉
这是一支饮誉军内外的英雄工程部队。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们“跨江援朝、挥师酒泉、汗洒川藏”,逢山开道,遇河架桥,所向披靡。
进入新时代,他们钻深山,入密林,风采依旧,再铸辉煌:我军战略导弹部队的土建工程任务全部由他们完成,所承建的国防工程合格率达100%。
青春热血写忠诚
塌方!塌方!还是塌方!2000年4月,一连14次的大塌方,几乎把这支打了几十年坑道的某团官兵塌“傻”了眼。最大的一次,塌方量多达上千吨,原来,这里是一个罕见的破碎岩石交汇点。然而,“战场”在此,他们别无选择。
塌方必须尽快遏制,否则会导致工期延误,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得知情况,部队长张学义、政委郝道海连夜驱车数百公里赶到工地,坐镇指挥。
“党员突击队”、“团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轮番上阵,支护排险。官兵们一个个肩扛木头、钢筋、水泥奔跑如冲锋,肩膀上渗出殷红的鲜血,手臂划破了一道道血口。高高支架上的官兵,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几十公斤的风钻左右开工。奋战中,有的官兵晕倒在作业台上,被抬出坑道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清醒后又钻进坑道……当塌方被战胜时,许多官兵累得瘫倒在地。
过去,工程兵被称为“天天上战场”的人。如今,施工条件已明显改善,各部队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网络,但有些险情还是难以预防。
一天上午,同破碎岩石较量了两个多小时的新战士马少锋,与战友董元平、谢明华受领了新的任务,3人依次向坑道外走。谁知,刚刚走出几步,一块“冷石”从坑道顶部朝谢明华头上砸来,发现险情的马少锋眼疾手快,一把将走在自己前头的谢明华推出数米远,战友得救了,马少锋却因躲避不及倒在了血泊中……这位年轻的战士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岁。
每一条坑道里都写满了“筑巢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每一名“筑巢人”身后都有着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近几年来,官兵们先后战胜大小塌方数千余次,完成了多项国防重点工程任务。他们中,有的父母妻儿生病不能照顾,有的几年里没有休过一次假,有的放弃了考学深造的机会,有的身上留下多处伤疤,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科学技术显神威
迎着新世纪的第一道曙光,这支英雄部队承担了一项重要工程的施工任务。
靠什么如期完成繁重施工任务?向科技要战斗力!
走进正在施工的某国防坑道,记者看到,高大的凿岩台车像一个神奇的巨人,挥舞着两条长长的钢臂,短短几分钟,就钻出了十几个深达数米的炮眼;爆破之后,一台台侧翻装载机、电动扒渣机、大型运输车等现代化的工程机械来往穿梭……
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导弹“筑巢人”无坚不摧的法宝。2000年9月,某工区在掘进时遇到罕见的难题,作业面出现多处溶洞群,山体结构变化莫测,泥夹石、碎裂岩、黄泥带等交替出现。开工后,大小塌方不断。面对阴森恐怖的“魔鬼地段”,官兵们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制订了20多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从钻孔、爆破、支护到锚喷、量测、被覆,40多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相继派上用场。尤其是他们自行研制的“三联式钢花管注浆锚杆”、“穿梭式钢模台车”等技术成果,成为战塌方的“撒手锏”。总部和二炮领导到工地检查时,感慨地说:这样浩大的工程,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却能达到“零伤亡”,真是个奇迹!
随着施工任务的加重,施工点位的增多,一套快捷高效的信息化指挥体系在部队形成。他们建成的三级指挥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级指挥平台与施工一线连在一起,实行人员、装备、技术动态管理,做到指挥随时展开,保障随时到位,难题随时解决。
在官兵中蕴含着巨大的科研潜力。某团战士集体研究探索出的“竹片装药法”,一下子提高工效几十倍;过去,由于爆破技术上的欠缺,常常造成欠挖或超挖,不仅增加了被覆作业量,还增加了工程投入,某团官兵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的“控制爆破法”,实现了“光面爆破”一次成优,使超欠挖问题一举解决,既提高了工效,又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凿眼台车钻杆造价昂贵,且极易损坏,战士丁志华研究出的“凿眼台车钻杆断尾加工技术”在全部队推广应用后,一年便可为部队节约几十万元。
近3年来,这个部队的官兵先后研制成功了“型钢弯弧机”、“水沟被覆一次成型模具”、“竹胶合板模板”等200多项科研革新成果,其中2项获国家专利,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现代文明进大山4年前,当98台“海尔”空调在大山深处的这支部队所属某团基层官兵宿舍落户时,曾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空调送来的凉爽空气,恢复了官兵体力,提高了部队战斗力,赢得了一片赞扬声。
观念的更新,带来部队建设的新面貌。继安装空调之后,一个个关爱“筑巢人”的举措,迅速在工程部队推广。这支部队所属某团购置了功能一流的保温活动板房,不仅使一线施工官兵有了制式住房、制式食堂、制式娱乐场所,还有了制式厕所。他们做到工期未开,绿化先行,植树、种草、栽花,使房前屋后花繁草茂。如今,部队所属团队的一线施工官兵,全部告别了干打垒、地窝子、简易工棚,住上保温活动板房。
“上班抱石头,下班搂枕头”,曾是导弹“筑巢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每一个施工点都成为官兵文化的热土、精神的乐园。他们建起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为每个连队配置了51英寸的背投彩电,能清晰地收看到2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宽敞明亮的阅览室里,各类图书、报刊达7000多种;多功能活动厅里,各种文体器材和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去年,由战士自编自演的小品《探亲》,获得第二炮兵业余文艺会演一等奖。他们还建起局域网,并将电脑配到了每个班,不少战士还学会了制作网页。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某团工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活动板房。战士宿舍里,装有空调,配有电脑;饭堂里配有不锈钢餐具和电子消毒柜,营养自助餐种类繁多,美味可口;各施工点安装有多部程控电话;在设施齐全的桑拿浴室,下班的官兵可任意冲、洗、泡、蒸,解除疲劳;洗衣房能让官兵在12小时内拿到干净衣服。工地卫生所还安装了一批理疗床、电动按摩椅等。厕所也备有卫生纸、洗手液、烘手机、报刊架……
如果说,改善官兵生活、工作环境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的话,那么,关注战士生命和健康则是现代文明的更高境界。官兵们为赶工期,发出“工程一天不竣工,我们一天不休息”的誓言;而部队领导却明确指出:这种精神可嘉,但一定要让官兵休息好!一定要把官兵休假制度落实好!部队上下从过去的重“战塌方”变为“防塌方”。他们还做出一项规定:战士有病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任务再重也不准让战士带病坚持工作。
现代文明理念促进了施工的科学化。去年以来,这支部队在每天24小时都有人员、车辆、机械频繁流动,地下施工险情不断的情况下,创造了施工优质高效、人员“零伤亡”的佳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