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河南焦作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0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河南焦作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   ——河南焦作探寻资源'...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河南焦作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
  ——河南焦作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本报记者 李杰 贾西平
  编者按:在开发资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枯竭,生产力出现大量过剩。人们把这类城市称作“资源枯竭型城市”。及时引导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经济转型,是这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素有“煤城”之称的河南省焦作市,积极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他们通过果断实施战略转移,把发展经济的目光从地下转移到地上,走出了一条分步转轨的路子。我国有不少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焦作的经验,可资借鉴。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连绵不断的秋雨也没挡住八方游客畅游焦作山水的热情。7天时间,全市各大景区共接待游客83万人次,门票收入2600万元,位居河南省第一。其中,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人数在全国28个重点监测景区中名列第二。
  曾几何时,焦作这个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城市留给人们的曾是“黑色印象”:灰暗的天空下,黑色的煤山,黑乎乎的煤矿工人,撒满煤灰的道路和建筑……
  而今的焦作,北有绿色太行,南有中原水乡,绿色园林遍布其间,绿色通道连接城乡,“煤城”两个字,已被“绿色主题”逐步取代。在“黑”与“绿”的变换中,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焦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转型之路。
  组织实施战略性转移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因资源枯竭而衰,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从1956年建市之初,焦作市就以煤炭工业为基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到1995年,资源型企业有1233个,从业人数8.8万人,年矿产2109.85万吨,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90%以上。“九五”后期,随着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加之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更新缓慢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原因,全市资源型企业效益下滑,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到1999年,全市GDP比上年下降了13%,财政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了24%和12.2%。整个“九五”期间,在全国GDP年增长率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焦作GDP年增长率仅为3.5%。
  如何摆脱因资源枯竭而衰的厄运?从1999年开始,焦作市委、市政府以“第三次创业”为标志,做出了做强做大铝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决策。
  焦作市先后投资30多亿元,对现有的能源、化工、机电、建材等工业进行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全面改造,强力实施了“三个战略性转移”,即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原料化工向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煤矿机械向环保机械、粮食机械、汽车机械;水泥建材向新型建材、环保建材的战略性转移,全市18家重点骨干企业通过科技嫁接,销售收入绝大多数较5年前翻了一番,2002年,18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36.9%。单晶铜、丙烯酰胺、纳米氧化锆等100余个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13.7%。
  目光由地下转向地上
  “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是焦作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市委书记秦玉海说:“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独特的区位优势、地质结构以及气候条件,造就了焦作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这是大自然对焦作的厚爱。”
  从1999年开始,焦作开始把目光由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先后投资5亿多元,开发建设焦作山水峡谷极品景观,形成了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四大景区和十大景点的大旅游格局。焦作山水通过旅游大篷车、国际太极拳年会、山水旅游节、红叶节等多种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引来了国内外的百万游客。2001年、2002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等主要指标都以三位数的速度递增,特别是4个旅游黄金周,全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305.8万人,门票收入5359.6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1.3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全市旅游业的综合收入由3年前占GDP的不足1%,增长到目前的6.4%。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农产品资源却取之不竭。焦作是粮食高产地区,几年来,焦作市按照突出特色、建立支柱、扶持龙头的思路,强力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小麦、玉米和四大怀药的年加工能力已分别达110万吨、95吨和8000吨,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的问题,而且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资源工业。
  铝工业原本不是焦作的优势,1995年全市氧化铝、电解铝的产量分别只有20万吨和6.2万吨。为了把铝工业做大做强,焦作先后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280KA槽电解铝等一批国家级技术改造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使铝工业的优势地位很快突出出来。2002年,全市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已分别达到80.5万吨和15万吨,铝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1%,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
  城市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焦作城市的转型使经济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2001年、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1.4%和12.1%。在年初河南省公布的全省城镇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中,焦作居第二位。煤炭工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由过去的9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6%。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5%和29%。
  城市经济的转型,也使焦作的城市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0余家重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使笼罩城郭几十年的烟尘终于散去,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市区北部太行山的大规模绿化,使城市有了绿色屏障、绿色背景;中心城区的拆旧建绿、拆墙透绿、园林绿地建设,使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9%和44.1%。如今,焦作已和“煤城”渐行渐远,绿色成了这个城市的主题。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