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难忘的岁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0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难忘的岁月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难忘的岁月 李渭霞   我的家乡在山明水秀的江南无锡。大学四年,是在素有“天堂”之称的苏州度过的。1964年'...

难忘的岁月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难忘的岁月
李渭霞
  我的家乡在山明水秀的江南无锡。大学四年,是在素有“天堂”之称的苏州度过的。1964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无锡第四中学工作。
  1968年,为了解决夫妻分居问题,我调入石油企业,从事教育工作,跟随爱人转战南北。先后在新疆克拉玛依二中、江汉油田广华寺中学任教。1972年12月来到河口会战指挥部。
  随着油田会战的大规模展开,大批家属和孩子从四面八方来到河口,解决石油职工子女上学的问题迫在眉睫。当时,仅在输采大队有一所很不正规的小学——两名教师、一间简易房和铺在土墩上的木板。一至五年级的孩子们挤在这间窄窄的“教室”里读书,我就分配在这里工作。1973年5月,指挥部开始筹建职工子弟学校(十三中的前身),在空旷的原野上建起了八幢平房,我成为第一批入校的教师。时值“文革”动乱后期,学制和授课时间缩短,教学科目被压缩,学校走的是“开门办学”的道路,学工、学农、学军占去了相当多的教学时间,每学期的实际授课时间仅有十二至十五周。当时的教学条件非常落后,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学资料,没有图书室和实验室,有的科目甚至没有课本。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多数学生学习缺少积极性,纪律也比较涣散。作为一名受过
  多年正规教育的人民教师,面对当时的形势,忧心如焚,欲教不能,欲罢不忍。但看到千千万万石油工人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我的心受到了强烈震撼,默默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油田教育事业,让石油职工的子女成为栋梁之材。”
  第一年,我担任初二年级的班主任。为了备好课,我到处求援,索取政治教学资料,与同学科的教师一边商议,一边编写教案。那时,我备课、批改作业都非常认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耐心细致,深受学生的欢迎。我还要带领学生到钻前大队学开拖拉机,到农副业大队插秧、收割,到附近农村访贫问苦。我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在当时虽说是无奈之举,但也确实收获不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逐步走向正规。在油田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办学条件逐年改善。1982年,一号教学楼投入使用,这是河口地区第一座楼房。后来,两栋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综合办公楼也相继建成,教职工的积极性也得到极大调动。1997年,河口社区成立后,学校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校园宽敞整洁,教室窗明几净。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油田十三中先后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和油田重点高中。看到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真是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兴。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