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贴近”与“双效益”
第9版(理论)专栏:思想纵横
“三贴近”与“双效益”
艾斐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
文化建设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同时又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要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这一点,我们的认识已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又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三贴近”和“双效益”,是两个重要问题。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的。文化建设只有努力做到“三贴近”,才能真正实现“双效益”。文化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火光、精神的花朵,它既源于实际、源于生活、源于群众,又以自身特殊的形式和功能作用于实际、作用于生活、作用于群众。实际、生活、群众,永远是文化的活力与魅力的源泉,也永远是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文化一旦离开实际、离开生活、离开群众,就会像鱼儿离开水一样,失去维系其生命的环境和养料;就会像演员离开舞台和观众一样,失去其发挥价值的依托和基础。文化的“双效益”,只能在“三贴近”中实现。无论获得社会效益还是获得经济效益,都有赖于文化产品能够真实而艺术地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有赖于文化产品以自身的创造性、艺术性和感染力吸引、愉悦和征服受众,给予受众以美感与激情、力量与信念。
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特点和规律,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当今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有一个经济效益的问题。但必须看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贴近”正是把二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起来的桥梁和纽带。生活的本质,就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艰辛而壮丽的历程。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来自实际、来自生活、来自群众,自然必须真诚而紧密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孔子编定“诗”三百,强调诗歌的“兴观群怨”,到梁启超断言“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从鲁迅指出“创作是有社会性的”,到郭沫若企盼并呼唤苦难的中国赶快来一次“凤凰涅槃”,都从不同角度印证了文化与实际、与生活、与群众的内在联系。只有坚持“三贴近”的文化产品,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只有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才会获得受众的青睐,开拓广阔的市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贴近”和“双效益”是统一的、辩证的。“三贴近”是实现“双效益”的通行证,而“双效益”则是检验“三贴近”的试金石。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二者的有机统一,在具体实践中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对于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