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为了“边缘户”不再边缘
第2版(国内要闻)专栏:一周视线
城市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跋涉在陌生城市的边缘,或蹒跚于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他们虽然人数不多,却仍然是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重点——
大连:为了“边缘户”不再边缘
本报记者 王科
大连极美。那镶嵌于绿地青山碧海间上百个广场发散出的都市韵味,让无数人流连忘返。然而,当你深入与这些广场相接的星罗棋布的街道时,会更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另一种魅力:爱心充盈。
“他们”何以变“我们”
位于大连中山区的中山广场,无论酷暑寒冬,总吸引着许多大连市民在此载歌载舞。这热热闹闹场景的边缘,也总有一些外来务工者在观看,神情向往又有些局促。
不仅如此,外来务工者在许多方面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跋涉于陌生的都市,他们显得孤独、无助。
离中山广场不远处,就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桂林街道。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他们提出:关爱“边缘户”。桂林街道党工委书记梁延广认为,外来务工者是大连建设和社区服务的生力军,不应该被这座城市漠视。
2003年元旦前夕,桂林街道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全面走访时发现:辖区内5162名外来人员,许多居住无定所、就业无岗位、劳动无保障、患病难就医、孩子难上学。
今年1月29日,大连市第一家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在桂林街道挂牌。服务中心开宗明义:为外来打工者提供房屋出租、企业用工、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服务;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保障他们在经营、工作中的合法权益。总之,让外来打工者尽快融入这座城市。
外来务工者乐了。他们欣欣然走进外来人员技能培训班、联谊会,与常住居民结对子,闲来就去外来人员活动室。服务中心着力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更使这些曾经游离于城乡之间的群体有了安定感。
来自营口的19岁的任龙清楚地记得初到大连的情形:没工作,没住所,偶然看到桂林街道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的大门,试着迈了进去,“大连欢迎您”几个金色大字顿入眼帘。“小伙子,刚来大连?”刚进门,一位40多岁的大姐笑眯眯迎上前来,两本小册子随后递到小任手中,一本是《简明第二故乡生活手册》,一本是《2003年家庭历书》,上面同样写着“大连欢迎您”。
修鞋工杜群福来大连打工快10年了,不久前他无端被某证券公司的保安打伤。打人者倚仗社会关系,十分蛮横。作为外来者,杜群福只有忍气吞声。街道干部知道后多次出面协调,终于将打人者绳之以法。
在街道干部的真情面前,外来务工人员真正走出了“边缘地带”。过去,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说起大连和大连人总是“他们”怎么怎么样,现在却不由自主地换成“我们”了。
街道撑起三把“伞”
积多年之功,大连在实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全覆盖”的同时,建立起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四位一体”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三条保障线。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因各种原因生活困难。或是家里有人长期卧床,或是突遇重大灾难,或是单亲家庭抚养孩子,等等。虽然他们的收入略高于“低保”户,实际生活水准却低于“低保”户。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中,桂林街道将这一处于“低保”边缘的困难群体纳入视线,把他们定义为“低保”的“边缘户”,并建立了“边缘户”保障体系。
为了街道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桂林街道干部对辖区5000多户居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入户走访,确定了社区常住人口“边缘户”400多户,为他们建立了档案。一把把“保护伞”随之撑开。
街道办事处郝主任一席话,使记者对桂林街道“边缘户”保障体系有了进一步了解:过去为困难群众送温暖临时性、随意性较大,而且救济和优惠往往是针对“低保”户的。现在,不是“低保”户的困难群众也被纳入街道的保障体系,能够享受到经常化、制度化的救助。
今年1月27日开张的“爱心超市”便是第一把“伞”。“爱心超市”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从柴米油盐到服装鞋帽,从锅碗瓢盆到收音机、被褥,一应俱全。进入“边缘户”保障体系的困难群众,如果缺衣少粮或者有什么急需都可以到这里免费自取。
第二把“伞”是“一人一策,一户多帮”。桂林街道通过建立就业基地等形式为困难群众“开源”;从政策上扶持困难群众,27名下岗职工子女被减免学费;党员干部、社区单位同贫困户都结上了对子,每个贫困户都有一门或几门“好亲戚”。
第三把“伞”是建立“创业基金”和“托底基金”。特困户穆道林在“创业基金”的支持下开办了一家美发店。曾经一家四口均失业的佟家兄弟,在社区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烤肉店,生意挺红火,后来又开办了一家便利店,现已发展连锁店13家。
75岁的薛江田老人感慨地说:“有了街道撑起的‘保护伞’,我们再也不怕‘雨淋日晒’了!”
惟愿从此无“边缘”
一进桂林街道湖畔居委会,“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几个大字赫然入目。居委会会议室的墙上,挂着朱镕基同志的题词:“向桂林街道湖畔居委会同志们致敬”。“小巷总理”就是从大连、从这里叫响全国的。
桂林街道的干部确实不辱“小巷总理”的名头。截至目前,桂林街道的社区就业率达到了98%,安置率达到100%,成为大连市第一个“无待业社区”。
更有意义的是,他们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至社区每个人的心坎上,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在桂林街道外来务工青年公寓住了半年的海城青年李胜丹,去过青岛、烟台、长春、西安,最终在大连停下脚步。吸引他的是家一般的温暖和亲情。他以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有幸生活在这个充满爱心的社区中……
不仅仅是李胜丹,桂林街道常住的或外来的人员,都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时时感受家的温馨与亲切,也努力以智慧和爱心回报。
每逢桂林街道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外来务工者多半积极参加。磨剪子的、配钥匙的、割玻璃的、裁衣服的,他们在为居民服务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文明素质。
桂林街道的成功尝试,推动了市内四区出台针对“边缘户”的一系列帮扶措施。西岗区启动“阳光工程”送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甘井子区筹集专款向遭遇重大疾病或事故的家庭提供援助……
临别,记者和桂林街道干部打趣说:“你们又发明了一个新概念呀。”不料“小巷总理”们很不以为然:“我们只是以‘边缘户’一词,引起大家对困难户的关注。只有全社会关注了、努力了,才能让社区再无‘边缘户’。”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