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呼唤文化原创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呼唤文化原创 第8版(文艺专页) 专栏:文艺点评   呼唤文化原创 仲言   失却原创的冲动,低水平的重复与摹仿、空洞的抽象和单纯玩弄技巧的形式主义,正'...

呼唤文化原创

第8版(文艺专页)
专栏:文艺点评

  呼唤文化原创
仲言
  失却原创的冲动,低水平的重复与摹仿、空洞的抽象和单纯玩弄技巧的形式主义,正在成为文化发展的致命障碍。平庸乏味的语言,苍白无力的主题,似曾相识的情节,毫无个性的人物,千篇一律的构图,匠气十足的书画,模式僵化的晚会,还有那些成亦快朽亦速的舞台剧目以及争相克隆的各类文化系列等等,所有这一切,无不司空见惯地发生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中。它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述说着当代文化人想象力的贫乏与创造性的枯萎,同样也在迫不及待、大声疾呼地召唤着文化原创力的回归。
  原创力的式微和原创性文化产品的稀缺,正悄无声息地伤害着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日益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鉴赏情趣和审美想象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向世人印证了文化界所存在的思想修养、文化素养、艺术学养方面的缺憾与不足。要么是生活体验的浮光掠影。不去全身心体验社会生活,不能有机地融入时代潮流,一味片面强调自己就在生活中,把日新月异的火热生活湮没于个人身边琐事,结果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么是思想认识上不深入。既没有满腔热情的投入,也没有殚精竭虑的深刻思考,因而也就不能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作出清醒的评判,更不能对波澜起伏的历史变迁进行明晰地洞察和准确的预见;要么是创作上不刻苦。没有雄厚的文化根底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也不进行创作前的精心构思和筹划,耐不得寂寞,坐不住冷板凳,汲汲于虚名,营营于实利,抱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追风、摹仿、克隆理所当然成为某些人的终南捷径,此类投机取巧固然可以博得些虚名,甚至也可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但决不会产生具有深刻思想蕴含和强大艺术感染力的文化产品。因为内容苍白浅薄、形式庸常粗糙且拾人牙慧的东西永远与原创无缘,永远不会产生强烈艺术震撼力。
  文化的原创是指创作主体对于文化客体原发性、本源性与突破性的创造,它是文化的生命之本、生机所系,涵概了从构思到文化产品完成的全过程。只有原创的东西才能显示创作者的深切社会体验和独到人生感悟,张扬作者的主体精神和人文情怀,展现作者的天赋才情与真知灼见,才能给文化受众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和石破天惊的审美惊喜,为人类文明图谱留下一份不可替代的创造物。一个创作个体,若没有独立于他人的原创艺术,就不会有自己的艺术个性,一个国家或民族,若没有十分丰富的原创性文化,则不足以在世界上称谓文化大国。
  中国清代著名诗歌理论家叶燮专门作过题为《原诗》的诗话。其论诗大旨在于“原”,“数千年诗之正变、盛衰之所以然。”认为诗歌应随时势的演进而变化,前人开创,后人发展,决不可胶固不变。主张抒写性情,反对模拟,强调创作是诗人的才、胆、识、力与客观事物的理、事、情的结合。其实讲的就是探索创新,追求与时俱进的原创性。原创首先来自社会生活实践,来自民族传统和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甚至也可以来自经典作品的移植和改编,关键的在于创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和既有文化遗产的艺术再创造。实现这一目标,文化工作者要义无反顾地投身时代洪流,在实践中探赜索微,去伪存真,辨别社会的主流与支流、光明与黑暗、美好与丑恶,用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发现揭示生活、洞察人生。要加强各类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文化境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为创作的出新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要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不为名累、不为利诱,沉下心来、屏住气息,深入思考、潜心创作,永远在不同寻常、不同以往、不同凡响上做文章,力求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要抛开侥幸心理和偷巧心态,花大气力,下真功夫,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坚信只要有深邃的精神识见和独步的艺术表达,就可以以少少胜许多,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原创性匮乏的现状就会大为改观。原创的成果越多,这个时代的文化就越有光彩。
  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时代在呼唤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期待着,愿每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文化人都积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用更多更好的原创性文化产品,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增添新亮色,焕发新生机,展示新魅力。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