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为了祖国梦圆飞天——内蒙古各族人民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纪实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为了祖国梦圆飞天——内蒙古各族人民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纪实 第2版(要闻) 专栏:   为了祖国梦圆飞天   ——内蒙古各族人民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纪实  '...

为了祖国梦圆飞天——内蒙古各族人民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纪实

第2版(要闻)
专栏:

  为了祖国梦圆飞天
  ——内蒙古各族人民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纪实
  吴坤胜 张俊在
  2003年金秋10月,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内蒙古中西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这里升空,并安然返回、着陆在这片土地上。
  在这喜庆的日子,在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祖国不会忘记在航天城建设和“神舟”一至四号飞船试验、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的航天事业发展中,内蒙古的各族人民给予的全力支持,他们识大局、顾大体、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将同“神舟”号飞船一起载入我国航天事业史册。
  45年前的那一个春天,即1958年5月,草场初现青色,但居住在这里的牧民们都在忙着搬家。他们接到上级通知,国家要在这里建造我国第一座卫星发射场。牧民们顾全大局,赶上牛羊向北部迁移,这次迁移涉及两个苏木,约占全旗1/2的人口,一半以上的各类牲畜。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当地人民为祖国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感人的故事在当地不断流传。
  1998年5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即将进行一次大的试验任务,在划定的试验区内,居住着60名牧民,有近千只羊和骆驼。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和牧民群众的安全,旗里派人一家一户通知,帮助牧民将分散的骆驼集中起来,赶到试验区外。正当下乡干部裴兴海忙得不可开交时,两岁的女儿发烧住了院。他多么想回去看看心爱的女儿啊!可手头的工作还未完成,“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啊。”他咬牙没回去,硬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前完成了清场工作。工作结束了,他人瘦了整整一圈。
  聂荣臻元帅曾满怀深情地说:当地人民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有机会一定要回报。首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孙继先将军临终前也说:当地人民为了国防事业建设,让出了一块富饶的土地,作出了牺牲。我们一定要记住他们,今天应该帮助他们,共同把这里建设得更好。
  如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纯朴善良的牧民把这当成了最好的回报,他们为此而骄傲,为拥有“‘神舟’号飞船升起的地方”这样的称号而自豪!
  “神舟”号载人飞船着陆场在内蒙古中部,每一次飞船着陆,都会在无垠的草原上唱响一曲奉献的赞歌。这是发生在“神舟”号飞船首飞期间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当时通向飞船着陆区仅有一条泥泞的草原小路,一旦交通中断,必然影响飞船的圆满回收。自治区领导得知此事后,连忙召开党政军联席会作出部署,调集沿途所有的修路器械,组织人力全天候抢修。消息在草原传开,无数牧民纷纷带上自己的工具,自发地加入到修路大军的队伍中。草原入冬,寒风刺骨,大家冷了呷口烈酒暖身,累了唱几句爬山调解乏,一条长60公里的简易公路仅用一个月就全线贯通。
  1999年11月20日清晨,“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按照设计,第一级火箭、四个助推器和飞船整流罩残骸,将分别坠落在当地,回收这些残骸对于火箭性能的改进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一场回收火箭残骸的行动在西部千里草原上展开。落区所在每个旗政府专门成立了任务协调领导小组,当地部门通力协作。有的旗调集4套无线电接收设备供搜索部队专用,有的旗无偿提供了远距离对讲机。当地乡政府主动成立了多个观测站。终于在飞船发射当日中午12时前,找到所有残骸目标。
  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前夕,自治区党委、政府同前四次一样成立了协调小组,召开协调会议,落实责任和分工,解决回收中涉及的有关问题。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政府代主席杨晶指示有关部门,把“神舟”五号的回收当作中央交给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抓好。正是由于全区上下的协调配合,确保了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历史把飞船的起点和落点选择在内蒙古这块状若奔马的土地上。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2300万内蒙古各族人民正在默默地奉献。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