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钹山的鸣唱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专栏:新游记
铜钹山的鸣唱
陈世旭
从小就听人说“泰山归来不朝岳,黄山归来不看山”,一直深信不疑。长大之后,去了泰山,又去了黄山,以及别的许多山,不觉对那句老话有了疑虑。
“岳”当然指“五岳”,就是五座山,有限度的。因为有几个皇帝上去过,历朝历代又有无数趋炎附势的官僚以登泰山来祈求自己的发达,使泰山成为“五岳之尊”。“五岳”是人封的,更大的程度上是权势的象征。朝拜了顶级的那个,其他的当然可以偷懒。“泰山归来不朝岳”,似乎不足为怪。而“黄山归来不看山”就显然有些感情用事了。天下的山何其多,这话能在多大程度上令人信服?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发生的疑问,但向来并没有人探究。盖因为黄山确实蔚为大观。上去过的人除了讨厌那个无线电塔台及其广告之外(这应该是近年的事情),决不会因为听信过那句话而失望。而且,人们也决不会真的信了那句话就再不去“看山”。
人在表达激情的时候,都喜欢走极端的。爱一个人就说“爱得要死”、“你是我的唯一”;爱一处风景就说“甲天下”、“人间天堂”之类。如果仅止于一种表达,而不是一种结论,那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人的认识有时候很容易被遮蔽。我自己就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到了张家界,就认定天下再无比这更好的山;到了九寨沟,就认定天下再无比这更好的水。而且这念头非常顽固,以为天下风光,尽收眼底,天下之大,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最近的一次旅行,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教训。
事情的发生很偶然。省作协组织了一个小说笔会,开会的地方说是在一个正在开发的山区,叫“铜钹山”。这地名我没有听过,对所谓的“开发”也不抱希望。这年头,有一片林子就说是“森林公园”、有几块像猫像狗的石头就说是“世界奇观”的“旅游开发”听得太多了,因其言过其实而常使人不免索然。
进入铜钹山的当天住在一个水库中央的岛上,是原木和茅草搭的简易的房子。是夜,千顷无波,环山俨然,月明中天。万籁俱寂中听乡干部讲一步一个山头的大脚山神(有人见过脚印),讲数百年前的官兵剿匪,讲乡民中间的种种灵异故事,不觉森然。尽管这样,铜钹山给我的印象仍不过是一处普通的山村罢了。三天后我才知道,这不过是刚刚踏上铜钹山的一个小小的门槛。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热心的乡党委书记毛小东带着我们一干人翻山越岭。我们起初颇不以为然,等到了深处,才发现一步一重天,步步都让人叹为观止。所有人都筋疲力尽,所有人又都心甘情愿。
这至少可以说是我在国内见到过的最好的风景区之一。无边的云海,漫山的古松,高悬的飞瀑,神奇的巨峰,宏阔的石林,以及由深谷中的数百里长河连接起来的一个又一个高峡湖和数万亩有着成片成林的活化石红豆杉的原始森林,集黄山的壮伟,张家界的奇特,阳朔的妩媚于一方水土。我们走过的还只是叫作“九仙山”的很小的一部分。整个铜钹山区三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类似的绝胜处不计其数。
铜钹山的乡址离其所属的江西上饶市广丰县不过二十公里,但多年来铜钹山的惊世之美却鲜为人知。此间的一切几乎都处在原始状态:高隘口的古道边关,绝壁上绿林营寨,岩洞中的寺庙道观,走几十里才能见到的寥落村舍,几缕炊烟,榨油和酿酒保持着千年以前的方式。究其缘故,乃是因为此地为赣浙闽三省的交点,不便管理,故从唐朝开始便成为封禁地。虽然使得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影响,却也免受了许多的蹂躏和污染。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块难得的处女地。
铜钹山的处女面纱一旦被世人撩开,其名声必然大哗于天下。唯愿这对于铜钹山只有福没有祸。相信人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理智和聪明。
铜钹山给我的教训是:永远也不要说自己看到了最好的风景。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世上正不知有多少铜钹山这样的处女在不为人知的大地深处随日月的起落和春秋的代序径自无声地鸣唱呢。
不过最早认定“黄山归来不看山”的那位先生还是可爱的。非要等到爬完了所有的山再来说出这一类的话,那么世上的好山好水依然在,而名言名句就会少多了。对世界来说,那也会是一种遗憾。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