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远望三号惊心动魄四百秒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7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远望三号 惊心动魄四百秒 第7版(特刊·现场目击) 专栏:   远望三号 惊心动魄四百秒   本报记者 赵亚辉   太阳正要从地平线上升起,13亿华夏子孙也'...

远望三号 惊心动魄四百秒

第7版(特刊·现场目击)
专栏:

  远望三号 惊心动魄四百秒
  本报记者 赵亚辉
  太阳正要从地平线上升起,13亿华夏子孙也正期待着1小时后中国航天员首次从太空回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南大西洋时间10月15日21时03分,“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驾驶室。举目望去,舷窗外的大洋漆黑一片,静谧的天地间只能听到海浪敲打船舷的沙沙闷响。此时,2万多公里以外的祖国已是10月16日清晨5时04分。
  “丁零零……”一声长达25秒的铃声划破了南大西洋的寂静,“返回段工作段测控30分钟准备,全船进入一级测量部署,人员按部署就位!”号令从广播中清晰传出,全船立刻忙碌起来,所有船员高度兴奋,各就各位,开始进行最后时刻的准备。
  每个人都深深知道,作为“远望三号”的船员,历史性的时刻就要来临。因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经进入绕地球飞行的最后一圈———第十四圈,回家的时候到了,在飞船飞过南大西洋上空的时候,“远望三号”只有400秒左右的时间,去完成对飞船的一系列高难度控制动作:“抓住”飞船并稳定跟踪、发送进站链、第一次调姿、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第二次调姿、变轨发动机点火实施飞船制动控制并适时结束制动。
  这将是惊心动魄的400秒!
  “远望三号”自9月8日驶出长江,南下太平洋,跨越爪哇海,横穿印度洋,抢渡好望角,挺进大西洋,全体参试人员与风暴和巨浪战斗了整整38天,30%的船员在晕船呕吐中坚持工作,为的就是这400秒。
  大副赵文斌离开重病的母亲,测控工程师刘辉峰离开垂危的幼儿,还有三副何军发等10人舍下怀孕的爱人,大管轮俞金生等18人放下刚刚出生的孩子……他们,为的也是这400秒。
  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设备调试,无数回方案讨论,无数场模拟演练,还有无数次回想、预想、联想,无数次查问题、查差距、查隐患,这一切,为的更是这400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神舟”,我们在等着你!
  船指挥中心。墙上悬挂的“让航天员放心上天,保航天员顺利返回”的大标语首先映入眼帘,红底白字在灯光的映衬下异常醒目。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唐晓勇副主任和张忠华总工程师面色凝重,负责测控任务实施的年轻副船长蔡宏备早已坐在指挥台前,不断地进行指挥调度,负责试验、训练和装备的工作人员也在不停地收集着来自各方面的最新情况。
  驾驶室。当了10年船长的季红星站在舷窗前,注视着正前方,不停地给舵工下达各种航行口令,航海设备上清楚地显示:航向345度,航速12节。在大洋上,海水波动导致船体摇摆,使测量船上各种测控通信设备稳定跟踪太空目标的难度骤然增大,我国的远洋测控科技人员刻苦攻关,创造了“匀速直线航行”等测量方法,构思奇巧,动中求静,为提高设备跟踪目标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创造了条件。“远望三号”此时正保持着匀速直线航行状态,正是测控任务所要求的航行工况。
  惯导机房,人员早已全部就位,船姿船位系统设备也提前开机工作,组长茆金福带领全组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惯性导航系统校正、测星校正航向等最后准备工作。
  通信机房。无论是联调演练,还是实时任务,通信人员每次都要比其他参试人员提前就位。这是必须的程序,他们对此毫无怨言,一丝不苟地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负责卫星通信的工程师陈展正仔细检查着设备状态,负责调度通信的工程师肖庆扬坐在调度控制台前,注视着设备,侧耳仔细听着北京中心的调度指令。
  主机集控室。这里是全船的心脏,是全船的动力之源。一走进这里,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昼夜温差在40摄氏度以上。机声隆隆,噪音超过100分贝,讲话必须像吵架一样才能彼此听到。就是在这种噪杂、闷热的环境中,机电部门的船员坚守着各自的岗位,为船舶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为测控任务提供着电力保障。此时,打开减摇鳍的命令已经在这里执行,船底两侧展开一对四米长的减摇鳍,如鲲鹏展翅般支撑在洋流中,大大减少了海浪造成的船舶摇摆。
  USB雷达机房。这里是主战设备机房,笼罩着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气氛,对飞船进行控制的指令将在这里发出。无论是有着多次实战经验的主操作手,还是配合工作的其他参试人员;无论是参加过多次任务来保驾护航的老专家,还是刚刚大学毕业首次参加任务的新手,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涌现出一种激动、兴奋而又紧张的表情。
  甲板上,微波统一测控系统、超短波天地通信系统、单脉冲精密测量雷达等测控设备天线已经一齐指向西南方地平线,这里将是飞船出现的地方。时间过得飞快,“一分钟准备”的声音响起。端坐在操作台前的USB主操作手张旭东双手紧握天线操纵杆,双目紧盯着面前的示波器。刹那间,仪器上跳出一个亮点,天线主波束随即牢牢将其套住。
  “330发现目标!”“长江三号USB发现目标!”监控台前副测控长许宁亲自担任双捕操作,在大天线稳定跟踪后,就迅速按下几个按钮,在不到五秒的时间内,完成了双向捕获。
  “长江三号USB双向捕获”,天地信道建立起来了。船指挥中心的通报让全船上下松了口气。
  1分钟过后,飞船的进站仰角一到7度,北京中心就下达了“发送进站链”的指令。飞船上图像、电源等设备开机。飞船下传的各种信息,包括飞船轨道、姿态、数字图像和航天员话音等,通过船载卫星通信站,迅速发往北京指控中心。
  “一次调姿开始……”随着北京指控中心连续下达控制指令,一串串指令变成电波不停地从“远望三号”船上射向太空,飞船渐渐地按照预定轨道顺利返回,跟踪仰角在慢慢变低。
  “一次调姿到位”,“轨返分离”,“二次调姿开始”,“二次调姿到位”,“制动开始”,“制动结束”,北京中心不停地通报指令的发送、执行情况以及飞船的运行情况。当跟踪仰角下降到5度时,中心机发出通告“遥控工作期结束”,并开始定轨和计算各分离点参数。
  4度、3度、2度、1度,USB雷达天线一直稳定地跟着飞船。“330跟踪结束”,“长江三号跟踪结束”,这声通报响起,所有的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各机房顿时响起一片掌声,“远望三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飞船返回舱也逐渐接近地球,向着设在祖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着陆场飞去。
  大西洋海域当地时间22时42分,即北京时间6时42分,在焦急的等待中,北京指控中心终于传出了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消息。
  “成功了!”“让航天员安全回家”的誓言终于实现了,“远望三号”上300多名船员立刻欢呼起来,又蹦又跳,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伴随着阵阵波涛,回荡在浩瀚的大西洋上。(附图片)
  航天测量船在工作。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