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内蒙古飞天英雄凯旋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7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内蒙古 飞天英雄凯旋 第7版(特刊·现场目击) 专栏:   内蒙古 飞天英雄凯旋   本报记者 蒋建科   也许是历史的某种巧合: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

内蒙古 飞天英雄凯旋

第7版(特刊·现场目击)
专栏:

  内蒙古 飞天英雄凯旋
  本报记者 蒋建科
  也许是历史的某种巧合: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39年后的10月16日,又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0月16日凌晨,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21个多小时的航天员杨利伟,就要从天外归来!
  晨曦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主着陆场,牧草枯黄,寒气袭人。早已在此待命多时的搜救队员和新闻记者们个个精神抖擞,大家兴奋得彻夜未眠,不到凌晨1时就出发赶往预定地点,争睹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主着陆场地势平坦,就像大地母亲张开胸怀,准备拥抱天外归来的游子。
  “飞船调姿”、“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再入大气层”。6时0分开始,遍布在各地的测控站、测控船发出的一条条调度口令在着陆场搜救指挥车里清晰响起。车内显示屏上的数据表明,飞船已顺利完成返回动作,开始进入我国境内。
  6时07分,距离地面已不到100公里的返回舱开始处于无动力飞行状态,高速进入40公里的黑障区,地面与飞船通信暂时中断,着陆场暂时变得异常寂静。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着陆区第一个捕获目标的前置雷达站,在飞船刚出黑障区时就准确捕捉到目标。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根据回收一号提供的引导数据,测量站的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目标。当飞船距地面30多公里时,测量站操作员果断地向飞船发出“回收主电源接通”的指令。这又是一个关键的时刻:返回舱的回收主电源能否在此时打开,直接关系到飞船能否顺利着陆、回收。人们又一次屏住了呼吸。
  “主电源接通,回收着陆程序启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向“零时”逼近,飞船与地面的距离越来越近。
  一场完美的太空接力,终于传向了最后一棒。“空中搜索开始!”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下达了命令。紧接着,5架直升机带着嗡嗡的轰鸣,在落区上空形成5点布阵,一张立体搜索网迅速展开。
  “一号直升机发现目标!”空中搜索分队传来令人激动的消息。直升机上的测向仪收到了返回舱上信标机传来的信号。随即,两架在地面待命的直升机立即升空,加入到空中搜索分队中。每架直升机都携带了相关的返回舱现场处置工具,只要发现目标,就会立即降落,对航天员实施现场救护。
  6时12分,空中迸发一声惊雷似的巨响,“抛伞舱盖了!”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墨蓝色的天幕,急切地搜寻着。此时飞船已完成打开主降落伞、拉出天线等一系列技术动作。
  据回收现场的航天专家介绍,在距地面10公里高度时,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巨大降落伞打开,返回舱开始减速下降。距地面6公里时,飞船返回舱底部直径约2.5米、像锅盖一样的防热大底已被抛掉。这块由复合材料构成的防热层能有效抵抗因与大气层剧烈摩擦而产生的2500摄氏度高温,保护返回舱安然无恙。
  此时搜救指挥车内的“着陆场搜救态势系统”准确地显示出空中分队、地面分队的行进情况以及落区地形、地貌等各种信息。电子地图上,代表5架直升机的5条曲线开始向落点会聚。
  “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在那里,在那里!”“‘神舟’回来了!”
  “我是‘神舟’五号,我已着陆。”指挥车听到了航天员沉稳的报告声。
  “直升机报告,目视返回舱。”直升机缓慢下降,停落在返回舱着陆点附近的开阔地上。搜索救援人员跳下直升机,箭一般冲向返回舱。
  舱体外表在穿越大气层时因产生高温而变成了深褐色,伸手触摸,余热尚存。
  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了!搜救队员迅速架起处置平台,熟练地打开舱门,只见身着白色宇航服的航天员从返回舱中探头出来,显得神采奕奕,他把面罩打开,推至头顶,微笑着向迎接他回家的人们挥手致意。他说:“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一时间,草原上掌声雷动,许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一位蒙古族姑娘向杨利伟献上了哈达。航天员杨利伟顺着滑梯缓缓走向地面,在航天医学专家的协助下,进行重力适应,记者们抓紧时间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的指派,总装备部副政委朱增泉前往着陆场迎接航天员杨利伟,并与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一起护送杨利伟乘专机飞回北京。7时40分,杨利伟搭乘直升机飞离着陆场,现场激动的人们目送着航天员,久久凝望着直升机飞去的方向。
  此刻,天边刚刚露出第一缕朝霞。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再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附图片)
  压题照片: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距4.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下图:本报记者蒋建科在飞船着陆现场。
  本报记者现场采访示意图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