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第15版(理论专页)专栏:
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夏文斌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批判。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何对待这一历史文化传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临的重要课题。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具体分析传统文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并对此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这对于我们今天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历来是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他指出:“应该充分地利用遗产,要批判地利用遗产。所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都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也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他还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一个基本评价,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这种科学态度是他一生身体力行的实践准则。
在毛泽东同志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一直属他案头必备书。尤其是对《二十四史》,他几乎通读,并有圈点。对于唐诗、宋词、《红楼梦》这些中国文学著作,他更是熟悉和挚爱。他常常从传统文化中引发出富有现实意义的典例,为今所用,既生动活泼又容易使人接受。将三打祝家庄和愚公移山的典故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他运用《陈情表》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两句话,活脱脱刻画出司徒雷登当时的形象。他经常告诫人们:“要把中国的好东西都学到。要重视中国的东西,否则很多研究就没有对象了。”
毛泽东同志一直注意用科学理性的目光审视传统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多次强调,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来分析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民族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珍视先人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是光辉的典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