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食蕨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2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食蕨 第1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多味斋   食蕨   蔡勋建   辞书上讲,蕨是多年生蕨类草本植物。用孢子繁殖。嫩叶可食,根茎可制淀粉,也供药用。在'...

食蕨

第1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多味斋

  食蕨
  蔡勋建
  辞书上讲,蕨是多年生蕨类草本植物。用孢子繁殖。嫩叶可食,根茎可制淀粉,也供药用。在我的辞典中,蕨是山的毛发,山的孩子,山的特产,山的专利。我们湖区采莲食菱长大的孩子,只知“短篷炊饭鲈鱼熟”,只知“溪头卧剥莲蓬”,而不知蕨为何物。
  然而,几年前我去岳阳大云山开会,有幸第一次认识了蕨并美美地吃了一顿蕨根,真是大饱口福。
  那是一盘蕨根炒猪肉,蕨多肉少,那褐如柴薪的蕨根,乍一看,没有滴翠的绿叶,更无鲜硕的果实,压根儿引不起人的食欲,可吃起来真香!与会的同桌们大概平日里多吃荤腥,很少碰到这山野之珍,一个个举箸动勺尽往那蕨菜盘里去,吃得津津有味啧啧有声,大有“蕨到吃时方恨少”之叹。
  据当地老乡讲,大云山蕨菜如今入都市、进宾馆,早已成为城里人甚至是外国友人的盘中餐了,但他们仍然念念不忘蕨根对人类的恩泽——“大跃进”时期蕨菜蕨根就救过他们的命。这使我蓦然想起两千多年以前那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终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和叔齐来,他们昆仲曾经采过的“薇”,是否也还包括蕨根呢?!我不得而知。然我想蕨自古以来就已是山之珍人之宝,这一点已经是不用置疑了。
  人世间许多事情似乎是周而复始的,如今之人大多喜欢食用野生之物,诸如野芹、藜蒿、芦笋之类,这已是见怪不怪了。我想除了人们的味觉“回归”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野芹、藜蒿、芦笋都自由地生长在大自然,无人照管,且从不施用农药化肥,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是正宗的绿色食品。蕨同野芹、藜蒿、芦笋一样,命贱易活,况且插根棍儿也抽芽的江南那更是遍山皆生。因此,蕨虽经千年万载风吹雨淋,却仍如火如荼,生生不灭。
  据说时下蕨有许多种吃法,我不曾尝试。但我从大云山回来时,特意买下两袋蕨根干,先后请我年逾古稀的母亲和年过不惑的妻子下厨烹饪。母亲作蕨根干锅,除放油盐外,不置任何佐料,妻子则配以猪肉重油,虽色香味形俱佳,却终不如母亲制作的蕨根原汁原味,吃后齿颊留香。为此,我纳闷许久。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