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四川:现代农业潮正涌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2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四川:现代农业潮正涌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达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效   四川:现代农业潮正涌   本报记者 郑德刚   尽管酷日当头,杨'...

四川:现代农业潮正涌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达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效

  四川:现代农业潮正涌
  本报记者 郑德刚
  尽管酷日当头,杨远东汗津津的黝黑的脸庞上始终挂着醉人的笑容。作为井研县红五月村的“生猪科技园示范户”,他家今年已靠饲养“生态猪”获利9000多元,现在存栏还有40头,估算全年收入2万元。被当地群众称为“猪书记”的井研县委书记曾明建告诉记者,靠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井研县每年优质生猪出栏60万头,4万多户农民靠养猪走上小康之路,此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多元。
  千百年来,在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滋润的巴蜀大地上,农民们第一次发现,脚下这片热土,不仅能养子殷孙,还能刨金挖银。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发生在巴蜀大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让几千万农民看到了希望。
  田野变成“车间” 农民成为“工人”
  在井研县农村采访时,当地农民“神秘”地告诉记者,这里有“猪宾馆”和“猪别墅”。记者摸不着头脑,到了地头,才发现绿荫丛中耸起状似别墅的尖尖屋顶。走近一看,尖屋顶后面是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真有点像宾馆。当地人说,这就是猪圈,占地150多亩,房舍面积2万平方米,每年可提供3000头优质母猪和60万头商品仔猪。这个规模巨大的种猪繁饲场不仅配置了整洁的猪舍,还设有办公楼、兽医办公室、消毒更衣室、妊娠分娩室、仔猪保育室、生长性能测定室等等现代化设施,场地周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据了解,类似这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生猪饲养场,在井研县有上千个。
  井研是畜牧大县,但传统养猪不划算,只能赚点油盐酱醋钱。现在,井研走产业化之路,全面改造、提升生猪产业,实施“良猪富民”工程,实行了“公司+基地+重点专业户+服务保障体系”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按照市场和工业化标准参与市场竞争。应运而生的民营企业———井研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一跃而成为当地最大、最重要的专业生猪制品的龙头企业,今年1月被国家9部委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
  这家企业负责人拿出一本出口商品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良种繁育、仔猪培育、人工授精,以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等内容。这本由四川大学与井研县联合出台的“操作规程”,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生猪标准化生产规程,企业收购生猪出口加工,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农民也必须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共体的卫生质量标准饲养生猪。记者在红五月村养猪户家中,看到这样的标准张贴在墙上,详细注明7种违禁药物和37种限制药物、10种限量药物的严格标准。农民们告诉记者,他们养了一辈子猪,头一回知道养猪还有这些“条条”。
  井研县涌现出严格技术标准的猪场上千个,其中饲养150至300头猪的“适度规模”农户有1300多户,最多的达到1万头。畜牧业产值和畜牧业收入占井研县农民增收的比例已分别达到60%和50%。
井研的猪场只是一个缩影。目前四川省已拥有体现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并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8800多个,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850多家,实现销售收入近400亿元。这些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的农户达到780多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40%,由此而建立的种养殖基地面积达到1300多万亩。
  专业协会兴起 农民会员受益
20多年前,四川广汉市向阳镇农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为的是“解放生产力”、取消“大锅饭”。如今,现代化农业风起云涌,他们又组织起农村专业协会,出发点还是解放生产力。如果说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民起到的是“引导”作用,那么日益兴起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一种利益纽带,把企业、农户和市场紧紧拴在一起。
  峨眉不仅天下秀,还有漫山遍野的青青茶园。一杯“竹叶青”,让6万户茶农围绕在乐山茶叶协会周围,潜心打造茶山。乐山茶叶协会的主体是峨眉山竹叶青茶叶有限公司,这家总资产1亿多元、年产茶叶1600多吨的企业,触角早已探向雅安、眉山、宜宾、凉山等市、州10多个县、区的100多个乡镇,建起了35万亩的优质茶叶生产“第一车间”,“竹叶青”茶叶年销售收入近亿元。有了茶叶协会,茶农便于解决分散经营带来的信息不灵、管理不善、茶叶质量差的问题,发挥了资源聚集效应。这个茶叶协会会员占了峨眉山市农户的70%。
  乐山市副市长李盛根告诉记者,为提高这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凝聚力,推动现代化专业生产步伐,乐山市着重在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融资优势、销售优势和机制优势等5方面下功夫,提高全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乐山五通桥花木协会组织农民闯市场,使3300多农户受惠,会员平均收入达到3.6万元。峨眉山草席协会的会员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高出非会员500元。乐山市靠果品、茶叶、花木、食用菌、生姜、草席等各种专业协会组织外销的农副产品已经占全市同类产品的90%,各专业协会的农民会员纯收入要高出非会员近700元。
  “跟着组织走,销路不用愁;跟着协会干,会员有钱赚。”这句“顺口溜”反映了农民从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中切实感受到的实惠。目前乐山市已有各类协会近300个,其中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有22家,销售收入达到8亿多元,带动农户近30万户,占全市农民总户数36%。
  今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在乐山召开了全省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座谈会,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对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介绍,目前四川省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8500多个,会员达到90多万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人均纯收入比一般农户高出10%至40%。
  科学技术进村 专业培训到人
  距城区不远的一片山地,是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的攀枝花市大祥果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芒果园。记者走进这片约150亩的芒果园,只见一棵棵并不高大粗壮的果树枝条上,挂满了饱满的果实。这些晚熟的优质芒果品种,是从美国、以色列等国引进的。尝一口,清香不绝。攀枝花市在调整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对金沙江峡谷地带气候进行了扎实论证,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独具南亚热带特色的蔬菜、水果、桑蚕等种养业,让果树绿化山川,造福百姓。
  靠民间资金组建的大祥果品公司依靠现代科技育苗技术,把芒果园越做越大。他们从全国各地请来专家、学者及各级农业科技部门技术人员,对芒果生产进行指导、改良,严格质量管理。公司对全市1万多户农民按照“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采摘时间、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五统一”进行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果树培育技术。经公司带动,目前攀枝花市有10多万农民种植芒果,经过改良的芒果品种市场收购价已由过去的每斤0.6元上升到现在的2.5元。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芒果园已经发展到10万亩,年产优质芒果50多吨。”
  农业产业化经营,给科学技术在农业这片广阔天地找到用武之地,极大激发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8月的小凉山热浪袭人,但在小凉山腹地马边彝族自治县荞坝乡凉桥村农民“田间夜校”里,依旧人头攒动。为了让更多的彝族同胞走上小康之路,马边县大力发展无公害种养业,鼓励农民学技术、学科学,全县开办的农民夜校有200多所,每天都有上万彝、汉族农民挤在一起聚精会神听老师授课。马边县还专门对1.7万名青壮年农村妇女和4600名女农民技术员进行培训,使她们每人都掌握了2门以上实用技术。在最近兴起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中,马边县各级科技干部更是深入到村寨向农民传授技术。
  掌握了先进技术的农民,创造力是惊人的。目前,马边县已经建立起6万多亩的无公害茶叶基地,面积达3200多亩的中国目前最大的有机茶基地,还开发出6万多亩乌梅和2万多亩“丰水梨”无公害水果基地。昔日贫穷的马边县,如今有很多农民开始过上了小康日子。
  科学技术的浪潮、现代农业的魅力,正在席卷四川大地,改变着人们承袭千年的农耕传统。在今年开展的“科技年”活动中,四川各地正在实施的“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将使20万骨干农民和3000名农技人员得到严格培训。
  农业专家告诉记者,四川的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毕竟是初步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要提高,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需要完善,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进一步提高。然而,现代农业带来的强烈震撼,已经深深影响着万千农民,正在造就一代新型的农业生产者和农业企业——这是四川这个农业大省、农民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