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石板老街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2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石板老街 第15版(大地·文学副刊) 专栏:   石板老街   刘彦生   早年的长埫口镇,是武汉到沙市、宜昌陆地上的必经之道。318国道穿过此镇,汉水也在'...

石板老街

第15版(大地·文学副刊)
专栏:

  石板老街
  刘彦生
  早年的长埫口镇,是武汉到沙市、宜昌陆地上的必经之道。318国道穿过此镇,汉水也在此镇不远处经过,并有个叫集木的小码头,地域优势使这弹丸之地人丁兴旺、商贾云集。
  改革开放后,从武汉到沙市、宜昌有了高速公路,一条直线从汉口过仙桃,长埫口镇这一镇政府所在地、百余年历史的石板老街因此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与荣耀。尽管如此,长埫口的石板老街却吸引了不少外地到此的游人,评说它是仙桃市的“芙蓉镇”。凡看过电影《芙蓉镇》的人,都不会忘记那青石木楼的老街。其实,长埫口镇的石板老街昔日的景象与之相比毫不逊色,厚实的文化根基似乎更胜一筹。如果说芙蓉镇是湖南山乡古朴的街道建筑而使观众羡慕不已的话,那么湖北仙桃市长埫口镇的石板老街则发平原水乡的灵秀吸引无数知道她的人在此流连忘返。
  这条石板老街,发展历史不过一百五十年,全长约五百米,街道呈鲫鱼背形,中间为清一色的条石铺就,街道两侧则用青砖与石板相接应,形成往街沿两侧渐低的排水道。马路牙子上高出若干厘米,直至店铺都是人行道或供小商贩摆摊叫卖。石板老街的石板,据知情的老人讲,这些青石原来并没有现在这样溜光圆滑,刚铺就时,有采石人用钎打出来的条条印痕,后来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这样光光的,只是因风雨剥蚀显得有些凹凸不平。
  我曾问自己,这条老街地处平原,方圆几十上百里,根本没有石头可言,那么,铺这条街所用的石料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运到这里的。听老人讲,石料取自汉阳和京山,皆因两地石材的石质好;石板是人工用鸡公车(金鸡能独立,所以这里的人称独轮车为鸡公车)运到这里的;因为此处商贾云集,生意也自然兴隆,大到牲口农具,药材烟酒,小到针头线脑,布匹百货,尤其是早市,一年中的五月端午,八月中秋,腊月新春都是生意火爆的大好时节,再加上后街的天主堂、仁寿寺等更是人声鼎沸,香火颇旺。因此,这里早有工商大户牵头办起了协会,并以此名义筹款,从事工商与公益事业,于是就有了石板老街从形成到发展的全过程。
  石板老街就在我面前,现在已无昔日酒肆饭店的店招,也不见干货药铺的踪影,只是让人通过那两层和三层砖木混构的小楼来判断谁家的家景。有人曾设想,在具有十六万人口的镇政府所在地,搞一个老街经营,提供传统食品、器物和地方土特产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开办各种训练班和经营班,使那些颇具文化水准的东西能后继有人,不致失传、断代。不久前,我听到一则令人兴奋的消息:有位有眼光的大老板相中了这条石板老街的人文优势,力图克服交通欠发达的地域弱势,投资恢复其原貌。倘若是真,石板老街怕是“英雄不减当年”了。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