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遇事不慌说地震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遇事不慌说地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今日新语   遇事不慌说地震   蒋建科   近日,内蒙古赤峰地震波及北京等地,京城部分地区有震'...

遇事不慌说地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今日新语

  遇事不慌说地震
  蒋建科
  近日,内蒙古赤峰地震波及北京等地,京城部分地区有震感。当时,一些居民不知道该怎么办,处于惊惶失措的状态。这种情况令人忧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震在我国一些地区并不鲜见。遇到地震,无论大小,人们都不能漫无目的地夺路而逃;处在高层建筑内的人,应该迅速进入小结构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处,静观变化;在影院、剧场等公共场合,则应该在保持镇定的前提下,有秩序地选择避险方式,以免混乱中发生人为伤害事件。这些都是人人应该懂得的常识。然而时至今日,仍有本文开头时提到的情况发生,归根结底,还是相关知识普及的工作没有跟上。
  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于地震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只有依靠预防来减少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掌握趋利避害的预防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事实上,掌握一定的地震科普知识,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人们科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日本等国家,由于相关科学知识比较普及,人们在遇到地震灾害时较为沉着,能从容应对,生存能力明显提高。而在科普知识欠缺的地方,一些小的地震虽不足以造成大损失,但因为盲目恐慌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却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令人深思。
  因此,在对付自然灾害方面,一是要靠科学研究,揭开自然灾害的神秘面纱,消除它对人类的威胁,二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理念来认识自然灾害,掌握和普及必要的知识和预防措施,这些知识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是无数前人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我们理应备加珍惜,并将其作为同自然灾害抗争的武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