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让退耕还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让退耕还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生态环境建设大家谈   让退耕还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李昊   退耕还林工'...

让退耕还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生态环境建设大家谈

  让退耕还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李昊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努力工作下,通过广大农牧民的辛勤劳动,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解决了耕地风蚀沙化的老大难问题。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长期以来农牧民广种薄收、自然放牧的传统落后生产习惯,提高了效益。
  工程实施中个别地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工程布局不合理,搞“形象工程”;挤占、克扣农民钱、粮补助等,特别是2002年工程全面实施以来,逐渐暴露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管理工作量逐年增大,成本支出逐年增加,给部门造成很大的压力,乡、村级资金管理不规范,侵占农民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等。分析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退耕还林的管理机制不活造成的。
  退耕还林工程与千百万老百姓的利益紧密结合,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很大,目前工程管理的方式主要是各级政府负责制,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林业部门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这种做法充分发挥了我们组织保障有力的优势,使工程建设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推进。但这种方式却没有把与他们利益息息相关的千百万老百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退耕户作为工程实施的主体,只是被动地领取任务、接受设计、接受检查、等待兑现。只有把老百姓真正吸引到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中来,让退耕还林工程从政府行为变成老百姓自己的自觉行动,退耕还林工程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具体工作中有两个环节可以引入“村民自治”的管理机制。
  让农民参与设计。尊重农民意愿不仅仅体现在退不退耕上,更主要的是退耕后想干什么,种草还是种树?是养羊还是羊牛?栽什么树?劳力怎么样?知识素质如何?这些问题是我们进行设计的主要依据。目前的设计只是业务部门根据立地条件和政府的要求,简单地选几种树,密度如何,没有征求农民意见,难以发挥农牧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应把退耕农牧民吸收进来,实地讨论,一起设计。
  让农民自己验收。按照国家退耕还林管理办法,县级检查验收要采取全面验收的办法。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是一年造林,验收5—8年,到现在许多地区已经难以完成验收任务。如果采取以村为单位,在乡镇林业部门指导下,农民自己组织验收,旗县林业部门抽查的办法,一是能发挥村民间相互监督作用,提高验收的准确率;二是有利于农民进一步掌握国家政策,提高工程建设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三是有利于政策兑现的透明公开,有效避免侵占农牧民利益的行为;四是能把林业部门从繁重的行政管理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搞好种苗建设、技术指导等工作。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