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因为美,我们上路——《佛罗伦萨在哪里》漫记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7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因为美,我们上路——《佛罗伦萨在哪里》漫记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一得   因为美,我们上路   ——《佛罗伦萨在哪里》漫记   贡巧丽  '...

因为美,我们上路——《佛罗伦萨在哪里》漫记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一得

  因为美,我们上路
  ——《佛罗伦萨在哪里》漫记
  贡巧丽
  一直以来,总想给人生锁定一个目标,并将之安置其上,可是,这个目标却是难于把握的,或者变化无常,或者也许根本就没有。直到有一天,“在路上”这个词汇来到我的视野。于是,终于明白,人生也许就是一种“在路上”的状态,而那“在家”的状态则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
  杨牧之寻着“在路上”的智慧,历经春秋六七载,也许是踏着更长的时间的落英、撒播着更多的心思血汗,就这样一路走来,捧出了这一册《佛罗伦萨在哪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让我们权且把它当作一个驿站,以“在家”的平和去体会“在路上”的智慧,然后,我们再欣然前行,继续自己的人生……
  在这本书中,杨牧之用笔和相机记录下了他“在路上”的历程,所到之国家可谓“大”矣,埃及、意大利、古巴、英国、德国、俄罗斯、匈牙利,每一个都包容着大文化、大历史,而所用题目又可谓“小”矣,“在金字塔下”、“《最后的晚餐》在米兰”、“在匈牙利的台湾旷小姐”、“消失的背景”、“海始于斯”、“佛罗伦萨在哪里”……题目都如是之平淡、安然。而在欣赏完那静的照片和动的文字互相映衬而显现的作者的心意后,我们再通过那“小”的题目能感受到的却是美丽和智慧。在那平淡、安然的题目中包蕴的是对问题的洞察、对哲理的追问和对美的品味,这正是“在路上”的智慧所包蕴的境界。
  “在路上”的智慧是包容的,它能突破地域的、时间的界限去思人类所共思,以“常人”的身份接近真理,关怀人本身。而人正是以其对本身的关怀和思考形成人的特质和丰富性,那棵“会思想的芦苇”正站在河岸上傲岸地注视着“逝者如斯”的河水!杨牧之在埃及的金字塔下仰问“生命能够永恒吗”,感叹人类和文明的伟大;在意大利追问“佛罗伦萨在哪里”,实际在追问人类为真理而奋斗、牺牲的精神;在《最后的晚餐》面前,也曾想起了“人的一般本性”;在古巴感受着“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杀死,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在马克思的光辉下“追求人格的纯净与高尚”;又在托尔斯泰的人格中体味“追求”;也从生活在异国的自己国家的人身上体会“人就像一粒草籽”的无奈与坚韧。而杨牧之思考的这些问题,又真能称得上是人的大问题,伟大的先哲们所探讨的不也正是这些吗?通过“在路上”的风景追寻“在路上”的智慧,这也许就是人上路的目的吧!
  当我们再回到文字和相片,其中的美就会向着视线流溢,这种美是智慧的美。其中除了色彩、光线、角度、景物外,还有文化思考,而对于美来说,也许前者就已足够了。“美是永恒的喜悦”,每一个上路者也许各有目的,美却总是他们共同的追求。欣赏书的每一幅照片,再用身临其境的感受感觉它,你也许能或多或少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单是哈瓦那街头,那长椅上快乐的母亲,那健康、活泼的孩子,就能给你留下一种喜悦的美的印象;更不用说那让你联想更多的各国古建筑、牛津大学爬满常春藤的教学楼和图书馆、柏林的马克思广场……而在我看来,更为绝妙的一幅照片则是“路上的钟声”,在那一幅小小的照片中,能流溢出飞扬的钟声,甚至是牛津大学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它给人的那种美是深刻的,丰富的,难以言传的,也许,只有你亲身去体会、去欣赏,才能更好地感觉美。“因为美,我们便可以继续前去——”美是上路的理由。(附图片)
(左上图为书中所收“威尼斯印象”。)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