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贵州:深情帮扶三百万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贵州:深情帮扶三百万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达到新高度取得新成效   贵州:深情帮扶三百万   本报记者 孙海涛 胡跃平   贵州山多,'...

贵州:深情帮扶三百万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达到新高度取得新成效

  贵州:深情帮扶三百万
  本报记者 孙海涛 胡跃平
  贵州山多,出门就爬坡;贵州田少,人均不足半亩;贵州贫困人口多,尚有310万人未脱贫。
  用5年时间,解决3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具体实践。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贵州正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2万多干部驻乡进村,一村一村地具体帮,一户一户地用力扶,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
  7月19日,专题讨论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的贵州省委全会一结束,黔西南州委书记许正维就来到晴隆县的江满村,了解当地村民扩大养羊规模和拓展市场等问题。
  晴隆,几年前曾被媒体称作“中国最穷的县”。江满村180多户人家散居在海拔近2000米的几个小山洼里。一年前,这里的人均收入不过百余元。
  去年初,县畜牧局副局长张大权来到江满村,动员村民参加他组建的畜牧发展中心种草养羊。他设计了一套令村民放心的办法:中心出羊种、草种,提供技术服务;村民出土地、劳力,种草养羊,统一规划,分户核算,收益4比6分成,中心拿小头。村民卖羊,中心全部以保护价收购。结果,有11户跟着他种草养羊,一年不到,最少的一家三口也收入了5000多元。今年全村人都要跟着中心种草养羊了。像这样的点,中心已在全县建起了21个,有4.7万亩草场,养羊1.4万只,带动了3000多户贫困家庭脱贫。
  黔西南州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用以牧放贷或集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畜牧业,已建起了30多万亩草场,涉及18万多农户,80万人,全州农业开始出现结构性调整。许正维说,贵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制约了一个品种、一种技术大面积快速推广,干部和技术人员非得一个村寨、一户人家地去帮他们发展项目,才有今天的渐成气候。
  六盘水市盘县保田镇的干部们为新营村松林组26户人家每户争取到2000元小额贷款,每户购买一头杂交母牛,然后组建起“三统两分”的联户养殖场,统一圈舍、饲料、技术服务,分户投资圈舍,分户经营管理,并对还贷进行多户联保,保证按时还款,二次续贷,滚动发展。不到两年发展到104头牛,家家靠养牛都有了几千元的存款。这种适合当地山区的养殖模式,很快在贫困户中得到推广,全县建起了300多个联户养殖场,惠及5000多个贫困户。
  经过全国“八七”扶贫攻坚,贵州区域性的大面积贫困状况已有很大改观,贫困人口从1000万减少到313万,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和高寒山区。这是扶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也是落在贵州各级党委政府肩头的重担。新阶段的扶贫工作需要更有针对性,更加深入,不遗漏一村一户,2001年以来,全省每年都有2万多干部驻乡进村,帮扶贫困农户。
  “越是经济建设喜人,越不能忘了白云深处贫困人家。”启动新机制,实行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切实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力度
  西部大开发使贵州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短短几年,总长1000多公里的4条铁路完工,已建成及在建的高等级公路上千公里,10余座大型水电、火电厂开工建设以及总计达1000多万亩的退耕还林,总投资超过千亿元。这些项目不但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基础设施,并且直接使数百万农民受益。
  贵州连续多年发展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越是经济建设喜人,越不能忘了白云深处贫困人家。不能完全指望大工程带动农民脱贫。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均要同时抓紧,全力以赴。一定要啃下扶贫这块最后的‘硬骨头’!”省委书记钱运录说。
  为切实做到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不遗漏一村一户,2001年,全省对县、乡、村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调查,重新划定934个重点扶贫乡镇、近1.4万个重点扶贫村。这些乡、村又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一、二、三类重点,其中年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一类重点村有5486个,占全省村总数的21%。这些村成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摸清底数后,各地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乡村为基础,根据各自特点制订出新的扶贫开发规划。全省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形成全省系统完整的扶贫开发规划。各地的扶贫规划一经确认,就要求政府一届一届接着干下去,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
  为实施这些规划,贵州省建立起一整套干部帮扶的工作机制。省直机关每年抽调约200名干部组成党建扶贫工作队,下到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每个队都由一名厅级领导带队;9个地、州、市每年总共要抽调1万多名干部驻乡进村;每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则要抽调上百干部进村入户。所有干部都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帮助引进的资金、技术、项目,组织的培训和劳务输出,改善了哪些基础设施,农民的收入变化等等,都量化成每个干部得到的分数,成为干部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苗族聚居的惠水县摆榜乡下摆村,这里的村民说起驻村干部有道不完的感激话。村里50多户人家,以前大部分住的是茅草窝棚,人畜共居,家家缺粮。扶贫工作队来后,推广脱毒马铃薯,亩产从以前的400公斤,增加到1500多公斤,还把瘠薄稻田改种经济价值高的苎麻、蕙菜和生姜。68岁的陈英永老汉说:“这些干部像是在做自家的事,帮我们喂起了母猪。去年我卖了一窝猪崽,就赚了800多元,是家里最大的一笔收入。”不到一年,干部们就帮23家村民盖起了新房,建起了沼气池。
  两年来,国家和贵州省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0.8亿元,通过实行扶贫工作责任制,贫困地区增加了100多万亩基本农田,新通和改善乡镇公路1.8万公里,解决了277.8万人的饮水困难,80万贫困农民解决了温饱。贫困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有了很大改观。
  “新的目标,需要新的力度。”总结扶贫开发的新经验,及时解决扶贫过程中的新问题,一定要啃下扶贫这块“硬骨头”
  由于贵州近两年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返贫人口达63万多人,目前全省贫困人口又突破了300万。5月中旬,省委、省政府组织4个调研队,分赴全省8个地州市的贫困地区,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贵州省委7月中旬召开全会,作出了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
  贵州对100个一类重点乡镇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到2005年要实现5个主要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初步建立特困群众救助制度;村通道路率、村通广播电视率、农户通电率达到90%左右;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力争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农田;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乡、村均有卫生、文化设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个千分点,“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新的目标,需要新的力度。”根据贵州的实际,他们对100个一类扶贫重点乡镇出台了10条特别扶助政策:今后3年,每年建设10万亩基本农田,建成通村公路8000公里;免除极贫户儿童的学杂费、书本费;免除极贫人口负担的农业税及附加;设专项资金消除人畜混居、破烂窝棚的居住现状等。
  在全省摸底调研中,发现了不少值得认真总结和解决的问题。比如,面对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怎样不限于一村一寨;小额扶贫贷款是短期内扶持农民商品生产十分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全省还款率仅22%,导致银行惜贷,如何解决农民如期还贷的问题,等等。
  小额扶贫贷款在盘县得到很好的解决。其办法有二:一是帮农民选准项目;二是建立农户联保制,干部敦促承贷承还,全县小额信贷回收率达91%,收息率达95%,做到了政府、农户、银行三满意。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贵州出台了扶贫项目立项、资金管理、工作责任制、小额信贷等5个方面的配套文件,建立起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协调有序、坚实有力的推进机制。
  尽管贵州扶贫的难度还很大,但省委、省政府决心更大。省长石秀诗表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有中央的大力支持,有中直机关13个单位和深圳、青岛、宁波、大连4个城市的对口帮扶,贵州有信心到2005年使剩余的310万贫困农民解决温饱,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农民稳定脱贫,迈向小康社会。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