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经模济式 欧:劳资谈判福利保障 美:自由主义贫富悬殊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经模济式 欧:劳资谈判 福利保障 美:自由主义 贫富悬殊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经模济式  欧:劳资谈判 福利保障 美:自由主义 贫富悬殊 主持人语   '...

经模济式 欧:劳资谈判 福利保障 美:自由主义 贫富悬殊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经模济式
 欧:劳资谈判 福利保障 美:自由主义 贫富悬殊
主持人语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在京举行题为“欧洲模式与欧美关系”的讨论会。近30个研究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就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对外关系等领域的特性进行深入讨论和比较。这里所说的模式,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也就是在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下所形成的发展路向,以及在体制、结构、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欧美关系比较复杂,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了解欧美不同的模式,将有助于评估欧美关系的性质和前景,有助于深刻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也有助于把握多极化世界的发展进程。
  本期《国际周刊》摘要刊出讨论会的结论报告(由周弘、裘元伦、王立强、刘立群、陈志瑞、张健雄执笔),供读者参考。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
  西方学者早就发现欧美经济存在结构性差别,他们分别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股票资本主义”和“福利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市场经济”、“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福利主义”等来加以区分。
  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一是私人公司拥有资本积累的决策权;二是公司自由追逐短期利润目标;三是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本;四是劳动者享受有限的法定劳动所得和社会福利;五是社会的主流观念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以德国经济为代表的欧洲“莱茵模式”则具有以下特征:1.有一整套严格的劳工权利和福利制度;2.有组织的劳工拥有直接参与劳资谈判的能力和地位;3.社会的主流观念是社会民主主义或基督教民主主义。
  两种模式决定了美欧在国家与市场(体制导向)、政府与企业(经济监管)、雇主与雇员(权益分配)、国家与公民(社会安全)、企业与银行(资本积累)这五对关系中存在着明显差别,在资本、劳动和政府三者力量对比方面显示出不同的取向。简言之,美国不但实行市场经济,还实行市场社会;欧洲固然重视市场经济,但并不听任市场社会发展。美国更强调市场、更支持企业、更倾向雇主、更提倡公民自立、更注重发展金融资本市场;欧洲则更主张雇员和雇主利益的均衡、更强调政府对市场的约束、更关注社会与自然发展的和谐。
  经济模式与经济增长并无直接关联按1990年不变价格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从1950年到1994年,美国人均GDP从9573美元增至22569美元,增幅136%;德国从4281美元增至19097美元,增长了346%,美国并没因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领先。即使以1973年为基准期,1973—1994年期间的美、德人均实际GDP增长分别为36%和75%,美国也不见优势。
  如用“时均”GDP(每工时生产的GDP)衡量,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美国居世界第九,排在它前面的8名,除加拿大外,都是欧洲国家(比、法、荷、德、挪、瑞士和奥地利)。欧洲人工作时间短(2002年德国人年均工作1557小时,美国人1904小时),生活相对安逸,缺乏美国人那种“拼命三郎”精神,贫富悬殊不如美国明显。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的人均实际GDP增速明显超过德国,这是因为美国大规模调动和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同时比欧洲更早地开始经济结构调整。美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年均增长3%—4%,而德国经济年均仅增长1.5%—2.0%。自从上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危机发生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卷土重来。欧洲模式表现出了相对弱势。经济全球化正在侵蚀欧洲福利社会的基础。为留住本国资本、吸引外国资本,各国竞相降低税率,这就限制了政府利用税收政策提供社会保障的能力。14个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公司税率平均已从1985年的46%降到1999年的33%。个人的税率也在普遍下调,通过高税收提供高福利的欧洲模式受到遏制。经济全球化、快速的技术变迁、后福特主义(即不再像福特主义那样实行标准化大批量生产)以及自由市场政策弱化了劳方的交易权利,让雇员承担失业风险,加剧了生活的不稳定感。“社会伙伴协商关系”作为欧洲模式的支柱之一也出现松动。但欧洲模式并不会因此而全面美国化,因为多数欧洲人不喜欢没有稳定预期的生活,认为欧洲模式更符合人性与理性。欧洲正在通过进一步联合与改革完善自己的模式。有些改革多少带有新自由主义要素,但这并不表明欧洲正走向美国式新自由主义,也不意味着欧洲人会放弃自己的经济模式。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