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有感于灌木林“入围”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有感于灌木林“入围”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今日新语 有感于灌木林“入围” 赵永新   在我国生态建设中长期被忽视的灌木林,终于得到'...

有感于灌木林“入围”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今日新语

有感于灌木林“入围”
赵永新
  在我国生态建设中长期被忽视的灌木林,终于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国家林业局的官员12日在全国灌木林建设现场会上郑重宣布:今后国家将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木林,并将其纳入森林资源管理,计入森林覆盖率计算范围。
  这不仅是灌木林的福音,更折射出国人生态观念的可喜转变。
  早些年,国家在规划天然林保护工程时,只考虑原始乔木林,而生长在高海拔地区、面积可观的灌木林却被排除在外,任其自生自灭,因为灌木林不能生产木材!
  那时衡量一片林子是否有用的标尺,就是看它能出多少立方米木材,而不计其它。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干旱、半干旱以及高海拔地区广泛分布的灌木林,长期遭受冷落,被排除在生态建设之外。从领导到群众,总认为“灌木林不是林”,不仅平时不去管护,任凭人为砍伐、羊啃牛踏;在植树造林时更是不予考虑,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毁坏灌木种乔木的现象。
  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无论是体形硕大的老虎,还是小如米粒的昆虫,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无名小草,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生态位,都是环环相扣的生态链中的一节,“一个也不能少”。就拿其貌不扬的灌木来说,“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能涵养水源、能防风固沙、能寄养鸟虫,发挥着乔木所不能及的生态功能。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在我国西部、北部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和高海拔地区,高大的乔木就种不活、长不好,而低矮的灌木却能经风旱、耐贫寒,一簇簇、一丛丛,生意盎然,俯仰天地。
  灌木林不仅具有独特的生态效益,还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生长在西藏阿里地区的红柳,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经为从新疆入藏的解放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薪柴,为驻军戍边立下过不小的功劳;生长在内蒙古荒漠中的骆驼刺、白刺,就是沙漠之舟骆驼难得的食物;分布在新疆沙漠中的梭梭林,就是素有“沙漠人参”之称的中药材大芸(又名肉苁蓉)的寄主,离了它的庇护,大芸就难以成活。
  认识的飞跃必然产生实践的果实。将灌木林纳入森林资源管理,必将在我国生态建设中产生出巨大的效益。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