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当前,货币供应量增长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前7个月新增贷款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怎样看待货币信贷猛增?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当前,货币供应量增长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前7个月新增贷款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怎样看待货币信贷猛增?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当前,货币供应'...

当前,货币供应量增长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前7个月新增贷款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怎样看待货币信贷猛增?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当前,货币供应量增长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前7个月新增贷款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怎样看待货币信贷猛增?
本报记者 田俊荣
  半年放了一年贷
  打开最新的统计资料,一条条上扬的曲线、一支支上蹿的箭头诉说着货币信贷的新变化。
  货币供应节节攀高。到今年7月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达20.6万亿元,同比增长20.7%,这一增幅高于上半年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之和11.9个百分点,处于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信贷投放频频加快。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89万亿元,比去年全年水平还多397亿元,出现了罕见的“半年放了一年贷”现象。年初,央行曾确定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万亿元的调控目标。岂料时间刚刚过半,这一目标就已被突破。
  总体正常,也有风险
  应当说,货币信贷的高速增长是几年来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结果,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外在体现,从总体上看是正常的。
  从贷款需求方面看,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走势良好,工业生产不断提速,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对贷款的需求明显增强。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而今年上半年增长了16.2%;2002年,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增长20.6%,而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的利润足足增长了56.7%!
  另一方面,上半年证券市场比较低迷,筹资能力有所下降,企业股票融资占总融资的比重仅为1.6%,同比下降了2.3个百分点,于是,企业更加倚重银行贷款,贷款融资占总融资比重达89.5%,同比上升了8.8个百分点。这一因素进一步拉动了贷款的快速增长。
  从贷款供给方面看,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逐步改变了“多贷不如少贷,少贷不如不贷”的“惧贷”心理,积极开展了贷款营销。有的扩大了基层行授权授信额度,有的下调了系统内资金上存利率,这些举措也有力地推动了贷款投放。
  从总体上看,货币信贷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一些正常因素带动的,是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的,但其中也有一些不正常或不太正常的带动因素,蕴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先看贷款需求。今年以来,随着地方政府完成换届,体制性的投资冲动又现端倪,一些地方违规圈地、乱占耕地,不切实际地大上工业园区,大办开发区;一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所抬头;一些城市也出现了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这新一轮的投资热导致了信贷的过多投放。
  再看贷款供给。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经营心态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也带来了信贷的过多投放。
  “抓利润”过于急切。如今,各银行纷纷加强利润考核。根据规定,银行必须按年底贷款余额的1%提取呆账准备金(即拨备),而目前存贷款毛利差约为2个百分点,如果上半年放贷,下半年可以收息,这样就有1个百分点的利润;如果下半年放贷,不仅不能收息,反而还要按贷款余额的1%拨备,所以商业银行放贷时纷纷“早投放、早见效”。
  “降不良”过于急切。监管部门提出了每年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指标,国有银行为早日实现股份制改造,也需要尽快降低不良贷款率,在这双重压力下,不良贷款率便成为国有银行最看重的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以不良贷款额为分子、以贷款总额为分母。因此有的银行就搞起了“分母游戏”,比如通过大量增加贷款投放来做大分母,降低不良贷款率;有的则搞起了“分子游戏”,比如通过发放新的贷款帮企业归还老的不良贷款,这样就减少了不良贷款额,做小了分子,也能降低不良贷款率。这些都加速了贷款投放。
  可见,货币信贷在高速增长中也有可能埋下一些经济、金融风险。首先,今年上半年,投资需求增长了30%,消费需求仅增长8%,投资和消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而一部分贷款又对高速增长的投资形成了新的推动力,有可能导致经济失衡。其次,银行过多投放的贷款在经济景气回落后容易形成新的不良贷款,积聚金融风险。再有,过多投放的贷款和迅速扩张的货币供应量还可能加大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不利于人民币币值稳定。
  调控总量,改善结构
  货币信贷的复杂形势将考验我们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
  要适度微调货币信贷的总量。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这样既有利于维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又有利于防范各种风险。
  要积极完善货币信贷的结构。应当“给过热的部分降降温”。对于过多过滥的工业园区、开发区以及盲目重复建设的行业,要切断对其贷款供应;要抓紧制定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实施细则,在支持合理的房地产开发行为的同时,有效防范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风险。
  应当“给过冷的部分烤烤火”:要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在许多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已达到1∶1左右。而近年来由于股市不旺,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下降之势:2000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为1∶10,到2002年已减至1∶23.8,到今年上半年更是仅为1∶62.5。直接融资萎缩导致贷款过快增长,风险向银行集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证券市场较快发展。
  近年来,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严重不足。不仅如此,每年还通过邮政储蓄、县级银行只办存款不办贷款等方式从农村抽走资金到城市,更加重了农村资金的“失血”状态。重构农村的金融体系已势在必行。
  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力军,但80%的中小企业存在着贷款难、融资难问题。要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同时也可以尝试在中小城市适度发展股份制中小金融机构,从体制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