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走出国门拓展空间——罗兰·贝格公司谈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1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走出国门 拓展空间——罗兰·贝格公司谈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第7版(国际) 专栏:走向国际 走出国门 拓展空间 ——罗兰·贝格公司谈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本报'...

走出国门 拓展空间——罗兰·贝格公司谈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第7版(国际)
专栏:走向国际

走出国门 拓展空间
——罗兰·贝格公司谈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本报记者 吴志华
  罗兰·贝格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源于欧洲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近日,该公司在北京发布了《从中国到全球市场——中国领先企业海外经营的战略及成功因素》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在对中国50家大型企业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中国企业到海外经营的动因、目的、投资地点以及投资方式的选择等进行了历时9个月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这些企业在海外经营的成功经验。受访企业大多属于中国500强企业,涉及的领域主要有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电子通信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们的经验对其他企业到国外投资发展、开拓国际市场也有启示意义。
  罗兰·贝格公司的报告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一些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经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1990年至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达23%,投资额从1990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276亿美元。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72%的企业已有海外经营项目,有18%的企业正在计划到海外经营。
  罗兰·贝格公司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企业到海外经营的动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自然资源加工企业需要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制造型企业需要在供应、营销等领域寻求突破,高科技企业则寻求互补性的产品、技术或者是研发能力。二是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随着国内竞争对手的成长、国外企业的进入以及许多行业增长步伐放缓,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逐渐显现出来,一些有实力、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三是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企业自主权的增加以及政府的支持等都对中国企业到海外经营产生了影响。在受访企业中,有60%的企业将开拓国际市场作为海外经营的主要目的,有20%的企业是为了确保资源和原材料的供应,还有16%的企业是为了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相关品牌资产。报告认为,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决策日益理性和成熟,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罗兰·贝格公司在考察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分布和目的地选择后认为,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之地是在北美地区,对东南亚、南美和独联体国家的投资倾向“稳中有升”,而投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热情则“有所减弱”。报告认为,投资目的地的选择主要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生产需要和行业特点。例如,资源依赖型的企业倾向投资发展中国家,而寻求技术、品牌以及市场的企业则偏好发达国家。相对于欧洲内部较为割裂的市场以及国家之间不同的立法限制、语言和商业习惯,北美市场具有市场容量大、同质化的特征,加上中国20多年来移居北美人数较多、中国留美学生大量回国等因素,北美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之地。
  中国企业到海外经营时间并不长,各个企业的经历也不同。但是,经过几年的探索,有的企业已在国外建立了较为稳固的生产基地,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综合分析了这些企业到海外经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罗兰·贝格公司认为,中国企业到海外经营要想取得成功,有五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对自己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清醒的认识,而不是碰运气式的随意扩张。二是明确企业的竞争战略。三是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一个成功的决策是深刻考察诸多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应随着海外经营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强化对这些因素的通盘考虑并相应作出调查和修正。四是渐进式的海外扩张方式。选择渐进式的扩张适合大部分企业。五是培养国际化经营管理人员。既要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来担当公司的海外经营的管理者,也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的本地化战略。罗兰·贝格公司的报告还指出,中国企业对外部竞争环境和国外竞争对手的考虑往往不充分,对对象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海外经营的成功。
  罗兰·贝格公司的研究报告最后强调,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的规模普遍比较小,在全球海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小,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只要继续努力就会赢得更大的成功。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