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与安东尼一起看“土地”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0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与安东尼一起看“土地”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与安东尼一起看“土地” 本报记者 王莉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第一次见到安东尼·葛姆雷时,这'...

与安东尼一起看“土地”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与安东尼一起看“土地”
本报记者 王莉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第一次见到安东尼·葛姆雷时,这位著名的英国雕塑大师正和一群中国志愿者忙着布置展览现场——由他主导的大型雕塑展“亚洲土地”将在这里展出。安东尼高高瘦瘦的,穿着普通的灰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肩上背着个黑色背包,一副金色的眼镜架在他的大鼻子上。他用和缓平静的语调讲起他和“土地”的故事,又专注地倾听提问,时而微笑着,带着英国人特有的矜持。与我想象中举止另类的艺术家相比,也许他更像是一个儒雅的学者。
  安东尼1950年生于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之后,他又进入戈德史密斯学院和斯莱德美术学校学习雕塑。安东尼这样解释自己选择雕塑的原因:因为雕塑与真实的东西有关,是在真实的空间里,用真实的材料,制作出真实的物品。成为雕塑家的安东尼在过去的20年间一直站在西方人体雕塑的前沿,他的成名作是以自身为模型制作的真人大小的系列铸铅人体雕塑。他还进行了许多大型夸张的创作,其中包括在英伦最为著名的公共雕塑之一——“北方的天使”。
  在这些大型创作中,当然也包括“土地”。“土地”是由安东尼选取世界不同地区的土样与当地人民一起捏制的成千上万个泥人所组成的现代雕塑作品。它提出了艺术、空间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其制作过程把艺术从自我表达的形式扩展为集体意识。用安东尼的话说这是他“创作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从以个人角度见证生存的单个人转变为集体的表现,也就是从‘我’到‘我们’的转变”。从1989年起,为制作不同版本的“土地”雕塑,安东尼游历了从巴西雨林到北欧雪原的不同地区。
  为制作亚洲版本的“土地”,安东尼1995年曾来过中国。8年之后,他再次来到中国,选择了广州东北部花东镇的340多名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一起参与这次制作。安东尼对制作者捏制泥人提出的要求很简单:一要有手掌大小,二要能垂直站立,三要有两只眼睛。三点之外,完全按照制作者自己的意识掌握。于是在接下来的5天时间里,安东尼和340多名村民一起,使用了120吨黏土,制作出22万个小泥人。小泥人成型后送到当地一个砖厂烧制,最终从中挑选了19.2万个。
  作为“土地”的第五个版本,“亚洲土地”的创作规模几乎是先前版本的5倍。安东尼很高兴能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完成这样的创举。同时,他也对中国人能够如此迅速地进入了这一作品的精髓而感到十分惊讶。完成后的“亚洲土地”首先在广州展出,随后在北京、上海和重庆进行巡展。在北京展出的“亚洲土地”挑选了16万个小泥人,展览免费向观众开放。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也参观了布展现场。
  在布展现场,我随手拿起一个泥人仔细地端详。握在手里的泥人,仿佛有了灵性,生命也随之跳动起来了。朴拙的泥人透过圆圆的一双眼睛默默地注视着你,让人感到温暖而踏实。这让我想到了安东尼说过的:“土地”由土制成,以火生成,其情感来自触摸,其思想来自观赏。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隋建国教授与安东尼进行过访谈。我在隋教授的工作室采访时,他这样告诉我:“‘土地’是一部很有雄心的作品,从规模上讲是难以控制的。同时它也是一部最容易与普通观众交流的作品。”
  “亚洲土地”在北京正式开展的那天,我在开幕式上又见到了安东尼。他没有像其他嘉宾那样西装革履,仍是一副随意的打扮。他似乎不太愿意站到台上去受人关注,而是更愿意在台下的观众席里走来走去,与人交谈。当主持人请他上台讲几句话时,他也仅说了句“谢谢大家来看展览”就又隐没于人群之中。安东尼喜欢呆在人群里,就像呆在他的“土地”里一样。
  在博物馆的中央大厅,布展已全部就绪。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16万个小泥人仰着头密密麻麻地并排站立着,占据了1100平方米的大厅地面上所有的空间,参观者只能在门槛外观看。从门口眺望过去,眼前是一片肥沃的红土地,间或有橘红和深棕的土质色差——那是在不同温度下烧制达到的效果:800摄氏度是橘红,1000摄氏度是深红,1200摄氏度是深棕。“土地”的制作方式和这种物理表现形式带给观众的观感无疑是震撼性的——当参观者带着惊讶的目光去欣赏这件作品时,面前那十几万张泥人仰视的面孔也恰恰惊讶地注视着参观者本人。这种从外部空间到内部空间的角色转换,恐怕正是安东尼这件雕塑作品的魅力所在。(附图片)
安东尼与志愿者在展览现场摆放小泥人。本报记者 雷声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