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深化农村配套改革——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2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深化农村配套改革——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深化农村配套改革—— 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   解决农民增收'...

深化农村配套改革——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深化农村配套改革——
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
  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问题,必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此,应在坚持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
  目前,农村改革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尤其是税费结构、金融体制、流通体制、土地经营、农村工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还有不适应甚至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地方。比如,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生产要素流动受到诸多限制,导致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很难在市场上获得发展的资金与技术;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因得不到市场信息而“躺在田里换不来钱”,还要负担过高的税费;那些离土又离乡的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不畅;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导致只储不贷、资金流向城市的不合理局面;等等。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这些矛盾,除了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必须深化农村配套改革。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对农村不合理的税费结构进行调整,特别要取消人头税和摊派的各类附加费,通过“正税清费”,合理确定农民的税负水平,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休养生息。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不仅使农民贷款难,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难,而且农村资金只储不贷和外流现象也比较突出。因此,应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构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能够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应是明晰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促使其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充分发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同时,通过贴息、减税等优惠手段,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农村、面向农户、面向农村中小企业放贷,增加对农村的资金供给。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成本控制机制、市场供求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调整补贴范围和方式,把过去补在流通领域的钱,直接补给粮食生产环节,补给粮食生产者,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真正使农民受益。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产地批发市场体系和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鼓励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搞好信息咨询和服务,打破市场封锁,形成正确的市场信号,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搞好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衔接。
  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在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的前提下,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改变过去农业生产的短期行为和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特别要在农产品种子工程、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大流通等领域,大力鼓励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的拥有者,以股份制形式投入农业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开拓市场,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竞争力。
  推进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乡镇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转变职能,积极探索并尽快形成一套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作机制,把过去主要依靠行政干预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为农民提供全程综合性服务。通过深化改革,转变工作作风,将农业科技、市场信息、资金信贷等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实现党员干部与基层组织结合,科技人才与农民群众结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吉安市委书记)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