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荟萃与拓展——读《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27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荟萃与拓展——读《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7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荟萃与拓展 ——读《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李松   古代工匠出自宗教的诚心和艺术'...

荟萃与拓展——读《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7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荟萃与拓展
——读《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李松
  古代工匠出自宗教的诚心和艺术创造的慧心,挖山凿石,雕造出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宗教造像。它们的艺术史价值却是直到20世纪前期才为世人所认知,肯定了那是文化史上的伟大艺术创造。对于古代石窟寺艺术遗存的调查和研究,是上世纪中国传统艺术研究的热点,也是最有成就的方面,其中包括中日学者合编的多卷本《中国石窟》。而《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中,石窟寺雕塑有6卷,占全书的1/10。
  重庆出版社编成的《中国石窟雕塑全集》10卷本是对以往石窟寺雕塑调查与研究成就的浓缩与拓展。由各界学者和出版家通力合作,为全面认识、评价中国古代石窟寺雕塑艺术成就奠立了新的基础。全集的编纂包括图片的拍摄、论文的写作都是学术研究不断深化的过程。收入全集的14篇论文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成果并有新的开拓。敦煌、云冈、龙门等大窟前人已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在新编的全集中,着重于提炼、选萃的工作,研究者参照考古学家宿白提出的从“凉州模式”到“云冈模式”的研究思路,深化个案研究,结合造像、铭刻,与文献、宗教思潮的变化,从纵向发展上剖析了石窟群雕刻的地域性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同时也从各地区石窟群的横向比较中探讨了题材内容、风格变异的脉络。
  大的石窟群窟龛、雕塑数量巨大,一卷约200幅图难以言“全”,编者为了使读者掌握全貌,是煞费了苦心的。以第一卷《敦煌》为例,编者按照年代序列精选代表性作品,在图版说明部分,打破常规,增加了从十六国到宋代10个阶段性质的说明,详列该时间段内的洞窟和雕塑数量分类统计。在卷末,除了各卷都有的大事纪年表、分布示意图之外,还特意附了莫高窟各家编号对照表,显示出浓厚的学术气息。
  对于学术界出现不同看法的一些艺术现象,论文中提出明确见解,例如安岳石窟卧佛院第三号涅槃变,由于大像卧姿与佛经所说“北首右卧,枕手累双足”的说法相悖,有人认为所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涅槃前在波伐河芒果林憩息,而不是涅槃像。论文作者参照了凉山昭觉县的石画和斯里兰卡公世纪涅槃变造像的同样处理情况,更结合造像背景天龙八部、弟子举哀浮雕,论证这样表现是因山势的权宜处理,仍属涅槃变无疑。
  前人对石窟寺雕塑的研究,比较注重西北、中原地区大的石窟群,年代则主要是宋代以前的遗存。实则南方地区,佛教发展晚期的遗存数量是很大的,但研究工作相形较弱。为此“全集”特设《北方六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南方八省》等卷,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是对前人研究视野的重要拓展。其中收入了很多富有地方、时代特点的中小型或单体的窟龛、小体量的造像,年代跨宋、元、明、清,题材包括了中国佛教后期的地方流派、道教以及儒、释、道三教合一,还有摩尼教、印度教等内容。所附的论文以“南国有嘉像,缤纷入世眼”为题,生动地道出了全集总体规划上这一鲜明特点。
  兼重图册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图片拍摄中力求体现宗教雕塑的审美特性,也是这套全集的重要特色。借重摄影手段,再现古代雕塑的艺术之美。石窟寺雕塑受空间环境和光照条件限制,拍摄难度很大,要拍摄到理想的照片,常常需要搭设脚手架,安置充分的照明设备,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摄影技巧,还要有能够发现美、认识美的眼光。《敦煌》卷第三图十六国时期第275窟弥勒造像平视正侧面像,非常明显地显示出以直鼻为美的古希腊风格特征,而那是一般参观者根本看不到的一个角度。有些重要雕塑作品,如云冈第二十窟露天大佛、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群雕,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不同光照、不同角度下观赏,会留下不同的视觉印象。摄影家和编者显然也被这些形象的艺术魅力所激动,各以六七个版面突出表现之。
  全集收入的不少图像,有的是作者别具慧心的创造,也反映出研究者别有慧心的领悟。如《大足》卷中宝顶山大佛湾第十二号“九龙浴太子”,表现释迦牟尼出生后,天上九龙吐水浴太子身。作者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将岩上的圣迹池储水引入龙体,使九龙吐出的甘泉终年不断流。
  全集中收有珍贵图像,如《四川·重庆》卷中巴中南龛第八十三号盛唐时期雕造的双头瑞像,江津高坪石佛寺第四号龛的南宋泗州大圣造像等。
  全集收录的图像中也有一些被后世改塑失去原貌,如《南方八省》卷中浙江新昌弥勒大像,是文献记载中著名的“剡溪大佛”,“为江浙第一大造像”,雕成于南朝齐、梁之世,在艺术史上很重要。但在宋代以后多次改塑,由于原貌全失,过去的出版物多不收录,而从美术史研究角度留下图像对研究者则是有参考作用的。(附图片)
  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唐)
  大足北山佛湾第136窟文殊菩萨(南宋)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