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大海的骄傲——记全军航海学科带头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孝通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2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大海的骄傲——记全军航海学科带头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孝通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海的骄傲 ——记全军航海学科带头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

大海的骄傲——记全军航海学科带头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孝通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海的骄傲
——记全军航海学科带头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孝通
新华社记者 陈万军 人民海军报记者 曹金平 本报记者 王科
  他自筹资金研制的“电子海图”,在国际上首次将万张海图融为一体,使人类航海进入崭新的技术领域;他领衔研制的军舰“多功能综合模拟训练系统”,首次将多型舰艇的单项系统有机地融为一体,推动了我军新装备训练手段的历史性变革;他受命组建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新学科,首次将人文教育和前沿学科纳入航海教学体系,为我国新一代军事航海人才的培养闯出一条新路——他就是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我军航海学科带头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孝通。
  卧薪尝胆十年——电子海图改写百年航海史
  初夏的一天,43国驻华武官访问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在实验楼航海仪器教练室,当解说员小刘向客人介绍“电子海图”时,西方某国一位海军武官问她:“这是从我们国家引进的吧!”语调中有些洋洋自得。
  “它是我院王孝通教授研制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小刘告诉这位武官,王教授就在现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武官看到一位海军中校正向他微笑。
  “你研制的?什么时间?”武官问道。
  “6年前。”王孝通的语气中透着从容与自信。
  “6年前?!”这位武官没有想到,中国的电子海图问世比他们国家的还早了1年。
  1985年7月,王孝通跨进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大门,成为航海系的一名教员。一次,他带学员出海实习,看到舰员在航海作业时仍靠传统的人工标图方式来进行,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1995年初,已是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王孝通,将酝酿已久的“电子海图”研制报告送到有关部门。由于此前已有同类项目立项,他的报告没有获得批准。
  尽管未能立项,王孝通对自己的研制方案依然充满信心。他仔细算了算,要搞出这个先进的“电子海图”,至少需要150万元的经费。
  就在王孝通为科研经费没有着落犯愁时,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所突破。再不动手,就有可能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
  经过反复论证,王孝通决定借债来干。他找到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当总经理的大学同学,恳切地说:“我想搞电子海图,能不能借我150万?”
  “你疯啦?150万可不是个小数字,你能搞得出来?还是老老实实当你的教员吧!”同学好心劝他。王孝通急了:“我给你立下字据,如果搞砸了,我就脱下军装一辈子给你打工!”
  同学被王孝通的执著所打动,答应了他的求助。
3个月后,研制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由于科研中需要的各种设备都很昂贵,借来的150万元花得差不多了,而研制中面临的困难却越来越多,尤其在如何解决海图色彩和无缝拼接等关键技术环节上,一直找不到突破口。
  那些日子,王孝通吃不香、睡不安,体重一下子掉了好几斤。妻子心疼地劝他注意身体。王孝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借款的事一直瞒着妻子,他担心妻子无法承受这巨额债务带来的压力。
  王孝通一捏拳头:“拼!”
  又经历128天鏖战,又经历数十次失败。王孝通终于成功了!这套“电子海图”在国际上首次使上万张海图融为一体,实现了“全球一张图”。祖国的战舰从此有了更加可靠的航海安全保障。
  激情奋战百日——“模拟战舰”应运而生
  盛夏的一天,云飞浪卷的广阔海域,战机穿云破雾,战舰劈波斩浪,潜艇水下伏击。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参加演习的红蓝双方在空中、水上、水下展开殊死的较量——这是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海战大演习。
  与以往不同的是,演习场设在某舰艇训练中心的大楼里——由王孝通领衔研制的新型舰艇模拟系统,首次将多型舰艇的单项系统有机地集成一个整体,舰员不用出海,在教学楼里便可模拟舰上的战位训练。
  1999年6月,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研制战舰智能化综合模拟训练系统,让新型战舰的舰员提前走上战位。学院党委任命王孝通为课题组总工程师。为了拿出一套令大家信服的方案,王孝通多方收集资料,一次次登门向军事专家求教。一个月后,专家组讨论他拿出的方案。
  方案虽然通过了,但大多数专家的结论是“方案可行,难以实现”。专家们的意见不无道理。以前搞的模拟器都是单个系统,而“多功能综合模拟训练系统”相当于在陆地上再造一艘“军舰”,技术难度太大;以前搞一套单项系统就需要1年的时间,而这次上级要求在180天内完成任务。
  开弓没有回头箭。王孝通带领大家一头扎进实验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工作都在15个小时以上,接连在系统集成技术、三维视景无缝拼接、软件可靠性等三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4个月后,“多功能综合模拟训练系统”的各单项系统完成,课题组移师某舰队训练中心进行系统链接。可如何把这些单一的系统链接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难关又一次折磨着课题组的专家们,王孝通面临又一次的挑战。当时,距上级检查验收的时间只剩20多天,上上下下都十分着急。有人给王孝通出主意,先用计算机模拟链接,等检查完再说。王孝通不同意,他说:“这种事不能干。我们要的是经得起检验的成果。”经历20多次链接试验,“多功能综合模拟训练系统”终于在上级规定时间的前一天联机成功。
  这天,60多位专家教授为“模拟战舰”作了这样的鉴定结论:创造了军内研制规模最大、综合训练功能最全、采用先进技术最多、研制时间最短等7个第一。
  放眼军事前沿——组建航海新学科
  1999年秋,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决定组建航海新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让谁来挑这副重担?大家又一次想到了王孝通。学院领导考虑他已经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不忍心再给他加压。“让我干吧!”王孝通找到学院领导主动请缨。他说:“只要能直起腰,多重的担子我也不怕。”
  “搞学科建设既耗费精力,又难见成果,不如多搞几个科研项目。”面对同事的善意提醒,王孝通这样回答:“出名挂彩的事我当然愿意干,不出名不挂彩的事我同样乐意去做。”
  在新学科组建大会上,王孝通尽情描绘着学科建设的宏伟蓝图:建立“大航海”学科体系,实现航海教学的标准化、国际化;培养大批复合型现代军事航海家,出大批填补航海技术领域空白的顶尖科研成果。随后,一项项适应军事革命发展潮流,迅速与世界前沿知识接轨的创新举措相继出台:
  ——优化课程设置。围绕舰艇执行作战任务,王孝通提出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国际化标准,设置了舰艇的编队航海、舰艇与直升机协同操纵、舰艇航行补给操纵等课程,增设了船舶概论、船艺训练、海事与法规等教学内容,使教学体系变得更加完整和系统,实现了个性与共性、军事与通用、理论与实践的合理交融。
  ——“双语教学”进课堂。在借鉴国内外军事院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王孝通在航海专业教学中全面推行“双语教学”。两年来,学员们在与外军官兵的交往中,都能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将科研课题引入课堂教学。近年来,王孝通率领系里的科研队伍跟踪国际军事航海的最新发展,紧密结合我海军装备现状进行科研立项,并将这些课题引入课堂教学,让学员参与科研。通过科研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教学提升科研的水平,实现了教学科研双丰收。
  2000年,由王孝通领衔组建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被评为军队重点建设学科,并成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首批博士点,他成为学院首批博士生导师。
  今天,在黄海之滨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王孝通正和他的同事们在为锻造一支现代化的海上力量奋勇拼搏、开拓进取。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