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观云测雨探天路——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0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观云测雨探天路——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 第9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观云测雨探天路 ——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 新华社记者 奚启新'...

观云测雨探天路——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

第9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观云测雨探天路
——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
新华社记者 奚启新 本报记者 廖文根
  2003年5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场。“北斗一号”卫星将于子夜从这里发射升空。
  18时30分,发射中心气象室发出警报:预计未来1小时内,发射场区8公里范围内,将有雷雨天气出现。
  19时,发射场上空果然出现闪电,随后下起了大雨。发射指挥部向中心气象室主任询问发射“窗口”的气象情况。主任回答:“没有问题!”
  真是神机妙算。23时50分,雷电停了,雨过天晴。零时34分,火箭准时起飞。中心气象室又一次以其精确的气象预报,保证了卫星的安全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场位于大凉山一条峡谷中,三面环山,是个略呈半封闭式的“小盆地”。这里海拔高、纬度低,是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理想的地方。但由于地形复杂,大气候、小气候互相交织,特别是发射场处于我国三大强雷暴区之一的西南雷区边缘,对航天发射的影响很大。因此,气象保障直接关系着航天发射的成败。
  中心气象室刚成立时,气象资料近乎空白,这对十分依赖历史气象资料的气象预报工作是个“死穴”。中心气象工作人员不等不靠,一面进行科学研究,持之以恒地积累有关气象资料;一面向当地有经验的老人请教,掌握了场区小气候的变化规律。
  1984年4月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第一次卫星发射。傍晚,离预定发射时间还有两小时,发射场上空突然涌来了团团乌云,下起了大雨。是中止发射,还是按程序继续进行?人们的眼睛都盯着中心气象室。气象预报员张增政经过仔细计算和分析,坚定地回答:“晚上7时前后,发射场区不会有雷雨,地面风速小于5米/秒,符合发射条件。”指挥部根据中心气象室的预报,决定发射时间不变,按原计划进行。就这样,我国第一颗通信试验卫星终于在预定的发射“窗口”成功起飞。
  航天发射最怕的是发射场上空出现雷电。为此,中心气象室决定自行建设发射场区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为了攻克这一全新课题,技术员郭学文和同事们历时4个多月,多次到北京、兰州、上海等地进行调研,连女儿出生都没顾上照顾。
  地面电场仪网是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关键部分,需要多种精密探头,但当时国内没有这种产品。郭学文和大家自己动手,历经上百次试验,终于制造成功了12个防雷、防水、防雪的探头。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成功,使中心的航天气象保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1990年4月,我国首次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这是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第一仗。4月7日晚7时50分,原计划的发射时间到了,发射场上空雷声依然不息,雨越下越大,发射不得不推迟。就在这时,中心气象室根据最新的云图资料和雷达系统的监测数据作出判断:当天21时前后,有块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云空将漂移到发射场上空,持续时间约40分钟。指挥部当即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21时30分前完成卫星发射。21时30分,发射场上空真的出现了一片晴空。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火箭从这片云空里穿了出去,卫星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据统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组建以来,共完成了28次卫星发射气象保障任务,综合预报准确率达到95%。全室共获得27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并在全国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30篇,撰写出版了8部专著。他们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