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0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11版(理论专页) 专栏: 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陈文博   胡'...

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11版(理论专页)
专栏:

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陈文博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鲜明的态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等进行了深刻阐述,对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当前,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必须在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年轻的一代。当前,高等院校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全方位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全方位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再到十六大,高等院校广大师生员工不仅从祖国的不断繁荣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变化中,感受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威力,感知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渐形成和不断丰富的轨迹;而且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变化中,见证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果和力量,从而深刻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兴旺发达的基石;既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既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更是育人成才的灵魂所在。正如江泽民同志高度概括的那样,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因此,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把它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当前高等院校最重要的任务。全方位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是每一位高校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标准是实效,最终落脚点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个环节中,进教材、进课堂是载体、是中介、是手段,进入学生头脑是根本目的。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大青年中被认同、被汲取,进而转化为自主的思想和自觉的行为,是进头脑的根本要求。要达到目的,载体、中介和手段是不可或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我们必须整合好学术资源,编写出适合大学生特点,具有很高理论性、学术性、实用性的教材,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大学生必修的精品课。同时,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两课”教师,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的课堂里深入人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教育的核心,要努力做到在人才培养系统的各个环节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创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整体氛围。中介和手段的有效性必须接受实践结果的检验,而能够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实效的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青年大学生应当自觉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应当有真知、有智慧,有能力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有理想、有境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爱祖国、爱人民,自觉地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新时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大有作为。这是历史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我们能够通过“三进”工作传递给当代大学生的最宝贵的财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坚强有力。我们相信,只要加强领导,狠抓实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成效,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推动力。(附图片)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