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0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人——学习贯彻“'...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专家学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本报记者 盛若蔚
  主持人语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本版从今天起开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栏。
  今天,本报特别约请三位参加研讨会的学者,就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展开对话。现将他们的主要观点介绍给读者。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盛若蔚
嘉宾王庭大 中组部党建研究所所长
李崇富 中国社科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
梁树发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学院教授
  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主持人: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梁树发: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注今天的世界和中国的现实的理论概括,是一个包含着新内容、具有新高度的理论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从而得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结论。
  王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讲话强调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的基础上,侧重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做好当前的事,一个是做好自己的事。这是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全党从思想上彻底排除“左”或右的干扰,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意义重大。
  李崇富:讲话是从政治的高度,来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观上所提出的新的理论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也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一新的理论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主持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梁树发:讲话指出的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反映了时代特征、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我国实际和新时期的实践要求,是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的理论课题。“三个重大课题”的要求或强调的重点分别是:如何“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如何处理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身建设。
  李崇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什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并依据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发生的社会生活、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当今中国的工人和农民,依然是中国人民的主体,依然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主力军。
  王庭大: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样,我们党就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主持人:讲话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何准确把握这一本质?
  李崇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的。党的执政权力,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以权谋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因此它必然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始终自觉地做到这一点,是衡量每个党员干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没有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王庭大:方针政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起指导和推动作用。抓住这个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各级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关键环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绷紧头脑中密切联系群众这根弦,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梁树发:群众或群众的利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基本对象。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从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来说的。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应该体现在、落实在“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
  贯彻好 指导好 发展好
  主持人:讲话明确提出“三个结合”,为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了方向。那么,怎样理解这“三个结合”?
  李崇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自觉掌握贯穿其中的一条“马克思主义的红线”,就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自觉的实践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学习科学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打动人心、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
  梁树发:实践,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客观基础。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体现了用辩证法的全面性的观点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贯彻工作。
  王庭大: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在于运用和发展理论相结合,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对我们前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给予符合实际的科学回答。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胡锦涛同志讲话中所提的14个“如何”上下功夫,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努力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附图片)
  近日,顾客在北京图书大厦争购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单行本。
  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