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让我们记住这段非常的经历——非典时期的五个故事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0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让我们记住这段非常的经历——非典时期的五个故事 第2版(要闻) 专栏: 让我们记住这段非常的经历 ——非典时期的五个故事 新华社记者 李柯勇 邹声文 黄'...

让我们记住这段非常的经历——非典时期的五个故事

第2版(要闻)
专栏:

让我们记住这段非常的经历
——非典时期的五个故事
新华社记者 李柯勇 邹声文 黄全权
  编者按:灾难带来不幸,也让我们更加成熟。在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我们可能都曾面临这样那样的困扰,经受这样那样的考验。当病魔逐渐远去,生活恢复正常的时候,回顾这一段非常经历,我们就会发现,除了伤痛、损失,我们还学到了许多东西。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非典疫情又一次验证了这个真理。
  在这场灾难中,中国人民遭受了病痛、悲伤和经济损失的磨难,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也经历了一次意志与能力的考验。许多人在短短几个月中学到的东西,比他们在数年乃至更长时期学到的都要多得多。
  患者:是全社会的力量救了我
  对于非典,也许没有人比张淑华感受更为深切。她全家12口人,9人被确诊,其中3人去世。
  4月中旬,张淑华的母亲在通州区医院看病时感染非典,23日去世。照看老人的家人几乎全被波及,9人被送进非典专门医院。5月中上旬,她的父亲、哥哥相继去世。而她未被感染的丈夫和女儿在家中隔离观察。
  张淑华经受着病痛和悲痛的双重折磨,提起往事便泪流满面。但在接受采访时,她说得最多的,却是感谢医护人员,感谢全社会。
  她还是北京市新的疫情反应机制的受益者。“要不是医院反应这么快,不仅我们得不到及时救治,可能连我丈夫和女儿都躲不过去。”
  医生:健康勤劳的生命如此可爱
  裴立英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抗击非典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医生之一,从4月7日起在病区连续工作16天,每天十几个小时高强度作业,下班脱掉白大褂,唯一的愿望就是睡觉,连饭都不想吃。
  对她触动最大的,是丁秀兰和王晶的死。作为医生,裴立英要经常面对死亡和悲伤,但她从没见过朝夕相处的同事在身边倒下。
  长达20天的隔离休养虽不自由,但稳定和安全却让她逐渐平静下来。丈夫捎来很大一个包裹,她知道他总是爱她的。她从电视上看到全国人民为白衣天使献爱心的种种感人场面,理解了人们初临灾难时难免的慌乱。丧友之痛仍然刻骨铭心,但她不再感到惶惑,而是觉得自己的精神里多了些坚韧,因为健康勤劳的生命如此可爱。
  学生:这次洗礼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北大4名学生钱江、姚骏、朱春波、吴敏参与编写的《非凡——北京大学抗击SARS纪实》一书刚刚出版。令他们惊喜的是,他们就此书写给温家宝总理的信得到了总理的批示。
  朱春波:4月16日前后,听说经济学院一位老师得了非典,觉得危机突然降临到了身边。校园里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大家很恐慌,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
  吴敏:从来没意识到自己原来那么脆弱,我们对门一个女生都吓哭了。当时有很多小道消息,大家越听越怕,有人开始回家。
  姚骏:4月26日是个转折点,那天温家宝总理来北大看望我们,还和我们一起吃饭。
  朱春波:我特别欣赏总理说的两句话——“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很强调张扬个性,常淡化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有的人甚至作了几年同班同学竟然互不认识。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我们懂得了责任是什么。
  钱江:我们这代人,一直在和平安全的环境里生活、成长,没经过什么磨难。有生以来第一次,“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从书本上的概念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后勤保障参与者:建立完善长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月23日下午,北京出现市民抢购生活必需品现象。中央领导指示:加强物资调运,确保市场供应。根据后勤保障组组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盛霖、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等同志沟通情况,立即与北京市周边省市联系,协调落实货源。
  深夜,后勤保障组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黑龙江、上海、江苏的经贸、粮食、运输部门正在繁忙地工作。
  当欧新黔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已是凌晨一点多钟。她说,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工作状态。
  “这一次,很多医药用品和其他物资的供应都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方式。”欧新黔说:“应该从中总结有效的办法,应急与常态相结合,研究建立完善长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因为透明,社会不再恐慌
  从4月21日到6月24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每天下午4时都会准时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时间虽然只有几分钟,但他们发布的信息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从非典疫情袭击北京,到世界卫生组织对北京宣布“双解除”,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每天都在直接从事疫情发布的工作。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疫情信息公开方面缺乏实践。在防治非典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每天都要向社会公布疫情。“这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还是头一次,就某一个疾病进行两个多月的电视直播,也确实创造了一个纪录。”
  “今后关系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一定会向社会公布。”毛群安肯定地说。(新华社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