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经济学的心灵与头脑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07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经济学的心灵与头脑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大千絮语 经济学的心灵与头脑 黄晴   文学被称为人学,因为它的对象是人。同样,经济学的考查对象也是人的'...

经济学的心灵与头脑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大千絮语

经济学的心灵与头脑
黄晴
  文学被称为人学,因为它的对象是人。同样,经济学的考查对象也是人的某一特定活动,因此,经济学似也可称为人学,具有着人的各种矛盾性和悖论特征。近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一篇短文,名为“经济学家的道德准则”,让人更能看清这一点。
  萨缪尔森认为,自己作为经济学家,必须采用严格精确的科学方式行动,对现实世界进行实证分析;但是,他从未忘记对结果的道德准则的关注,这一准则就是:支持处于劣势的人们,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憎恨不平等。萨缪尔森显示了经济学家的一种矛盾性,他不能让价值判断介入自己的研究,但又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价值准则。
  经济活动确实有某种客观的科学特征,在无数个体的仿佛盲目无序的运动中显示了某种规律性;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离不开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离不开人的价值观念,这也是无法否认的。
  自由市场机制学说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的主流,由自由市场机制相应产生的个人自由价值观念似也成为当今的主流价值观,某些人认为,这种双自由的关联建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顶点,是“历史的终结”,但萨缪尔森对此表示了某种质疑。他说,(在经济上)控制严格的北欧国家要比美国更自由,或至少一样自由,而20世纪中叶以后最佳的最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原型往往是“半法西斯或完全的法西斯社会”。
  萨缪尔森的质疑有现实的佐证,巴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按美国的自由市场理论行事,经济上无大改善,贫富差距却拉大几倍,这个自由化改革的典范去年突然左转,劳工党的卢拉大选获胜,给“历史终结”论极大的嘲讽。事实说明,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尽管市场机制不可或缺,但在公平与效率间存在着某种取舍,在安全与进步间存在某种取舍,萨缪尔森认为,由此产生的最优化妥协被称为有心灵的经济学,他希望它同时是有头脑的经济学。笔者理解,所谓有“心灵”,是指经济学要有道德准则和价值属性,所谓有“头脑”,是指经济学要有现实客观性,避免对人性要求过高。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意识观念恐怕也有同样的特征。不要指望一个观念解决所有的问题,哪怕它是“自由”这样动听的字眼。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