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闪光的史实到伟大的史诗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专栏:
从闪光的史实到伟大的史诗
康健民
上个世纪20年代初,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三位伟人在湘赣边境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策划并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开展的工人运动中仅存的硕果,是一次绝对成功的壮举。不仅如此,后来安源成为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也成为了革命的摇篮。80年后的今天,我们将这个沉甸甸的题材搬上银幕,绝非应景之作。我实实在在地被那一段激情岁月所感动和激动,因而也想让更多的人感动、激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以年轻的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已经勇敢地实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对于我们现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非常扎实的内涵,这不是套话、空话,而是实际。因此,我们确定了影片的立意。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工人运动,还工人做人的权利和劳动的权利,这说明我们党早在80年前,就非常重视人民、关心人民。只不过当时是打天下而现在是坐天下,这一点在我们的影片中得到了艺术地体现。在影片中,我们当代青年可资学习和领悟的东西很多,比如当时三位伟人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政治品格、斗争艺术。我们不为那些躲避崇高、削弱激情的时尚所左右,用充沛的激情去讴歌片中的那一批充满了良知和正义感的人物形象,并勇敢地以艺术的形式将之推向市场。“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是安源罢工的主题,也应是我们影片的主题。关怀生命、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在那样的年代,我们年轻的共产党人就非常重视这些。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权利时,告诉人们生命个体的重要,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安源罢工是一段历史,是一段闪光的历史,但在我看来,她更像一首诗,一首大气磅礴的诗。将一段闪光的史实拍成诗,用诗的韵律使这一段历史显得更有魅力。我想这是我们的任务。
近年来在处理历史题材的作品上,大家都在刻意创新。创新成为了电影生产的灵魂,潇湘电影集团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就《毛泽东去安源》这部影片来讲,从题材上看是一个老题材;从情节上来看,要以史实为依据,也不能太多地虚构情节;从画面来看,主要情节是在煤矿上,不可能做得如何美轮美奂。但我们有三个甚至于一群鲜活的人物形象。毛泽东、李立三林公馆展露才华;毛泽东等人勇闯洪帮;刘少奇与众人唇枪舌剑;毛泽东与赵恒惕斗智斗勇等等场面,无不体现出伟人的潇洒气质。潇洒的人生只能用潇洒的笔触去表现,做出来的潇洒感是矫情的,生出来的潇洒劲儿才有魅力。具体来说这种潇洒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正气。那是一种天地间荡漾的正气。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呼唤正直、呼唤崇高。这种正气在片中每一个人物身上都要不同程度地展现出来。二是英气。那时和现在一样,是一个出英雄的年代,也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潇影近年来的作品,都延续着一种英雄情结,在这部影片中,更要继续发扬光大,把英雄的赞歌唱到极致。三是豪气。作品中的人物是真实的,我们让真实的人物身上都拥有一种豪气,这种豪气在与洋矿主、土监工的斗争中,在与沦为人下人的矿工兄弟的交流中,生出强烈的爱与恨。
电影以人物取胜,我们要以人物来结构、来取舍素材,让人物去影响推动情节。一切都为塑造人物服务。影片中的人物并不是很多。我希望所有的演员都不要用固有的框架来理解人物。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的矿工们,他们首先是那个时代里活生生的人。角色是影片的生命,每一位演员,都要尽量回到生活的状态中去寻找真实,并且充分地寻找和挖掘人物闪光的东西来感动自己。所以在影片中,我努力希望做到真实环境的再现和创造强烈的视听冲击。我们的影片应该说具有一种“大片”式的震撼力,我们要追求和创造出这种震撼的效果。把正气、英气、豪气,通过摄影、美术、音乐、声响等主创部门的努力表现出来,创造出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作者系电影《毛泽东去安源》导演)(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