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7月17日人民日报第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7-1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41名干部在这里平静“下台” '...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与思考

  陕西省白河县近年来改革干部任用制度,32名考核不合格的科局级干部被就地免职,9名干部被降职使用,8名曾作降职、撤职处理的干部因政绩突出又被重新提拔重用。改革引发的震动非但没有震散白河县的干部队伍,震塌白河经济,反而震醒了一批“太平官”,激活了白河经济——
41名干部在这里平静“下台”
本报记者 郑少忠
  7月的陕南,骄阳似火。记者越秦岭,跨汉水,驱车千里,来到位于“秦头楚尾”的陕南大山深处的白河县采访,探询白河县干部上了能下,下了还能上,少了“太平官”,人心思发展的秘诀。
  县领导说:好机制是逼出来的,好队伍是带出来的,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爬不上的坡,只要真抓实干,干部能上能下这个“揪心事”完全可以成为“放心工程”
  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饭靠老天、花钱靠救济”的白河县,当干部难,当上了干部再下就更难,下了再上是难上加难。回忆起白河县4年前的情景,县长郭正明说,30个人供一个吃“皇粮”的,干部、教师月工资三四百元,有的还一拖就是半年多,不要说搞建设、谋发展,连保工资和吃饭都成了问题。
  面对窘况,1998年,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比恶劣的自然条件还制约经济发展的,是部分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战斗力的严重涣散。
  要用机制激励干部队伍,进而激活生产力!县委常委会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很快达成共识。县委推出将各级、各部门工作任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予以分解、量化的“红皮书”,全县干部人手一册,明确每个干部的年度任务和指标,再由县纪委等部门组成“五人督察组”跟踪检查,考核指标与个人升降去留、奖金发放直接挂钩,干好奖励提拔,干不好除经济处罚外,还要被调整降免。
  1998年,大坪乡领导班子闹内哄,县委不手软:书记、乡长双双降职降级,人大主席被依法罢免。纸坊乡经济发展滞后,书记、乡长“红牌”罚下,调离降为副职使用。此后4年,全县共有41名科局级干部因工作不力、考核不合格被免职和降职,122名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几招硬拳,激活了多年萎靡不振的干部作风,激活了徘徊不前的白河经济,白河经济4年上了几个新台阶:GDP年均两位数增长,农民人均年收入从856元增加到1400元,财政收入翻了两番。白河县连续两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称号。
  处理了这么多人,没有一个“闹”的,经济还接连攀。县委书记胡润泽感慨地说,凭实绩用干部,在阳光下选干部,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决支持,又有一套严格、科学的考核监督机制作保证,干部“上了不能下、下了不能上”的问题,在白河县已经得到初步解决。
  “下台”干部说:好铁是打出来的,好马是赛出来的,只有干不完的工作,没有想不明白的道理,县委“一把尺子量到底”,工作没干好“下台”,我们口服心服!
  7月3日晚,记者在茅坪镇碰到包村干部刘建国。一打听,刘建国原任桃元乡党委书记,去年因没有完成县委规定的任务被免职,调到茅坪镇做一般干部。
  谈起免职的感受,刘建国当时也觉得委屈:自己在乡镇领导岗位工作了12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转念一想:打铁自身就不硬,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党,对不起乡亲也对不起自己,县委用一把尺子量的是所有干部和全局工作,自己工作没做好,不能怨天尤人,处理我,我口服心服!
  到茅坪镇工作后,刘建国“憋”了一口气,主动请缨包扶偏远、难缠的枣树村。今年春节刚过,他带着行李住进了村,帮村民种黄姜280亩,修水塘,修自来水,解决了60多户山里人的吃水问题,还帮村民清收了3万元欠款。村民们感激地说,别看你现在不是书记,但我们比你当书记那会儿还看重你呢。
  “口服心更服”的又何止一个刘建国!
王伦详,1998年任大坪乡乡长,因班子闹矛盾被降为副职。调令一下,他就到构扒乡报到,变成了“拼命三郎”。他分管计划生育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短短一年就打了个翻身仗,从原来的全县第十几名上升为第二名;分管基层组织整建,使90%的村党支部成了“五好党支部”。县委酝酿调他到构扒乡与卡子镇合并后的大镇当镇长,有人不理解:犯了错误,咋还从小乡的副乡长到大镇当镇长?县委态度坚决:有错就罚,有功就奖,这样的同志就是要重用!
  像王伦详这样被降职后又重新提拔重用的,目前在白河县有8个。县委副书记郭珉说,“一棍子打死”不是我们的初衷,凭政绩用干部,为“下台”者打开再“上台”的通道,能起到更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老百姓说:好年头带来好收成,好政策带来好效益,没有流不下山的水,没有挣不来的钱。共产党动了真格的,咱山里人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以“上了能下、下了还能上”为突破口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如一股春风,吹绿了白河山区的沟沟峁峁;又如一颗重型炸弹,惊醒和激活了沉睡多年的贫瘠山区。
  “以前的干部是谝闲话的多,干实事的少;恋机关的多,下基层的少”。主管组织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杨宝成说,以前最头疼的事就是有人要进城提干,现在是伯乐赛马,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干部工作好做了,耳根也清净多了。
  风正万事兴。勇于开拓、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锻造出敢于吃苦、善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围绕“姜烟桑、奔小康”这一目标,县委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按照“承担风险、利益共享、搞好示范”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落实指标。包括书记、县长在内的所有干部每人集资1000元,按每亩60元租金租下河滩地种黄姜,主动承担风险,实行政策引导。县商贸局集资包扶四新乡四新村,与村民联种黄姜,风险单位担,利益村民得。刚开始村民还说风凉话:“现在哪还有这好事?”村民祁免华在商贸局帮扶下,1999年就获利8000多元,农民信服了。去年该村发展黄姜2800亩,人均增收800元,仅此一项就使村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
在政策激励和榜样的示范下,产业结构调整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几年来,全县共涌现出产业建设致富大户5800多人,黄姜、烟叶、蚕桑三大产业每年给国家上缴税收1000多万元,人均增收600多元,农民增收总计超过1亿元。大双乡党委书记李全成告诉记者,以前到农户家,很多农民是应付咱;现在农民是真心实意地欢迎咱,这才是真正的鱼水情、一家人啊!茅坪镇枣树村农民杨声说,以前有些干部净搞一些“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华而不实,甚至是劳民伤财。现在共产党动了真格的,财政不增收,农民兜里不增钱,你就要“下台”,这样的政策,才能让干部和老百姓心连心!
  “作风一变天地宽,机制改革出效益”。谈起白河县的改革实践,安康市委书记宋洪武感慨地说:“只要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本地实际,配好班子,带好队伍,选好产业,扑下身子抓落实,黄土地里也能刨出金饭碗,秦巴山区的弯弯小道一定能变成山区儿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编后
  白河县大胆改革干部任用制度,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初步破解了干部“上了不能下、下了不能上”的难题。同时,这道难题的破解也使长期困扰这里的发展难题迎刃而解:近年来,该县GDP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4年翻了两番,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课题。白河县以建立“上了能下、下了还能上”的干部任用制度为突破口,用好的机制激励干部队伍,营造其致力发展的昂扬锐气,推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可谓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白河县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正确的思路和办法常常近在咫尺,关键是要与时俱进,找准“软肋”,对症下药,要动真格。 Fo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烧灰坝的昨天和今天
汪波 杨德芬
  烧灰坝是云南省腾冲县瑞滇镇联族村的一个傈僳族山寨。
  烧灰坝的昨天:73户农户、350口人大都居住在半山坡上。人均耕地不足1亩,粮食平均亩产不到150公斤,年年辛苦年年吃不饱。傈僳族人生性好酒,吃不饱饭又没有酒喝,一些人就偷砍林木拿到市场上换钱。没几年,寨子周围的国有林被砍得差不多了,村里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人也多了起来。有的人甚至在村口提刀设卡,向过往行人和车辆索要“买路钱”……虽然县里、镇里不时地送钱送粮接济村民,但大多数被买酒换酒喝了。在瑞滇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有女莫嫁烧灰坝。
  “不能让烧灰坝成为被遗忘的角落”。1994年,烧灰坝被县里确定为扶贫点,县委、县政府以“科技文化为主,物质为辅”的扶贫方式,给傈僳族山寨送去了新的希望。县、镇两级政府利用当地天然草场广阔的优势,引进优良畜种,帮助群众发展以山羊、黄牛为主的畜牧业。引进了杂交玉米、水稻,向山寨传授旱育稀植、拉线条栽等农科技术。然而,良种良法在推广之初却受到了抵触。县里买来的洋芋种无偿分给村民,结果种子全部被村民吃光了。畜牧局送来一头牛让群众实施品种改良,不懂饲养技术的群众无心喂养,过了些日子种牛也死了。为改变这种状况,村里成立了农业技校,聘请农科人员进村讲解种养知识。村民选出共产党员余海洋担任了烧灰坝的带头人。余海洋带头应用良种良法,带动村民学科技用科技,水稻亩产从原来的150公斤增加到350公斤。第二年,全山寨73户农民就有68户自觉自愿地种上了杂交稻。
  烧灰坝山地多,雨量充足,适宜发展林业。镇里动员村民拿出低产田地实施退耕还林,种植用材林和经济林。经过努力,烧灰坝又披上了绿色的新装。瑞滇供销社还采取订销的方式,在当地引种了草果,并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按合同统一收购,受到傈僳族群众的欢迎。如今,烧灰坝已有50余户村民的208亩林地种上了草果。
  今年初,听说镇里要选点创建温饱示范村,余海洋当即召开群众大会,看到有的群众心存疑虑,他就对大家说:“这几年是政府连拖带拉地领我们脱贫。现在,烧灰坝再也不能等上边来拉了,我们要利用这一机会,向政府表明烧灰坝群众要靠自己的力量来脱贫。”烧灰坝被确定为温饱示范村后,群众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改善生存环境的建设中。首先,大家决心把雨季一来泥烂滑、旱季一到尘土飞的1240米长的主干道路修好。在余海洋的带领下,全山寨350名群众共投工投劳4000多个,铺起了一条平坦宽敞的弹石路。大家还集资6万多元建起了人畜引水工程,第一次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改善了陈旧的输电线路,安上了变压器……
  今天的烧灰坝:全山寨的人均收入从几年前的500元增加到900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50公斤增加到了300公斤。山寨的草房已全部换成了瓦房,有50户把大彩电买回了家。 Fo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突泉十年绿化结硕果 盐池封山育草治风沙
本报呼和浩特7月16日电 记者郅振璞报道:12年前在内蒙古自治区绿化工作中排名倒数第二,被亮了水土流失“黄牌”警告的突泉县,近年来采取措施,改变生态植被面貌,不仅摘了“黄牌”,而且屡屡扛回“红旗”:连续5次荣获兴安盟林业全优奖,11次捧回自治区绿化奖杯,被评为全区防沙治沙先进县、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先进县和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
  位于兴安盟东南部的突泉县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据15年前一次卫星遥感测算,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5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5.2%。那些年,恶劣的生态环境导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20世纪90年代一次水灾和雹灾,使近半数农田受灾。事实使突泉人意识到“问题在山上,潜力在山上,希望在山上”,生态建设才是他们的生命线、生存线和幸福线。1991年起,突泉人开始了“苦战十年,绿化突泉”的努力。
  第一个10年过去了,突泉县治理较大荒山1300多座,新增林地100万亩,总面积达到14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91年的7.2%上升到20.2%。10年造林是前40年的2倍,木材蓄积量增长200万立方米,产值3亿元,累计收入4亿元,农村人口年人均增收160多元。县里已规划了第二个10年造林规划,到2010年要再完成人工造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再提高16.4个百分点。
本报银川7月16日电 记者周志忠报道: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利用植被的自我修复能力治理沙漠化,过去狂风肆虐、沙土飞扬的情况日益减少,经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呈现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为“再造秀美山川”,盐池县因地制宜以“封”治风、以“沙”治沙,即以封山育林(草)治理风沙,以沙生植物群落治理沙化。他们对全县所辖天然草原实行大面积封禁,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部分耐干旱、耐瘠薄的沙蒿、沙柳等率先在封育区内自然生长,重点区内通过飞播和人工补种,将沙柳、花棒、杨柴等栽植在流动沙丘上,逐步形成一个沙生植物群落。沙生植物群落所具有的自然修复能力使水土表层得以覆盖,半固定流动沙地得到治理,盐碱地得到改良,风沙得到遏制。
  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盐池县青山乡郝家台村在治理区内大面积选种柠条,充分发挥柠条防风固沙和护牧饲料的作用,不仅有效遏制了风沙,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项目区内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Fo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盐池封山育草治风沙
本报银川7月16日电 记者周志忠报道: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利用植被的自我修复能力治理沙漠化,过去狂风肆虐、沙土飞扬的情况日益减少,经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呈现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为“再造秀美山川”,盐池县因地制宜以“封”治风、以“沙”治沙,即以封山育林(草)治理风沙,以沙生植物群落治理沙化。他们对全县所辖天然草原实行大面积封禁,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部分耐干旱、耐瘠薄的沙蒿、沙柳等率先在封育区内自然生长,重点区内通过飞播和人工补种,将沙柳、花棒、杨柴等栽植在流动沙丘上,逐步形成一个沙生植物群落。沙生植物群落所具有的自然修复能力使水土表层得以覆盖,半固定流动沙地得到治理,盐碱地得到改良,风沙得到遏制。
  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盐池县青山乡郝家台村在治理区内大面积选种柠条,充分发挥柠条防风固沙和护牧饲料的作用,不仅有效遏制了风沙,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项目区内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Fo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札记

感受香港
顾兆农
  见多识广当然好,但是,少见多怪,有时也未必是坏事。
  前不久,第一次有机会来到香港,感受就特别强烈。
  香港人多、车多、楼房多,本以为这里一定很拥挤、嘈杂,其实不尽然。
  香港的马路不宽,但很少堵车。香港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但是,并不觉得压抑。有人说,香港是个水泥森林的世界,其实,香港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是十分鲜明的——动辄现山、见海,成群、成片的蔚为壮观的楼群点缀其间,和谐悦目,植物丰富而多彩。
  在香港的那几天,街道始终像是用水冲洗过似的,一尘不染,路边植物的叶子绿油油的。香港回归以后,内地到香港的游客越来越多,但是,在香港,内地的客人都十分文明。据说,所有导游都一再向游客交待,在香港,随地吐痰、乱扔废物等,不仅要课以重罚,而且还要上法庭。如此郑重,谁还敢拿自己开玩笑?
  有朋友说,在香港购物,只有价格的差异,没有假货之忧。因为,一旦发现卖假货,商家将因此而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那天,在沙田新城市广场,问一清洁工“方便”之处在何方,那人一番耐心指点后,待我离开近百米,依然在用手势继续“指挥”,确认无误后,才转过身去做自己的事。
  这次是随江苏省江阴市天华艺术学校民乐团到香港去访问演出的。那天晚上,在香港沙田大剧院演出,我作为随团的工作人员,也不让现场拍照,怕闪光灯影响观众欣赏音乐会。迟到的观众,一律被要求站在剧场的最后面,待一个节目演完的间隙,才准许各自上前找自己的位子。剧场管理如此严格,让人难忘,尽管这只是一场孩子们的专场演出。
  那天在香港文化艺术中心大厅举行公益性演出,观众也非常有礼貌。尽管有的坐在楼梯上,有的席地而坐,很随意,但是,看得极其认真,自始至终,几乎没有人走动。对每个节目都使劲鼓掌,以至节目一再加演。演出结束后,不少热情的观众还围着小演员和指挥,当面表达赞美之情,情景十分感人。
  香港像重庆,也是山城;香港像上海,都是高楼大厦的世界;有时,香港看上去也像厦门,特别是一些老街……大约是这样一些缘故吧,香港让人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总觉得,香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更觉得,香港是可学的。 Fo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大连又一万吨级港口奠基
  本报大连电 记者王科报道:大连又添万吨级港口——由大连庄河市和韩国大宇建设共同合资兴建的大连庄河港日前隆重奠基。总投资为3.77亿元人民币的庄河港起步工程规模为:建设万吨级和5000吨级泊位各一个及配套设施、年货物吞吐量为95万吨。庄河港建设工期为两年,合资经营期50年,双方按注册资本投资分利和承担风险。庄河港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黄海、渤海海岸距离韩国、日本最近的出海口,对扩大中国与韩、日之间的经贸往来将发挥重要作用。 Fo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昌黎优质黄瓜进入北京市场
  本报讯 来自河北省昌黎县的“马芳营旱黄瓜”近日在北京亮相。这种无公害栽培的黄瓜皮薄色浅、气味芳香,由当地“叶三”黄瓜与南瓜反复嫁接实验而成,1997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之后又获得“河北省优质农产品”称号,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资质认证。近年来,昌黎县6000多农户都种上了这种旱黄瓜,面积可达1万亩,每年可创收8000多万元。目前,马芳营旱黄瓜在北京的日投放量已达7.5万公斤,同时还远销俄罗斯等地。
(朱润胜 武卫政) Fo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深圳童声合唱团获国际大奖
  本报深圳电 记者胡谋报道:日前,在音乐之乡奥地利斯彼塔利城举行的第三十九届国际合唱比赛中,深圳市罗湖区中英文童声合唱团,作为本次比赛中进入决赛的惟一一支儿童队伍,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打动了众多评委和观众,一举获得“最受观众欢迎奖”。
  比赛中,40名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深圳娃娃,给位于阿尔卑斯山下的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一股清新的东方气息。斯彼塔利国际合唱比赛,1964年首次举办,堪称国际合唱的盛事。 Fo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为民服务是本职
——湖南华容县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杜若原
  “我们可以马上看到儿子了。”“感谢办证大厅的同志,你们帮了我们的大忙。”
  两位老人激动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布满皱纹的眼角湿润了。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湖南华容县便民服务中心的一幕。老两口是三封寺镇辅安村的村民,得知在深圳打工的儿子突然患了重病,他们来到县城办赴边证,情急之下连身份证也忘了带。县便民服务中心办证窗口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们,问明情况后便与镇派出所查实有关情况,仅用5分钟就把赴边证送到了老人手里。
  这只是发生在华容县便民服务中心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事例。在这里,平均每天接待群众300多人次,办理各类证件130多件,办结率达100%。在“中心”先后3次进行的民意测验中,满意率均达到了100%。提起便民中心,老百姓都说:这是县委、县政府为群众办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华容县委书记韩建国谈起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的初衷时说,实践“三个代表”,最基本的是要从群众普遍不满意的问题着手,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整改,切实转变部门的作风,在干部头脑里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00年上半年,华容县委、县政府在以群众为主的“政务评议”活动中发现,群众意见最集中的就是部门服务不优,手续繁琐。群众对全县76个县直部门及其398个站、所共提出上述批评意见3219条次,有138个部门、站、所被评为不满意单位。为此,华容县委、县政府于2000年6月8日率先在湖南省成立了一个综合性服务机构——华容县便民服务中心,先后将县公安、国土、劳动、财政、税务、工商局、房产局、卫生局、城关镇等16个部门单位,共70多个办证项目集中起来,实行一个窗口收费,一个“中心”办理。
  华容县劳动部门统计,全县每年有10万人在外打工,外出打工人员需要办身份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务工证、赴边证等。以前办理这些证件,群众要在公安局、计生局、劳动局等相关部门之间来回跑,往往需要股室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局长层层审批。现在,由“中心”各窗口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署授权委托书,由窗口负责人直接审批,这样,大大减少了审批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方便了群众。“中心”对每个证照项目规定了收费标准,实行一个窗口收费,再由“中心”分拨到各窗口单位。对于那些有弹性的收费项目,实行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并把收费标准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杜绝了以往办事收关系费、人情费的现象。
  华容县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两年来,收费总额为962万元;与“中心”成立前的各部门两年实际收费总额1298万元相比,少收336万元,降幅达到25.8%,年均减少168万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中等乡镇一年的税费上缴额。 Fo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山东省郯城县的孔德萍1994年下岗后,创办了郯城县马头希望幼儿园。孔德萍有四怕:怕孩子学习不好,怕孩子饿着,怕孩子伤着,怕孩子生病。前两怕都好解决,可后两怕着实让她费了不少工夫。整整7个春秋,孔德萍接了送,送了接,孩子们没一个伤着,没一个碰着。孔德萍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社会的肯定和家长们的信任,入园的孩子从12人增加到目前的200人。孔德萍准备再投资10万元,添置语音和电脑等设备,把“希望”办成孩子们梦中的乐园。
左图:初见孔德萍,她正趴在床头午休,因为床要留给孩子们。
上图:每当孔德萍喂幼儿园的孩子吃饭时,儿子就在一旁看着妈妈,可妈妈顾不上照顾他。(房德华 谢岩摄影报道) Fo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