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7月16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7-1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廷·巴特尔:扎根草原的“红柳书记” '...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廷·巴特尔:扎根草原的“红柳书记”
  “我不愿做城市里可供观赏的花卉,只想做护卫草原的一棵红柳,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乡)萨如拉图亚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的内心独白。多年来,他一直以此要求自己,带领嘎查群众一天天富裕起来。
  萨如拉图亚嘎查面积437.5平方公里。由于超载放牧,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不少草场退化成连绵起伏的沙窝子。巴特尔明白,如果不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就永远摆脱不掉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然而,要改变牧民们长期形成的自然放养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于是,巴特尔从1996年开始,把自家的全部草场分春夏秋冬轮牧。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家的草场明显地好于周围牧民的。到秋冬季,多数牧民的草不够用,而廷·巴特尔家的草用不了,他就把多余的草无偿送给了缺草的牧民。牧民们这回信了,也纷纷搞起轮牧。现在,全嘎查所有牧户都建网围栏,并且打了水井49眼,建起畜圈4820平方米。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了牧区畜牧业生产防灾抗灾能力。
  前些年,牧民过量繁育小畜加剧了草畜矛盾。巴特尔在仔细观察各种牲畜的采食情况后,决定将自家多年发展起来的几百只羊全部卖掉,发展养牛。在廷·巴特尔的带动下,牧民们终于逐步自愿加入到恢复生态建设的行列。如今,嘎查90%以上面积的草场都进行封育和划区轮牧,牧民的小畜数量也在不断压缩,而收入却看涨,去年嘎查人均纯收入上升到3600多元。
  有关牧区生产生活的实用书籍他读了一本又一本。一年四季,他脑不闲手不闲,常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无论大事小情,牧民只要找到他,几乎没有不能解决的。大家觉得有事找他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巴特尔的带领下,嘎查党支部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每次牧民大会、植树修路等义务劳动,不用催,每户必出代表,有时还全家上阵。萨如拉图亚嘎查的牧民们说:巴特尔书记就像红柳,我们紧贴着他,就能走上富裕路。近10年来,嘎查不仅贫困户全部脱贫了,嘎查人均纯收入在内蒙古牧区也名列前茅。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吾布力·塔依尔:“稳定、安宁就是我的使命”
  “吾布力·塔依尔同志,经组织研究决定任命你为托木尔力克村党支部书记,希望你带领群众把村里不稳定的局面扭转过来。”1995年2月3日,新疆疏勒县阿拉甫乡党委书记的谆谆话语令吾布力·塔依尔至今记忆犹新。
  这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深知这副担子的沉重。因为在短短几年里,托木尔力克村先后有4位村党支部书记被迫辞职。原因是非法宗教活动和民族分裂势力猖獗,使党支部处于瘫痪状态,村干部积极性不高。
  塔依尔上任后,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的同时,把精力主要投入到宗教事务管理之中。他问东家,访西家,找爱国宗教人士、老党员谈话,很快摸清了村民的思想动态,掌握了村里非法宗教势力的动向。村党支部抓紧制定了工作方案,对全村宗教活动进行整顿,对正常的宗教活动予以支持,对非法宗教活动坚决取缔。
  自塔依尔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村里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将他看作是保护神,民族分裂分子把他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先是有人将他家的瓜秧全部拔掉;接着多次向他家投恐吓信,扬言要他向亲人告别;一次塔依尔到县城办事,返途中有人用刀指着他威吓道:“以后我们干的事少插手,否则,小心你的性命。”
  面对一次次报复和威胁,塔依尔大义凛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是搞非法宗教活动和民族分裂的事,我就要管到底。稳定、安宁就是我的使命。”
  “三个代表”学教期间,塔依尔主动检查自己的不足,结合本村实际,带头谈体会、谈认识、挖根源,在村民大会上他向群众进一步表明了自己要坚决与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斗争的决心。在他的带动下,“两委”班子成员空前团结。
  塔依尔明白,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也才能使学教活动不断深入。塔依尔带领群众规划条田、建房修路,调整种植业结构,制定优惠政策,帮助27户养殖大户发展养殖业。村里办起了养牛场、面粉加工厂,有43户农民跑起了运输,有30户到内地经商。如今,95%的农民家中有了电视,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塔依尔说:“这都是学习‘三个代表’的结果。”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饶先树:一片苦心结硕果
  率先富裕起来的四川成都市温江区涌泉镇共耕村党支部书记饶先树,经常想的是如何让乡亲们都能像他一样致富。正是有了这样“一心为公”的理想支撑,近年来这位先富起来的党支部书记不仅带领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致了富,而且还在世代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中建立起文明生活的理念。
  有着多年经商经验的饶先树深知,要让共耕村人真正富起来,只有引导村民跳出“农门”去增收。1998年他担任村支部书记后,与党支部一班人制定了工业强村的发展思路,力争用3至5年使全村逐步由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出台优惠政策,改善交通状况,树立“亲商意识、发展意识”……良好的招商环境逐步建立起来。
  以诚心打动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吸引人,饶先树的一片苦心结出了累累硕果。近年来,11家包装企业先后到共耕村安家落户,目前这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包装村”,全村150多名剩余劳动力到各企业就业,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200元。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760元。
  乡亲们富了,饶先树又在想如何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饶先树请来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为“生活城市化、居住园林化”的中心村建设作总体规划。村民们开始不适应:有的担心自家的地被占,有的不愿舍弃旧居……他一家一户地做工作,终于把村民们说动了。
  如今的共耕村,平畴沃野之间是宽敞平整的大道,两旁的别墅式民居整齐划一,户户门前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水、电、气一应俱全,轻柔舒缓的音乐回荡耳畔。曾经强烈反对建中心村的吕茂华老人动情地说,饶书记改变的不仅是生活环境,更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可饶先树不满足。他说,我们还要做好中心村的二、三期工程,要建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馆;要让村里剩下的100多户人家也住上花园式的住宅。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心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社区。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王双余:心和百姓一起跳
  在贾曲乡老百姓眼中,现任乡党委书记王双余和前任乡党委书记就是不一样,不仅工作作风不一般,而且连农民如何增加收入、乡里怎样发展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贾曲乡在陕西省蒲城县算是比较落后的乡。1997年以前,乡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原书记、乡长等3名干部还因经济问题被判了刑。这年年底,王双余被任命为贾曲乡党委书记。
  王双余刚到贾曲乡,就听到了干部群众的抱怨。62岁的侯秀英老太太一见到王双余就质问:“你们为啥把我儿子的电刨子、电视机、钢丝床都拿走了?”3天后,乡干部将拿走的物品送回原处。王双余真诚地向老人道歉说:“这件事是乡干部错了。”当听说她家里生活困难时,王双余就帮老人贷款3500元,并个人资助500元,让她买了5只小尾寒羊。短短3个月,侯秀英靠卖羊羔就增收5000元。在王双余的提倡下,小尾寒羊养殖已成为乡里的一大产业,村民增收达300多万元。
  今年36岁的韩引虎穷得连个住房都没有,全家3口人暂住在村小学的一间房子里。王双余知道后,支持韩引虎贷款种香菇,并拿出500元资助他。去年,韩引虎的4000袋香菇卖了1万多元,除还贷,还净挣6000多元。如今,乡里依靠香菇脱贫的农户已有数百家,贾曲乡也成了渭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使农民人均增收330元。
  3年中,王双余先后走访了全乡15村1280户农户,并与30多户困难户交了朋友。目前,贾曲乡已形成食用菌、果业、肉羊、牛、塑棚五大产业,每个产业发展规划都是来自村民和干部中间。到去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860元,比4年前增加了800元。
  贾曲乡乡长王国庆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乡干部一听到农民在政府门口敲锣鼓,心里就害怕,不是骂干部就是来闹事;如今,农民只要一敲锣鼓,保准是来送感谢信的。”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张克勤:心里永远装着群众
  在昔日“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地区通渭县华家岭山麓中,有一个叫大牛村的小山村。在这个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山沟沟里,村支书张克勤以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与执着,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苦干实干,让穷了几辈子的山里人,平生第一次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1975年,年仅22岁的张克勤被村里人推选当上了大牛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一口气跑完了大牛村的沟沟峁峁。站在王家梁上,张克勤指着大牛村的七沟八梁十一面坡对群众说:“咱们这滚死牛的耕地是种不出啥好庄稼的,要吃饱饭,就得把地修平。咱们拼死拼活也要整出几亩好地来。”哈气成霜的天气里,群众心里暖暖的。
  从那年开始,大牛村每年修梯田从不间断,一干就是20多年。1998年初秋,由于连日的疲劳,张克勤得了急性角膜炎,但他还是红肿着双眼和群众奋战在工地上,山风吹来,他的眼泪不停地流。乡亲们实在不忍心,硬是将他架到了医院。可没过两天,张克勤又从医院“溜”回工地,白天和乡亲们一道劳动,晚上独自跑到乡卫生院打吊针。
  修梯田、挖水窖,20多年的苦干,大牛村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到现在全村的耕地已基本实现了梯田化,3座3万立方米的塘坝和530多眼水窖使全村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近500亩。
  接下来是荒山造林、调整结构、发展养殖、修路、通电、建学校,张克勤带领群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攻势一个接着一个。2000多亩的良种洋芋、1200多亩的优质荞麦,先后都被张克勤引进了大山;退耕还林2000亩,荒山荒沟造林近5000亩,光秃秃的黄山逐渐变成了郁郁葱葱的青山。2001年,大牛村党支部被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而张克勤也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等称号。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刘才成:要为大伙操尽心
  走入黄河岸边的青海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到处绿树成荫,果花飘香,一座座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点缀其中。村民说,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因为我们有一个为大伙操尽了心的好党员--刘才成。
  刘才成19岁就担任了大史家村的村干部,1982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去年底他主动退居二线,扶持村里的年轻干部继续带领村民在致富路上往前闯。几十年来,他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耕牛,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费尽心血。
  大史家村是青海农业战线的一个老典型,过去农业生产抓得好,但村集体家底薄,村民生活也不富裕。为让老典型焕出新面貌,刘才成和村支部成员一道,组织村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带头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带头搞科学种田、带头创高效农业、带头发展庭院经济为内容的“四带头”活动,走上了经工补农、经工促农、工农结合的发展道路。刘才成带领支部一班人,千方百计筹资金,相继为村里办起了砖厂、地毯厂、奶粉厂、农业机械队、红柳滩农场、鱼塘、猪场等集体企业,使村集体资产达到了1000多万元,农业实现了水利化和机械化。
  刘才成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就要为大伙操尽心。看到村集体、村民都富了起来,他又操心要改善村里的生活环境。他领着干部和村民年年植树搞绿化,现在村民房前屋后到处郁郁葱葱,大史家村也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千佳村”。
  在刘才成眼里,到处都是要操心的事:看到村里教育条件不好,他提议村集体出资改善村办学校条件,积极开展扫盲教育,使大史家村成了贵德县扫盲工作先进村;看到村民文化活动不活跃,他和支部多方筹资为村民盖起了多功能文化活动室,逢年过节扭秧歌、闹社火、办舞会、搞体育。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张荣锁:带领群众一起富
  一名退伍战士当上村支书后,他所在的村庄摘掉了“穷山沟”的帽子,变成了“小康村”。他就是河南辉县市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靠着党的好政策和个人勤劳苦干,张荣锁成为拥有近200万元资产的当地首富。而被隔离在深山里的回龙村却仍过着运输靠人背、吃水靠肩挑、磨面靠石碾、照明靠油灯的贫困生活。
  一人富不算富,共产党员的责任就是要带领群众一起富。1993年10月,不顾亲友反对,张荣锁毅然回村挑起了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张荣锁和支部其他成员带领群众苦战3年,治理了8座荒坡,硬是在荆棘乱石中掏出了1500亩梯田,种植了10万多株果树,又相继办起了食用菌场和石材加工厂,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不少村民成了万元户。
  然而,张荣锁心里并不轻松。因为一道15公里长、200多米高的悬崖把回龙村一分为二,道路不通,山上的资源无法开发,崖下的群众富起来了,可崖上的380多口人依然过着苦日子。更让人痛心的是,20年来,这条悬崖夺去了18条生命。
  张荣锁常说:“当干部就跟那牛拉犁、马拉车一样,群众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解决什么。”于是,1997年冬,他带领150多名党员群众开始长达3年多的修路工程。他们背着背包,拉着锅碗瓢盆,挖地穴、倚斜石,在岩缝里打地铺。遇到危险的打眼放炮,张荣锁总以“筑路敢死队”队长的名义第一个冲上去。因回龙村的集体积累有限,为修路,张荣锁把自己做生意积攒的72万元现金全部贴进去,还低价卖掉了自己的本田轿车、门面房和石材厂。他忠实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共产党员讲奉献不能只挂在嘴上,关键时刻要为群众作出牺牲。”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陈大金:“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保证群众利益的根本之路”。这是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镇大堰村党总支书记、50岁的老党员陈大金的座右铭,也是他脚踏实地、带领群众致富的真实写照。
  群众说,大堰村由一个贫困小村,变成人均年收入超过45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16亿元的明星村,80%的村民住进水电气齐全的生活小区,村民全部实行退休制和养老保险制度,关键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道路。
  虽然长期在基层,陈大金却能紧握时代的脉搏,大胆创新。在上个世纪末,大堰村已形成了集房地产开发、建筑、机械加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商贸、餐饮、娱乐等10多种行业于一体的乡镇企业集团,使村集体资产突破了亿元大关。从1995年开始,通过引进吸收,大堰村经济成分由过去单一的集体经济转变为独资、合资、合股、联营、租赁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短短5年,大堰村引进外资7000多万元,全村企业初步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为了群众的利益,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陈大金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金钱所动。1998年,大堰村准备开发一个项目,一个包工头为了能承包工程,趁到他家谈项目的机会,悄悄将10万元现金放在他家。陈大金发现后,立即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把钱退还给他。
  陈大金常说,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精神“贫穷”的富翁是可悲的。为此,他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村里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近几年来,大堰村的计划生育率、殡葬火化率均达到100%,85%以上的农户都是“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五好家庭”。
  陈大金扎根基层20多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深受党员和群众的拥护。今年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他以全票再次当选。他说:“为了群众的利益,我愿意奉献我毕生的精力!”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胡兴忠:大峡谷里掌旗人
  云南怒江傈僳族州泸水县秤杆乡双奎地村傈僳族党支书胡兴忠在任职的10年间,励精图治,将所有心血放在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日子好过了,老百姓也才会有盼头。”
  怒江傈僳族州位于滇西北,居住着傈僳、独龙、怒族等少数民族,因境内有大峡谷而闻名。解放前,这里还处于结绳记事、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末期。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的生产力还是很低下,经济滞后,生活也相当贫困。双奎地村的傈僳族群众多年来居住在半山腰,而田地却在江边,生产生活十分不便。胡兴忠提出了“山头搬山脚”的设想,将住在山区、半山区的群众搬到公路、江边一线居住。
  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山头搬山脚”工程启动了,可是当进入建设最关键的时候,因资金紧缺,工程全线停工。胡兴忠毅然决定将自己价值10多万元的空心砖全部赊给那些困难的乡亲们建新房,于是20多户农户高高兴兴地按期搬进新居。截至目前,全村已有212户搬进新房。双奎地村“山头搬山脚”搬迁的成功做法也在全县推广。
  住房问题解决了,胡兴忠又提出“以加强农业基础为重点,以水、电、路建设为先导,以依靠科技提高农民素质为突破口,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他鼓励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并带头示范摸索,让全村1350亩水田全部推广科技种田,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增长,人均占有粮量和人均收入位居全乡各村前列,86%的群众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他带领群众开挖水渠共1.26万米,改善灌溉面积400多亩,解决了500多人、1600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他组织群众集资1.47万元,争取有关部门投资8万元,架通了长达6600米的输电线路,解决了全村12个村民小组1000多人的用电问题……
  胡兴忠说,他要带领群众在山头养万只山羊、在山腰种万亩漆树、在山脚养万头肥猪,建设上千万元资产的企业,让双奎地村的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唐克学:穷山沟念出致富经
  贵州盘县老厂镇色绿村党支部书记唐克学在穷山沟里念出致富经,被村民们誉为农村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
  色绿村距离县城106公里,有99个山头、36条山沟,没有一块平地。唐克学当支部书记时,树已被砍光,河沟干涸,能开的地都开了,人均年纯收入80元、粮食百把公斤,大部分农户住的是透风的茅草房。
  在外出打工做生意挣了几十万元后,1991年,27岁的唐克学走上了村支部书记的岗位。老支书在交接班时殷切地说,色绿脱贫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从此,唐克学将个人致富变为带领全村人致富。如今,色绿村65%的山头被绿化,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300元、人均粮食385公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支部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党员由7名增加到20多名。
  山外找钱,山里脱贫。靠国家扶贫资金有限,眼界开阔的唐克学组织村民到市场上去找致富路、求发展,通过带领村民出去做生意打工,为村子挣回上百万元的资金。
  色绿人用挣回的钱搞起了科技兴农:推广良种良法,玉米地套种马铃薯和芭蕉芋。粮食多了搞养殖业,户户养牛、猪,光黑山羊就养了2700多只。有钱有粮了,村民们在退耕地和荒山上种植了3700多亩竹子和用材林、2400多亩经果林,每年仅木材加工和林木间伐的收入就有18万元。村里还办起了茶叶、豆腐皮、木材加工厂和养殖场,村级集体经济达23万元。
  在村里和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唐克学又带领大家改变生存条件,修建和维修村组公路14公里,铺架通讯光缆三四千米,完成了通水、通电、通电视工程;村里办起了广播室;家家住上了新瓦房。小伙子不再为找不到媳妇发愁了。村里还建起了一栋948平方米的敬老院,赡养了53位孤寡老人。
  唐克学还先后拿出11万元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和支持公益事业。他把村里最贫困的16户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特困户何联奎有残疾,种不了地,他一次性捐资5000元,给他家买了53只黑山羊饲养。 eO9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张玉花:让党支部这面旗飘起来
  多年来,在宁夏西吉县火石寨乡大庄村近千名村民心中,党支部书记张玉花一直是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女能人”和主心骨。
  张玉花年轻时被乡邻称为“铁姑娘”。1996年夏天,41岁的她在乡亲们期待的目光中担任大庄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几乎瘫痪的党支部和只有76.39元的“家底”,她心想:“要使大庄村的贫困面貌改变,关键要让党支部这面旗飘起来,党员干部要不存私心,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这年7月1日,她向全村宣布实行村务公开,并请村民选出代表参与监督。她还东借西凑,筹资5000多元,建起了村党员活动室、农民文化室。村民们说,党支部重新成了大家脱贫的希望,致富的“靠山”。
  “过去党员带头吃苦,如今党员还要带头致富。”张玉花动员全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改变作风。1997年,她和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打井112眼,使村里增加水浇地200亩。她多方奔走,争取和筹措资金16万元,完成高标准梯田2100亩,使占村耕地面积60%的“三跑田”变为“三保田”。她还从县上请来技术员为村民讲授麦玉套种、地膜洋芋、薯豆套种、地膜玉米等技术,这些农业新技术很快在大庄村安家落户,农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
  大庄村的变化更加坚定了张玉花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针对村民手头没有几个“活用钱”的实际,她和党支部一班人研究决定建水库、办淀粉厂和砖厂。她自带干粮数十次上自治区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到固原地区争取资金。1999年8月,投资20万元的水库建成,能灌溉耕地2000亩,大庄村从此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1999年10月,投资30万元的淀粉厂也如期投产,招收村上贫困户劳力22人。去年,村里贷款60万元兴建大庄机砖厂,安排剩余劳力40多人。 eO9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