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7月11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7-1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 '...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
李升泉
  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不断转化为实践创新的过程。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强调“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是当前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理论,而这种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就来源于实践。理论创新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新突破,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新揭示,但还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创新的理论要成为引导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必须转化为实践创新。因此,理论创新本身并不是创新的最高目标,理论创新本身也不是创新的完成;以理论创新来推进实践的创新,以实践创新来发展创新的理论,不断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目的所在。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我们党在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执政地位,如何正确地应对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等方面,都遇到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科学、系统地回答了这些实践中提出和遇到的重大问题。因此,解决当前我们实践中的问题,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迫切需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实践,把这一重要思想全面地贯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
  实现理论创新向实践创新的转化,是创新的理论赢得群众、掌握群众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正确的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指导社会变革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理论被人民群众认同的程度、赢得群众的程度,决定着这一理论实现的程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创新的理论赢得群众的最好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给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以指引,给人民群众的实践以方向。全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正是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实践创新的过程。人民群众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得到实惠,同时也受到教育,他们从这一理论指导实践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带来的切实利益中认识到这一理论的科学和正确,从而更加坚信这一理论,积极地投身到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创造性实践中去。
  实现理论创新向实践创新的转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恒久不变的。如果党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那么它的先进性就能得到保持;如果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那么它的先进性就会丧失。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指导创新的实践,创新的实践又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创新的理论;这个过程不停顿,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不会停顿,党的先进性也就不会丧失。用创新的理论去指导创新的实践,不断推动历史前进,正是党的先进性的最好体现。
  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责任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要完成这一庄严使命,就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不懈地将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这是因为:首先,我们所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不断探索中开辟道路,积累经验,创新理论,发展实践。其次,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需要解决的新课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也使改革和发展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用创新的理论来指导创造性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时代课题进行实践探索的科学结晶。只有以这一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而自觉地将这一创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创新,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改革旧体制、调整既得利益的过程,必须有大无畏的勇气。理论创新非常不易,将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更为艰难。如果说推进理论创新必须破除束缚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那么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就不仅仅是破除人们头脑中的过时认识和观念,而且还必须破除一些旧的体制和做法,必然会遇到旧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和习惯势力的顽强抵制。所以,把创新的理论转化为创新的实践,必须有坚持真理的大无畏勇气,有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有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和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敢于为人民的利益承担一切风险,决不坐而论道,议而不决,徘徊观望,畏首畏尾。我们必须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感、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来推进和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千秋伟业。
  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必须有好的作风。有了科学的创新的理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作风,创新的实践就会缺乏力度,就不可能持久,就会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甚至变形走样。好的作风,首先就是要干、要行动。邓小平同志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干的关键,就是按照江泽民同志要求的:落实,落实,再落实。无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还是文化创新,都需要拿出具体的目标和行动,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特别要注意克服光说不做,拿创新当作标签随意张贴的现象;防止自己因循守旧、怕担风险,对别人的创新之举却说三道四的行为;克服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思想;克服不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照搬照抄的思想;等等。总之,创新的实践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刻也离不开实际,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真正符合群众意愿的创造性工作必须从实际中来,也只有从实际中得来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才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使实践创新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必须遵循实践的规律和正确的方法
  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克服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障碍与阻力,所以必须按照实践规律,抓住关键环节,有重点地开展工作。
  抓住实践发展中的要害问题。实践创新的目的在于全面贯彻创新的理论,全面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在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善于抓主要矛盾,通过对主要矛盾的突破来带动全局,推动全局。这里所说的主要矛盾,就是那些人民群众非常关心、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那些在过去的实践中经过多次反复仍然没能得到解决的问题,那些事关改革开放和党的事业全局的问题。实践创新就是通过对这样一些问题的重点突破,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开创新局面、登上新台阶,使创新的理论在实践中更有影响力、更有说服力,得到群众的认同和拥护;同时,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去克服思想观念上的阻力,破除认识上的障碍,使创新的理论统一和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激发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极大创造活力。
  选择实践发展的关键时机。历史的前进不是一帆风顺的,实践的发展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正确的时机选择。所谓关键时机,就是实践的发展到了一个重要关头,不用创新的理论来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难以推进,这时进行的实践创新所起到的作用是别的时候所不能比拟的。因为在事业发展顺利的时候,实践的推进也比较容易;而在事业进入重要关头,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开实践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在创新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的实践。虽然在关键时机进行实践创新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会付出更多的辛苦,但也是开创事业、取得成就的难得机会。选择关键的时机也体现了实践的条件性。实践尤其是创造性实践,是需要条件的,条件不具备也就是时机不成熟。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去干,那就是蛮干,是不可能成功的。时机成熟一个,解决一个,实践就向前推进一步。我们党领导改革的实践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我们还应该这样一步一步稳妥而又坚定地走下去。
  解决好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首先,要使创新的理论为广大党员干部所掌握,不仅要熟悉理论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思考问题、把握问题、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完成从理论的概念向实践的理念的转变。其次,要用创新的理论教育群众,特别是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再次,根据实践的发展程度、人民群众的可接受程度,把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实际举措,以良好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 Vik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一脉相承说发展生产力
梁衡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怎么个一脉相承?从“三个代表”的第一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源远流长的关系中,可以找到生动的答案。
  脉者,脉搏,脉络。对一个人来说,它主精神,营气血,决生死,关健康。一个政党也是这样,也有其脉,这就是它的理论、路线、策略。
  生产力标准向来是马克思主义者判断社会进步并据以决定自己政党政策的重要前提。马克思当时看到了蒸汽机,就立即形象地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后来,列宁看到了电气化,立即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就看到了中国生产力落后是民族苦难的症结,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可见,这个问题在老祖宗的书本上是清楚的,但真正搞好,还要靠实践。
  今天提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饱含着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这里,关键是要从唯物史观出发,不只是认识到生产力的重要性,还要能够在实践中动态地、辩证地理解和判断先进生产力在即时阶段的要求,处理好它与生产关系的组合。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这种“要求”估之过高,那样实际上是在破坏它;也不能估之过低,那样实际上是在束缚它。这需要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艺术。现在我们讲“一脉相承”,可以先溯流而上,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找到那段名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深刻地说明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什么,它怎样按照自身规律在发挥作用,我们该怎样对待它,代表它。
  我们再顺脉而下,会在毛泽东同志那里看到一张他根据对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认识而开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时间表。1955年3月,他说把我国建成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要有50年的时间。后来,他把这个时间表先后调整为50年到75年、50年到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1962年1月,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从这张时间表可以看出,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是怎样科学地对待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从唯物史观出发,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等光辉论断,为我们科学规划了“三步走”战略。江泽民同志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由上可见,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一脉相承地注重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当然,在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曾有过失误,而失误就是在对待“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没有把握好。是邓小平同志在理论上接通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这根主脉,在实践上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归根到底,也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世界社会主义的探索已有150多年,其间关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这根主脉忽沉忽浮,时隐时现。回首沧桑,我们感悟到马克思生产力学说的可贵,感到脉之所系是社会主义命运之所在。同时,也更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一主脉的回归、升华和发扬光大,标志着我们党更加成熟。只要始终沿着这根主脉,紧紧抓住这根主脉,我们就一定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Vik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正确认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地位与作用
董克林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已成为一种遍布社会各个领域的社会组织,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以及对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民办的学校、医院、科研和社会福利机构,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公益事业、繁荣市场、活跃文化、方便群众生活、培养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架设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民办非企业单位大多为社会中介机构,是连接企业、个人和政府的桥梁。它们代表着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在社会组织结构中接近基层。在日常工作中,它们能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求,既与人民群众有着直接联系,又能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既可以直接宣传和教育群众,又能够转达民情民意。一些学术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集中了大批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能够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通过对大量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为如何满足基层的需求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它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向各级政府提供咨询、建议和信息,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样,不仅可以对政府的决策、管理和行政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实现政府决策的透明化和管理的科学化。
  承担政府机构改革后的部分职能,填补政府工作的空白和薄弱环节。在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民办非企业单位承担了政府机构改革后的部分职能,已成为推动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政府机构的简化和重组,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工作人员,另一方面也精简了政府的职能。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的职能结构,使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从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而把属于企业的自主权下放给企业,把属于市场调节的职能转移给市场,把经济活动中的社会服务性职能转移给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关注的往往是政府难以顾及之处或政府工作的薄弱之处,对政府的工作正好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渐形成,有许多拾遗补缺的工作和大量的社会事务性工作正在转移到民办非企业单位手中。
  创造就业机会,为转岗分流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次就业提供服务。政府机构改革,使大量的政府公务员面临转岗分流;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部分职工下岗待业,这就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宽就业门路。建立民办非企业单位,能够直接创造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通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各类社会活动,又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不仅是转岗分流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广阔天地,而且是对转岗分流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培训的重要基地。一些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较集中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充分发挥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等优势,对转岗公务员和下岗职工实行定向或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在新的形势下合理调整知识结构,促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参与国际合作,加快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由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形式灵活,经常同海外、国外开展各种民间往来,开通民间国际交往渠道,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加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特别是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参与不同国家文化、体育方面的交流以及留学生的互派等活动,对拓展与增进国际民间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Vik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党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核心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
武国友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毛泽东建党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执政的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比较系统、具有内在逻辑的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高度重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为此,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根据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当前我国社会根本任务的正确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他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注重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加强党的建设。邓小平同志始终注意从政治的高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他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因此,一定“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他多次强调,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进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这样,党的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得以巩固。
  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曾提出过许多新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认为,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他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从这一认识出发,他进而提出“制度是决定因素”的思想。二是强调民主集中制。这是党和国家不可或缺的原则和制度。邓小平同志认为,贯彻民主集中制要解决好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这三个问题。三是要正确开展党内斗争。他强调,解决党内矛盾,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警惕右,也要防止“左”。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必须实行“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以不断增强党内的团结,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
  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他反复强调,新时期最重要的是选好党的事业的接班人,这是组织路线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战略问题。组织工作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干部队伍建设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如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入领导班子;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退休制度;等等。
  此外,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反腐倡廉、努力改善党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这一理论的重要特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紧密联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党的建设。它适应执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指针。 Vik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解析生产力的质量要求
董进才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既有数量要求,也有质量要求。生产力的“数量”,是指生产力的发展规模,通常以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的物质资料数量来衡量;生产力的“质量”,即生产力的“素质”。高质量的生产力,必须是以人为本,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关系要素、整体效能相互协调,并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正确认识和把握生产力的质量要求,对于正确理解生产力标准,坚持正确的生产力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高质量的社会生产力,应以人为本,实现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协调发展。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可分为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是物的要素,劳动者是人的要素。在生产力实体要素中,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因此,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物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物的发展是手段,人的发展才是目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力、科技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是生产力中更为根本的要素,人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资源和动力。因此,我们应努力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通过生产力各实体要素的协调发展,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高质量的社会生产力,是“索取能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索取能力”,只是生产力的一个方面,人们还必须通过调节、改善、保护自然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调节、改善、保护自然的“支付能力”,是生产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索取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辩证统一。如果把自然界看作是可以任意宰割和掠夺的对象,把生产力看作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单向活动能力,对自然界只索取不给予或“有水快流”,过度过滥地开发自然资源,就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这已被人类发展的历史所证明。
  高质量的社会生产力,是结构和布局合理的生产力。生产力结构和布局问题是生产力的配置问题。生产力结构是社会总生产力在各产业、产品上的分布,是生产力的产业配置;生产力布局是社会总生产力的地区分布,是生产力的空间配置。生产力的产业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反映为供给结构是否与需求结构平衡;生产力的空间配置是否合理,反映为地区间的发展是否平衡。如果社会总生产力在产业、产品上配置不合理,就会造成某些产品结构性过剩或短缺,导致生产力浪费或人们的需求无法满足;如果社会总生产力在空间上配置不合理,就会拉大地区或城乡间的差距。显然,生产力结构和布局的合理性是高质量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总之,社会生产力不仅有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过去,在社会总供给不足、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人们更多地关心生产力的数量问题。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则应坚持“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在进一步扩大生产力的数量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生产力的质量水平。 Vik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