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
专栏:
风卷舰旗向大洋
——海军某部759艇党支部加强战斗力建设纪事
新华社记者 陈万军 新华社通讯员 徐纲要 本报记者 刘建林
东海海域,云飞浪卷。海军759号导弹护卫艇在波峰浪谷中疾驰。“雷达发现目标!”“导弹攻击!”随着“嘣”的一声巨响,呼啸腾空的新型导弹,拖着长长的蓝色尾焰,直插“敌”大型战舰的心脏,海面上立即腾起一团浓烈的烟火……
6月上旬,759艇在新科目演练中再传捷报。被誉为“海上战斗力建设先锋”的759艇入列8年来,先后8次参加重大军事演习,20多次执行重要战备巡逻任务,取得40多项训练成果,15次受到上级党委表彰,3次荣立集体二、三等功。
锻造海上精兵
这年初春,759艇第一次出海训练,雷达兵王礼勤因操作不熟练影响了训练成绩,受到大队领导的批评。一人“走麦城”,官兵齐反思——高科技装备呼唤高素质人才,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必须练就掌握先进装备的过硬本领。艇党支部决定实施“锻造海上精兵工程”。现代科技知识兴趣小组、文化补习小组成立的当天,就得到全艇官兵的热烈响应;21个专业互帮互学对子,白天同练操作,晚上共解难题;计算机应用、无线电工程等10多个有利于提高专业技能的大专函授班,吸引了众多的报名者;“党员模范班”、“干部模范岗”为艇上科技练兵活动发挥着示范作用……
知耻而后勇。雷达兵王礼勤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刻苦钻研新装备知识,先后4次执行导弹发射引导攻击任务,全部直接命中目标。他还探索出一套复杂海况下雷达快速搜索方法,为先机击敌赢得了时机。他本人被东海舰队评为一级技术能手,并被任命为雷达班长。
又是一年春草绿。759艇“锻造海上精兵工程”喜传捷报:全艇军官人人都成为“四会教练员”,所有士官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技术能手水平,80%的水兵具备一专多能本领,能操纵2至3个战位的装备。
去年夏天,759艇执行导弹发射任务,当时指挥仪班长许友兵因病住院,在射击前通电检查时,指挥仪发生故障。“让我试试。”导弹发射手王见麟主动请缨。“你?”艇长魏平生一愣。只见小王熟练打开指挥仪上的关键设备进行测试,很快查明故障原因,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保证了发射任务的顺利完成。
短短几年间,759艇在上级组织的军事大比武中夺得39个团体和单项第一,34名水兵捧回了精武建功奖杯。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今年3月,759艇接受大队组织的训练考核。有人向艇长魏平生建议:“艇上文书不在专业岗位,参加专业考核会影响总评成绩,就不要让他参加了。”“打仗的时候能让文书不参加吗?!”这次考核759艇全员参加,总评成绩名列第二。
“不拿第一丢人,弄虚作假更丢人。”艇党支部在官兵中叫响“练为战”的口号,带领官兵苦练克敌制胜真本领。为优化导弹攻击程序,几任艇长带领官兵不断探索。前任艇长吴加武带着课题到院校进修,到机关请教,在艇上反复实践,使指挥程序减少了7个口令,节省时间20秒;导弹指挥仪班长吴传国为缩短操作时间,加班加点苦练操纵技能,用作模拟训练的铁锁就练坏了4把,最终他的操纵水平比极限速度还快1秒钟。
3月是海上风大雾浓的季节,艇党支部组织官兵练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操纵本领;对敌实施超视距隐蔽导弹攻击是训练的重点,为增大攻击的复杂性,艇党支部有意识把海区设置在陌生海域,攻击时间放在夜间,并把电子干扰贯穿于攻击训练中;防核化训练,党支部又把训练场设在风大浪涌的航渡中,锻炼艇员的心理素质……
1998年以来,759艇打破惯例,连续4年7次进行应急机动跨海区远航训练,取得了近似实战的训练效果,在隐蔽攻击训练、战术协同训练、电子对抗条件下的攻防演练等高难科目训练中,均取得突出成绩。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为追求高技术条件下的实战效果,官兵们坚持向创新要战斗力。全艇成立了6个“难题攻关小组”,开展小革新、小创造、小发明活动。某型舰炮挂弹装置操作时既费时又费力,枪炮班的战士们齐心协力,在10个月的时间里,攻克了数据分析评估、改进设计、自制加工等一道道难关,研制成功“快速挂弹装置”,使挂弹人员减少一半,时效提高3倍。5年来,759艇取得了12项技术革新成果,一半以上被上级主管部门推广使用。
岗位系使命,责任重如山
这是一次多舰种、多机种、多兵种参加的大型联合演习。
“要不要导弹技术人员随艇?”“报告首长,不需要。”“要雷达技师吗?”“也不要。”“哪一项没把握?”“都有把握。”时任艇长戴建新回答得底气十足。
波涛汹涌的演习海区,759艇被指挥所“点将”,参加编队海上攻击。官兵们操纵战舰迅速进入攻击阵位。“发射!”随着艇长一声令下,导弹拖着耀眼的火光,如利剑出鞘,从右舷直飞靶标,首发直接命中。刚刚组建仅一年的759艇,首次亮相就赢得满堂喝彩。
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是官兵们创造辉煌的不竭动力。教导员周建兴在大队开展的政治干部学军事活动中,拜各专业的技术骨干为师,全身心地跟班学业务。为不落下一次出海训练,他顾不上带生病的孩子到医院救治,不满周岁的孩子不幸夭折后,妻子一气之下与他离了婚。面对家庭变故的沉重打击,他钻打赢的劲头丝毫未减,在大队政工干部军事技能考核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
“岗位系使命,责任重如山。”在一次执行重要任务前夕,信号班长冉建民突然接到家里来电:嫂子、侄儿在车祸中遇难,妻子受打击住院。领导把买好的车票送到他手中,冉建民却摇了摇头:“我不能在关键的时刻离开我的岗位。”他强忍悲痛,含泪走上战位。
7名新战士在一次连续28小时的海上演练中晕倒在战位上。当军医要为他们注射葡萄糖补充体力时,他们嫌注射耗费时间,拔下针头,口服药液后又重新走上战位。在这次任务中,雷达兵王得林胃病复发,疼痛难忍,在无法进食的情况下,他一手紧按腹部,一边全神贯注地操作装备,两次先敌发现目标……
记者在某导弹护卫艇大队采访时,大队长刘秋峰、政委夏兆营这样评价他们的部属:759艇是一把让敌人胆寒的海上利剑。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在比较中发现
汪金友
听一位记者介绍,他每次到外地采访,都先去那里的档案馆查阅县志、市志,看一看这里的往日是什么状况,过去是什么样子。然后再与采访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在比较中寻找变化,发现新闻,因而写出了不少有说服力的稿件。由此他得出一个经验:“有比较,才能有发现;想发现,就得去比较。”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学会比较,经常比较,不仅可以有所发现,有所提高,而且可以理清思路,坚定信心,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比较中,会发现平时不易觉察的一些变化。二十年前,有人跟我说,只要攒足了一万元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到那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十年前,又有人跟我说,要是家里有一个小楼,再装上电话,像大城市的人那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该有多好?然而,没过几年,这些目标,在我们这个地方早已被抛在了身后。现在想来,只是觉得好笑。但由此也明白了,许多变化,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没有变化的时候,盼着变化,而等变化真的来到身边,却又忽视甚至忘掉了这个变化,并把眼睛转向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不过有一条,无论你的目标有多高,只要回过头去比较,就不得不承认,过去的这些年,确实在变化,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在比较中,会发现很多发展和进步,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在一些人不理解甚至是反对声中循序渐进的。几乎每一项改革,都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是面临困境,大家都觉得不改不行。而当有人提出一项具体改革方案的时候,又往往引出一些非难。很多人不理解,很多人有疑虑,因为常常是从自己的角度,凭过去的经验,按照各自的“小九九”盘算了一遍。这个时候,改革不能偃旗息鼓。唯一的办法,就是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又注意吸取各种不同意见。这样把一次次的成功和进步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会得出一条经验,改革没有错,发展没有错,稳定没有错,为人民大众着想和代表人民利益更没有错。
在比较中,也可以发现人生的价值,陶冶自己的心灵。在谈到职务变迁时,有一位领导干部说过这样一番话:“往前看,许多年龄经历和我差不多的人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我很羡慕;往后看,许多资历能力都比我强的人职务仍比我低,我很荣幸。”这里有一个比较的方法问题。如果总往上看,总和那些年龄比自己小,资历比自己浅,职务却比自己高的人比,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拿自己的成绩和别人的失误比,就会越比越不满足,越比越觉得组织和领导亏待了自己。但为什么不往后看呢?那些兢兢业业工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仍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一般干部,难道他们就没有资格没有能力当领导吗?其实,人生的价值,在于你能做什么,做过什么,而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
比较可以发现优势,也可以发现不足。比较能够使人清醒,使人自信。有了经常的比较,才能有不断的进步。
第4版(要闻)
专栏: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
天津建章立制解决农村长效工作机制
本报天津7月2日电 记者傲腾报道:天津市在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和建章立制入手,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问题。
针对过去一些基层干部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走过场的现象,天津市坚持腾出时间组织集中学习,边学、边议,使农村基层干部真正认识到不学习、没有好的思路,就拿不出过硬的办法,做不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武清区下朱庄乡小高庄村党支部要求每位村干部认真通读必学篇目,重点篇目反复精读,围绕专题进行研讨。津南区咸水沽镇胜利村党支部针对村干部中存在的“没有突出问题用不着学、工作干得不错没有必要学、工作多任务重没有时间学”的错误思想,有针对性地组织村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收获很大。农村各级党组织还利用创办的政治夜校和村民学校,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使基层干部学习科技、政策、法律常识蔚然成风,全市先后有近12万名基层干部参加了学习。
建立规章制度、实行规范管理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的保证。在学教活动中,天津市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制定了《天津市村级管理工作暂行规定》,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到农村执行,受到了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暂行规定》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基本依据,从天津农村的实际出发,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能、组织和运行,村干部的范围、条件、产生、培训、待遇、目标管理、工作方法,村干部的审计、罢免,村民管理、村级财务、印章和档案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村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驻村宣讲指导组的帮助下,全市农村普遍对照《暂行规定》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加以健全和完善。目前,《暂行规定》正在全市12个有农业的区、县顺利落实,全市村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团结工作、和谐共事是开拓农村工作新局面的关键。在学教活动中,天津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农村“两委”换届后,全市有173个村的“两委”班子关系出现了不协调问题。天津市委把农村“两委”团结工作、和谐共事作为学教活动中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各区、县主要领导深入村子做细致工作,普遍把这些村作为区县、乡镇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同时,对“两委”关系不协调的47个村党支部和5个村委会班子进行了调整或依法改选。目前,全市已有164个村解决了“两委”班子不协调问题,农村“两委”关系明显改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七月一日,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十万亩荷花盛开。红白相间,争奇斗艳,置身荷花丛中,香气袭人,令人陶醉。该县举办的一年一度白洋淀传统节日---荷花节在淀中大观园拉开了帷幕。图为荷花丛中辛勤劳作的渔民。
本报记者 张悦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特困居民温暖的“家”
本报记者 贺广华 吴刚
7月1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海南省海口市1.2万多名特困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他们不仅有了自己温暖的“家”——海口市特困居民援助中心,同时也引来了众多关爱的目光和慷慨的支持。
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海口市民政局大院,那儿已是人头攒动。听说“援助中心”要成立,海口市椰树集团、椰岛股份公司、海南汽车集团公司、罗牛山股份公司、海南豪迈药业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的负责人赶来了,他们向“援助中心”总计捐款959.5万元、捐物折合人民币66万多元。同时,海口市人民政府增加500万元投入,专项援助特困居民。
不一会儿,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克明也来了。白克明在“援助中心”成立大会和捐款仪式上带头捐助人民币500元。他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尤其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白克明要求海口市要管好和用好捐助给特困群众的钱和物,不辜负广大捐助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海南省委副书记、海口市委书记王富玉在成立大会上要求把“援助中心”办成特困居民之家,以全市关爱特困群众的实际成效,向党的十六大献礼。
据记者了解,一个多月来,海口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多方走访特困户,并于日前出台了特困居民援助工程实施方案,在就业、医疗、住房、司法、子女就学等多方面大力援助特困家庭,同时对援助对象、范围、时限、程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人大举办干部培训班
本报讯 全国人大2002年第一期干部培训班日前在北戴河举办。7月1日上午,来自地方人大和全国人大机关近150名局级干部学员参加了开班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为学员作了题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第一讲。
全国人大培训中心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过去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科学技术、国际形势、WTO等新的内容,并且每一讲都聘请了具有权威性的主讲人:原科学院院长、著名物理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讲《现代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吕聪敏讲《当前的国际形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周成奎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乔晓阳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春生讲《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组织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苏宁讲《人大的预算监督制度》,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讲《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杨景宇讲《WTO与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讲《我国的审判制度》,国家检察官学院院长孙谦讲《我国的检察制度》。(夏莉娜)
第4版(要闻)
专栏:
迟浩田会见东帝汶国防军总司令
据新华社北京七月二日电(记者李诗佳)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今天下午在八一大楼会见了来访的东帝汶国防军总司令鲁瓦克一行。
第4版(要闻)
专栏:
庆祝中毛建交三十周年招待会举行
本报北京七月二日讯 记者黄泽全、温京平报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今天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和毛里求斯建交三十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等以及正在我国进行访问的毛里求斯总理阿内罗德·贾格纳特及其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一百多人出席招待会。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面落实“一国两制” 积极推进经济转型
——董建华接受中央驻港媒体采访
本报记者 吴长生 陈少波 刘光金
今天是董建华就任香港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下午,在特区政府总部,董建华接受了中央驻港媒体的联合采访,回答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江泽民主席在港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三点希望”谈了自己的感想,并就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经济融合、关于香港经济转型和就业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全面落实“一国两制”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江主席的讲话在香港引起很大反响。从1990年香港《基本法》颁布,到1997年香港回归,再到庆祝回归5周年,江主席一直关注着香港,5年中,他4次来香港,说明对我们特别关心。昨天又对香港提出了三点希望,期望香港能更好。我和特区政府将从这几方面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每个国家都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法律。香港作为祖国的一部分,也应该按照《基本法》办事,完成相关的立法工作。实际上,广大市民都是支持这样做的。香港今后仍要全面落实“一国两制”,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发挥更大的作用。
江主席希望我们进一步落实行政主导体制,提高施政和执法水平。新一届政府推行主要官员问责制,就是要做到政令畅通、职权分明,特别是在制订和推行政策时,要更好地掌握民意、民情。行政会议改组后,将更全面考虑政策推出的先后次序,切实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
促进经济融合 保持香港特色
香港经济几十年来的高速增长,有很多成功因素,包括审慎理财、小政府、法制健全、市场运作透明度高、拼搏精神等等。但是,从大环境来说,香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密切关系。
1978年之前,内地尚未开放,香港成为内地与国际交往的重要桥梁。扮演这一角色,为香港创造了财富,也为内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78年之后,随着内地的开放,香港的制造业逐渐迁往内地,而且越做越大,原先只有90多万劳动力的规模,现在仅在珠三角的工厂就已经雇用了500多万人。与此同时,香港本身变成了商业服务中心,金融、航运等行业迅速崛起。总之,内地的发展和变化为香港带来了大量财富。
如今,祖国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正发展成全世界的生产中心。香港必须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来考虑今后的定位:一方面如何继续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如何促进本身经济的增长。目前,内地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力越来越强。世界各国都在争相搭上中国经济的“顺风车”,积极参与投资和建设。香港当然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要跑在别人前面。我们拥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不去抓住这些机会呢?这不仅有利于香港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稳步推进转型 逐一破解难题
尽管香港遇到了通缩持续、失业率上升、薪金下调等难题,但经济转型必须继续推进。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回归前以房地产带动的泡沫经济已经爆破,造成资产大幅度“缩水”,影响投资和消费意愿;二是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资讯化和知识化的速度加快,来势很猛;三是香港作为祖国内地联系国际市场的桥梁地位,面临新的挑战;四是香港人工等的高成本,影响香港的竞争力。这些新变化,逼迫香港经济必须转型。而转型中,不可避免要带来失业率升高等问题,需要积极面对,逐一解决。
当然这些问题,是不可能靠一两个方法,用一两年时间就得到彻底解决的。有些事情,我们正在做,也不断传来好消息。但是,由于整体经济还没有走出困境,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好消息很快被大家忘记。
对失业问题,可以说,我本人、特区政府与失业市民同样着急。政府会用一切办法,协助失业人士就业。我们要用新思维、新作风,给市民带来新的希望。(本报香港7月2日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孔石泉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济南军区原顾问孔石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李鹏、朱镕基、胡锦涛、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曾庆红、刘华清、薄一波、宋任穷、李德生、廖汉生、杨成武、张震、洪学智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孔石泉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孔石泉同志是湖南浏阳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孔石泉同志先后任红一方面军总部交通队副政治委员、连政治委员、参谋、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他作为军委总部参谋,参与警卫和保障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驻西安、武汉办事处秘书,支队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总队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西安事变后,他作为周恩来副主席的秘书,为促进国共合作、建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他主动请求到抗战第一线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东北民主抗日联军吉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两广剿匪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兵团政治部副主任,广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江西军区副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部长,总干部部政治干部任免部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副院长、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第三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成都军区第二政治委员、顾问等职,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忘我工作,奉献出了毕生精力。(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