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写在“七一”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一年前,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不仅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展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80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更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拥抱未来,表现了我们党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前头的非凡气度;展示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党勇于迎接挑战、努力开拓进取的宏伟气魄;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决心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坚定信念。特别是讲话中系统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成为新世纪指引我们党胜利前进的光辉旗帜。
一年来,全国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党的肌体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各项工作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时俱进成为全党普遍的精神状态,有力地推动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有着80年光辉历史的中国共产党焕发出青春活力,迈出了雄健的步伐。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将进一步掌握群众,显示出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七一”重要讲话的核心精神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其实质是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永葆我们党的先进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表现在对我们党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作出了有力回应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深刻分析了当今世界和我国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揭示了我们党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崭新课题。讲话多次强调,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把握住时代特点”,通篇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世界战略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调整。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不容回避的严峻挑战。从国内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我们党必须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和各种风险的考验。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泽民同志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提到了全党的面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不同的时代条件必然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从标准到内容都离不开时代的坐标。党的建设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才能使党的肌体充满生机和活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政党能否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能否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是保持先进性的前提和关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挑战。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表现在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必须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他要求全党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三个“解放出来”,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态度。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飞跃的契机。正是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的国情结合起来,才在马克思主义的不朽史册上,展开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一面面继往开来的旗帜,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不断得以丰富发展,永葆青春活力。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依据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揽历史,透视现实,把握未来,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深刻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新的概括和阐述;把党的建设与国家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深刻揭示了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要求。讲话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内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更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七一”重要讲话正是立足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新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使我们党获得了新的思想武器,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大大向前推进了。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表现在强调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我们党走过了80年的艰辛历程,已成为拥有6400多万党员的大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的任务、地位、队伍以及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能否跳出由盛到衰的“历史周期律”,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挑战。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以彻底的唯物主义态度,号召全党“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求全党必须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解决好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讲话提出的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把从严治党全面贯彻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加大从源头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等等重要思想和举措,在党的建设史上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必然会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表现在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敏锐地把握“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的“客观趋势”;“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这两个“敏锐地把握”,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党在“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应有的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必须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讲话还特别强调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我们不仅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发展”和“创新”是“七一”重要讲话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它不仅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更反映了我们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风貌。在强调保持与时俱进精神状态的同时,讲话提醒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骄不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党同志都绝不能固步自封,绝不能畏惧艰险”。讲话通篇充溢着催人奋进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贯穿全文,成为时代强音。正是这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时代强音,使“七一”重要讲话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和纲领。(执笔:黄宏)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金锵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这一科学论断,精辟地阐发了理论创新在发展党和国家事业中的突出地位和巨大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庄严责任。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适应时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不断开辟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道路,用以指导新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我们作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马克思、恩格斯广泛研究和批判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形成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尔后,又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工人运动的新实践,不断作出新的判断和理论阐释。列宁根据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成功,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胜利后又从实际出发制定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通过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江泽民同志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特别是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的事业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总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先导的。没有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创新,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没有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创新,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和发展;没有江泽民同志的理论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在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中不断开创新局面。如果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思想僵化,在理论上停顿下来,那就必然使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受挫折。可以说,理论上是否停顿,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给我们党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需要我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回答。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代中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时代的要求、实践的呼唤、人民的意愿,也是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保证。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党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
——列宁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卢先福
邓小平同志说:“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了建立和巩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问题,创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
列宁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十分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针对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否定理论作用和否定政治斗争的倾向,列宁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强调: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党必须向工人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同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教条,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列宁指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实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才能向前发展。
列宁在党的建设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在组织建设方面。他强调党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必须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把党组织起来,使之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战斗能力和行动能力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同马尔托夫关于党章条文展开了争论。列宁主张党员必须“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使党成为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战斗队伍;马尔托夫则主张党员不必参加党的组织,主张建立一个松散的、没有定型的党。正是这个组织原则上的分歧,使列宁主义在社会民主运动中独自树立起自己的旗帜。经过一番斗争,到1905年12月,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会议确认:“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不容争论的”。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首次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载入党章。在列宁看来,党应该是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而不是松散的俱乐部。他认为,如果没有坚强的革命家组织的领导,就不能进行无产阶级真正的阶级斗争。由于列宁建立了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党,才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俄国共产党执掌政权以后,列宁又积极探索执政党建设问题。适应从革命转入建设的形势,他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同过去诀别,着手进行真正的经济建设,改造党的全部工作,使党能够领导苏维埃的经济建设,取得实际的成就”。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主要包括:一是必须坚持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指出“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同时,要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党的任务是对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后,首要的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会管理经济,成为这方面的内行;三是执政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必须同各种官僚主义现象作斗争;四是执政党要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反对任何派别活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五是执政党要注意提高党员质量,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等等。这些重要思想,是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在执政条件下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9版(理论)
专栏:
西部开发中的资源整合
余学强
西部大开发,就是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离不开对西部物化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包括市场、信息、信誉等等在内的衍生资源的有效整合。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对资源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一是夸大自然资源的效用,将资源优势等同于经济优势;二是只看到有形的物化资源,看不到无形的信息资源、市场资源以及其他衍生资源,造成资源闲置和废弃;三是只看到孤立的单一资源,看不到有机联系的复合资源,造成资源割裂和浪费;四是只看到不变的静态资源,看不到由周围环境和市场变化形成的动态资源,造成资源错位和流失。这些问题导致了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一定意义上说,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合理利用资源的过程。合理利用资源,离不开对资源的整合,而且整合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整合西部地区的资源,就是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对大量处于割裂、错位、闲置和废弃状态的资源进行清理、组合和运用,通过合理流动和配置,使之发挥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把握这样几点:
紧密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措施,为西部地区的资源整合提供了条件。比如,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生态资源的整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的整合。
善于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不同作用。西部地区在进行资源整合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政府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对资源整合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只靠政府,是计划经济的复归;只讲市场,则会导致秩序混乱,甚至造成新的浪费。
近期目标和长远计划统一起来。资源是稀缺的。对资源进行整合,决不能急功近利,搞掠夺式开发和利用。西部地区首先要对自身资源摸清家底,理出顺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推动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通过东西部多种形态资源的对流,不断提高资源整合的程度和水平;推动资源的跨国界整合,积极引进外资,促进西部参与国内分工和国际竞争。
积极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资源是产业的基础,产业是经济的载体,没有资源支持的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而缺乏产业支撑的经济是难以持续的。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利用现有条件,通过资源整合,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以丰富资源为支撑的优势产业。优势产业的形成,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致富、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推动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第9版(理论)
专栏: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李卫国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纽带,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行方式。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始终存在投入不足、规模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难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兖州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建成了十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扶持起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使全市85%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加工转化进入市场,80%的农户进入了一体化经营体系。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了农业市场化的程度;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健全的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了不改变家庭经营格局的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把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的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把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运销联结起来,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这种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多次增值、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产业化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传统农业不同,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生产空间的扩大和时间的延伸。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最终产品的出售,要经过加工、储存、调运等若干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实体,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其分布不能过于分散,必须相对集中,而小城镇是其最好的选择。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而出现的各种生产经营实体在小城镇安家落户,在促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新的动力。第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现了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的衔接,并借助于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相联系、相配套的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等也应运而生,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农村市场的建立,带动了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为小城镇的发展与繁荣增添了新的活力,并成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从规律层面把握机遇和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与改革开放的辩证思考和对策研讨会”综述
本报记者 郑剑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出来,机遇和挑战已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前不久,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安徽省委党校等联合举办“加入世贸组织与改革开放的辩证思考和对策研讨会”,围绕如何从规律层面把握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全面面向世界的阶段。在此之前,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但就范围和程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局部的、渐进的。采取这样一种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不这样做就没有我国民族经济的健康发展,就难以为今天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基础。我国在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绩并具备相当基础后,实行全面对外开放就显得十分必要。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标志,它意味着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由以国内规则为基础的开放转变为以国际规则为基础的开放。这就是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外部环境变了,对外交往的规则变了,对我们的具体要求变了。相应地,我们在实践运行模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就必须进行变革。没有这种变革,就不可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把我国各项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就可能只看到挑战而看不到机遇,只感受到压力而不会把压力变为动力,从而丧失机遇,贻误事业。
与会者提出,为了从规律层面把握机遇和挑战,需要加大对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力度。如果说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显性的,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可以获得应对的办法,而且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它对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乃至政治领域的影响则是隐性的、巨大的,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才能看得清、吃得透、把握得准。这也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究竟需要通过怎样的途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经过怎样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快地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现实?如何认识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经济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现实需要,努力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我们就可以真正从规律层面把握机遇和挑战,从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