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纪念与回忆)
专栏:
随习仲勋同志下乡记
万绍芬
5月24日清晨,我们尊敬的习仲勋同志与世长辞了。我以无比悲伤的心情,泣不成声地连连向他深深鞠躬,送他远行。走出医院大门,一股清新的晨风扑面吹来,我想起了许多,我觉得习老没有离去,他是累了,睡了,他活在人民的心中。
1985年11月中旬,我当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有幸陪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江西老区井冈山、宁冈、遂川、赣州、兴国、瑞金等地视察了9天,耳闻目睹了仲勋同志对老区人民的热爱之情,切身感受到他为加快老区建设、改善老区人民生活那种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爽朗真诚的性格。
11月14日,习仲勋同志到达南昌,顾不上消除旅途的劳顿,看望了杨尚奎、白栋材等老省委书记,然后仔细听取了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对不久前召开的全省老区工作会议情况,以及会议前我去兴国、瑞金、石城、广昌等地调查研究的报告,很感兴趣,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他那神情,似乎已经置身在老区了。
果然,一听完汇报,他便急迫地说:“走,明天一早就出发!”
任何时候不能忘记老区人民
11月15日早上8时,我们乘车前往井冈山。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长期战斗在陕北老革命根据地的习仲勋同志,此刻置身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显得特别兴奋。和在南昌一样,他不顾旅途的辛劳,第二天一早便开始瞻仰革命遗址,召开座谈会调查研究。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红军烈士墓、黄洋界哨口、茅坪八角楼、砻市朱毛会师地、三湾改编旧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那天,我们陪同他瞻仰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在旧居后面的两棵树下,他久久伫立,不愿离去。
那两棵树,一棵是海罗杉,一棵是柞树。当年,毛泽东和朱德经常在树下,观看红军官兵操练。1929年1月底,两棵树和毛泽东同志旧居一起被敌人烧毁。可是,红军打回来以后不久,经过几场春雨,这两棵树奇迹般地萌芽复活了,而且长得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因此,井冈山上的老百姓称它们为“常青树”。
“井冈山上的群众,对这两棵树有着特别的感情。‘文革’中,这两棵树再次被毁,可是‘文革’后又复活了。”我说。
“中国革命能够胜利,靠的就是群众。”习仲勋同志说,“是我们和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浇灌了革命的常青树。”
在井冈山上,习仲勋同志这种对革命先烈和革命群众的强烈感情,一直感染着我。
一天,他会见了王佐和袁文才烈士的后代。“绍芬同志,我们一定要常常把烈士家属的疾苦放在心上。”他嘱咐我说,“把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和烈士家属的生活安排好,让人民放心,让党中央放心,让烈士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说:“王佐和袁文才两位同志,虽然不是牺牲在国民党的枪口之下,但他们对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有很大功劳的。对待他们的亲属,也要像对待所有的革命烈士亲属一样!”
在走访井冈山老赤卫队队员的时候,我向仲勋同志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吉安地委领导人到井冈山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来到一位老赤卫队员的家门前,却见房门紧锁。有人告诉他们,老人听说上边领导要来,一早就躲出去了。因为老人家里很穷,怕上边领导看了心里难过,老人觉得还没有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对不起领导。“听了这件事,我心里真是难以平静。”我对仲勋同志说,“解放30多年来,井冈山上有些老百姓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哪里是他们对不起领导,是我们对不起他们呀!后来,我在许多场合都说,不能忘记他们呀,忘记他们就是失职!”
仲勋同志听了说:“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他们。多好的老区人民啊!”
“你们事先安排好的,我不看”
从井冈山上下来,在通往兴国县的路上,小车沿着曲折的山道,从一个个小村庄旁边驶过。
车行几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兴国县城。我向习仲勋同志介绍说,当年作为苏区中心的兴国县,23万人口当中,有8万人参军参战,23000多人英勇牺牲,相当于长征路上每一里路就洒下一名烈士的鲜血。这里出了50多名将军。这些年,兴国县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虽然有了提高,粮食基本能够自给了,但是还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从1981年到1983年3年的调查统计,每年人均纯收入在120元以下。这里水土流失特别严重,《人民日报》曾报道说,兴国已经出现了黄土高原现象,如不抓紧治理,兴国就要“亡国”,它的邻县宁都就要“迁都”。这些年,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治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难度很大。
习仲勋说:“你们如实汇报情况,很好。在出发前,我已经讲过,这次下来,希望能够真实地了解老区的现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盖矛盾,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只有这样,才能弄清老区贫困落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情况明,决心大,办法也就多,步子才会快。”
一天,我们一行来到一户村民家里。户主是村里的兼职会计,是个党员,听说党中央领导同志来了,十分兴奋,把砖瓦屋的厅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按当地接待贵客的习俗,在堂屋桌子上放了4个碟子,装着土产:一碟薯片,一碟腌生姜,一碟金桔,一碟花生。
仲勋同志一看这景象,便转身走了出来。
我和其他陪同的同志都感到奇怪:在别的农户家里,习仲勋态度亲切,问长问短,问寒问暖,有时掀开锅盖看看,摸摸被褥厚薄,和老百姓亲切交谈,只是到这一户人家,怎么转身就走了呢?
“这一家我就不看了。”他边走边对我们说,“我看这户早有准备,就不必看了。我早说过,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我不看!”
事后我了解到,这位会计一家,在村里确实情况比较好,当地干部也确实事先给他打了招呼,所以出现了上述的情景。幸好,这样的事后来再也没有出现。
讲实话,办实事,为民造福
瑞金,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素有“南京北京,不如瑞金”之说。
在丽日蓝天、白云绿树的掩映之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简朴的大门,显得异常庄严肃穆。
仲勋同志一来到瑞金,便到这里。他望着大门顶上的大红五角星,以及两侧那斧头镰刀,久久肃立。接着,走进代表大会会址,参观了当年中央各部每部一间的简陋办公室。
随后,他来到沙坪坝。
沙坪坝有一口很闻名的红井。当年,毛主席在沙坪坝领导革命工作,发现这里的老百姓饮水十分困难,常常到许多里以外去挑。他便和当地群众一道,打了一口井,使乡亲们喝上清澄的甜水。解放后,沙坪坝人民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饮水不忘掘井人”,表达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感激之情。
习仲勋同志来到井边,先认真看了石碑上的文字,然后仔细看了水井。他感慨地对周围的同志说:“老区人民对我们党为老百姓做的每一件好事都铭记不忘。这说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体现在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情上。毛主席早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为老区人民服务,就是要讲实话,办实事,为民造福。”
来到叶坪乡,他向站在他身边的叶坪乡党委书记问道:“你们为叶坪的老百姓办了几件实事呀?”
“我们已经办了四件。”年轻的书记回答说。
“哪四件?”
“第一件,带领群众打了18口水井,全乡百姓都喝上了干净的井水;第二件,领着乡亲们修路,现在村村通了路;第三件,修建了一个集贸市场,现在交易活跃;第四件,利用这里盛产的黄豆、山药和广西有关单位的技术设备,联办了一个儿童食品加工厂,产品畅销各地。”
这位办实事的乡党委书记虽然显得有点腼腆,却回答得干脆利落。仲勋同志听了,满脸笑容,十分高兴。
“干得好呀!”他说,“由于时间关系,你们办的四件事我不能件件都看,现在你带我去看你们办的第一件事。”
乡党委书记马上在前头引路,把习仲勋和大家领到附近的一口新打的水井前。这里,村里的百姓们听说中央领导同志来看望大家了,纷纷赶来,围到井边,争着和习仲勋同志握手,七嘴八舌谈着修建水井的经过和他们的喜悦之情,夸奖乡里干部为大家办实事的好作风。
对这次即兴式的实地视察和汇报,习仲勋十分高兴。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在江西老区视察期间,习仲勋去的最多的地方是贫困农民家里。他走村串户,看到房屋简陋、景况不佳的住户,就径直走进他们家里,问寒问暖。
这天,我们来到了曾经是中央苏区中心县之一的遂川县。这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县,尚未脱贫的贫困户和特困户还相当多,复员军人曾宪绂一家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特困户之一。他身患残疾,妻子双目失明,孩子小,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习仲勋同志和我们来到他家那一天,正刮着风,寒风从门窗吹进破旧的小屋,冷气逼人。屋子里家徒四壁,光线昏暗。孩子们衣服破旧。仲勋同志望望已经歪斜的屋梁,残缺不全的墙壁,揭开锅盖看看吃的是什么,摸摸床上破旧的被子。
“老乡,”他握住曾宪绂的手说,“你们家的困难我们都看到了。”
“真对不起呀,首长,我坐着和你说话不礼貌。”曾宪绂未能及时站起来,激动得声音发颤。
“首长,您能来看我,我就十分感动了。”这位退伍军人说话依然还有点军人的口吻,他挺起身来恳切地说:“虽然我现在有些困难,但日子还过得去,请首长放心。政府已经批给了救济,我应当体谅国家的困难,搞好生产,自食其力,让生活好起来。”
习仲勋同志转过身来,对大家说:“你们看看,他们当年不怕牺牲,支援革命;现在有困难,还这样体谅政府。我们应该时刻不忘自己应负的责任,尽快把老区建设好!”
他当即指示我们,要专门研究一下如何帮助曾宪绂这样一类特困户发展生产,尽快脱贫。眼下,要立即帮助曾宪绂家把房屋修一修。
习仲勋同志和我们来到县委,立即坐下来研究帮助特困户脱贫的措施和办法。
习仲勋同志根据他一路视察所了解的情况,一再嘱咐我们,要总结经验,找到老区贫困的原因,研究脱贫的办法;要着重检查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实际工作中有些什么问题;一定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根据习仲勋的指示,我们和县、乡、村三级干部一起,认真研究如何根据当地特点,扬长避短,采取具体措施帮助特困户尽快摆脱贫困。县乡干部要根据省里的安排,在财力和技术方面给予特困户特殊的支持和照顾。大家集思广益,把遂川县的板鸭、金桔作为启动性项目,实现从孵鸭、养鸭、制作板鸭到生产羽绒服装一条龙,从金桔的种植、保鲜到蜜饯加工一条龙,建立板鸭技术协会、金桔协会等专业协会,指导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
两年后,当我再次来到遂川,又来到习仲勋同志曾经视察过的这个村子时,我看到曾宪绂家的房屋已整修过了,床上添了新被,孩子们身上也穿得干净整齐,一家人喜气洋洋,争着告诉我,这里的干部按照习仲勋同志的叮嘱,帮他们走上脱贫之路。
后来,我去北京开会,向习仲勋同志汇报了全省老区建设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并转达了老区干部和村民们的问候。习仲勋同志为他们脱贫感到高兴。
“遂川县的情况怎么样?”仲勋同志念念不忘这个山区的贫困县。
“经过几年努力,全县面貌也不一样了。现在是百万板鸭下南洋,金桔蜜饯出国门,许多农户已经脱贫了。”我又简要地向仲勋同志汇报了井冈山、兴国、瑞金、宁冈等地因地制宜,群策群力,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大搞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改善生活等情况。
仲勋同志连连说:“对了,对了!”
近几年,仲勋同志在南方休养,我借出差之便去看望他,他还一再提起那次愉快的江西老区之行。谈到老区人民当年的革命斗争和如今建设老区的动人事迹,他往往把工作人员和亲属叫到身边来,对他们说:“你们也来听听!你们也来听听!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多好的老区人民啊!”他还说:“你们要多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多了解老区人民的奋斗精神,多了解现在新形势、新变化。原来全国有2亿多人口在贫困线以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老区人民艰苦奋斗,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伟大工程啊!我们要继续发扬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为改革开放、为祖国的富强做出新贡献!”(附图片)
1985年11月,习仲勋同志在江西老区视察。
第11版(纪念与回忆)
专栏:
与时俱进 奋发有为
——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八十五周年
成思危
今年5月6日,是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85周年纪念日。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致力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团体。85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黄炎培先生为革除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弊端,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职教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教社把“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自己奋斗的理想,揭示了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职教社成立后,致力于研究、宣传和推进职业教育,兴办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试验农村改进,大力倡导“尊重劳动”、“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敬业乐群”的教育思想,引导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抗日战争爆发后,职教社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民主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行列,先后参与发起组建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民主建国会,为民族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职教社作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教育团体,继续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作用。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职教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七五”到“十五”期间,职教社连续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部委级的重点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系统总结举办职业教育的经验,深入探索和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献计出力。职教社会同有关团体,向政府建议推广“农、科、教”结合,并提出把“科技兴农”的口号改为“科教兴农”,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在《职业教育法》的制定过程中,职教社积极参与,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意见和建议。85年以来,职教社倡导的教育改革,提出的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不仅在上个世纪初叶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并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经验。
为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1995年职教社开展了“温暖工程”,通过把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这两种手段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上迫切需要创造和优化就业条件的群体提供服务。“温暖工程”得到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截至去年底,已在全国累计培训近40多万人次,帮助10万余人就业,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培训7000余人,减免学费、服务费1000多万元,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教育有了较快发展。民办教育界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为适应形势的发展,职教社于1994年联合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组建了民办教育协作网,通过各种活动,探讨有关民办教育发展问题,交流办学经验,为民办教育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场所和渠道,对民办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职教社已开始在党和政府联系民办教育界的代表人士方面,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职教社还积极开展对外联谊和交流活动,与台、港、澳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团体建立了联系,特别是在对台交往中,职教社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做了大量工作,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职教社创立于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伴随着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产生了许多教育社团,但多数活跃一时,未能持久。只有中华职业教育社坚持至今,仍以勃勃生机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这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以及社团史上都是罕见的。其主要原因是职教社注意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努力植根于社会,注重团结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经济界、科技界人士,着重面向青年、面向基层开展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具有较坚实的群众和社会基础;职教社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总是站在社会进步方面,与时俱进,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责在人先,利居众后”,从一个最初主张“教育救国”的职业教育团体,成长为一个既从事职业教育,又致力于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政治团体。周恩来同志对职教社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职教社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团体,从职教社所走的道路,也可以看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
第11版(纪念与回忆)
专栏:
最后的一天
周均伦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元帅于北京逝世,至今已是10周年了。每年的这一天,总会引起我对他的深深怀念!
聂帅享年93岁,毕生勤奋好学。他常说:“为人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生命才有意义。”这段话极富哲理。聂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5月14日,北京春意盎然。走进聂帅住宅,树木葱茏,到处是一派生机。10年前的今天,又历历在目。
那天聂帅7时起床洗漱,7时半听新闻(6时半的新闻联播,工作人员先录下音,以后重放),8时早餐。少顷,护士出来,我一问,说是情况不错,病情没有特殊发展。
多年来,党、国家和军委的领导同志,都非常关心聂帅的健康,他们每来探望,总要嘱咐我们照顾好聂帅。1990年12月10日上午,江泽民总书记看望聂帅,临走,总书记对我们在场的同志边拱手边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元帅就剩下聂老总了,我代表党中央向诸位拜托了,希望大家把老帅照顾好。”在场的同志都很感动。这是党中央的嘱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敢有丝毫懈怠。
自50年代起聂帅就得了心脏病,经过“文化大革命”病情加重,曾几度濒临生命的边缘,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医疗护理下,在聂帅的顽强拼搏下,一次次从死神手里挣脱了出来。1991年9月,他因为心力衰竭而住进了医院,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再度转危为安。但出院回家后,日常生活稍有活动,他就气喘吁吁,而且日甚一日。聂帅预感,他将不久于人世。
1992年2月14日下午,他找陈克勤秘书和我谈话,大意说:我已经93岁了,1922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青年团),1923年春转为共产党员,算来已经70年了。无论从寿命还是革命时间来说,在党内健在的同志中,我大概算是最长的一个了。我一生死而无憾,死而无恨。现在病情日见沉重,你们要做好准备。
进入3月,他病情更重,连说话都上气不接下气。4月2日,解放军总医院发出了聂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通报。此后,党、国家和军委的领导同志,还有许多老同志,常来电话慰问或询问病情。
由于聂帅坚持不住院,医院只得在他家中组织了抢救班子,由著名医学专家昼夜值班。
因为病情危重,医生作出了许多限制聂帅活动的规定。不听新闻,不读报,不念文件。对此,聂帅多次对我们说:医生的好意我是知道的,但我一辈子从事革命活动,怎么能不知道国家大事呢?再说,一个人的思维是不可能完全停顿的,不想这件事,就会想那件事,与其如此,还不如给我听听国家大事,这就叫精神食粮,人是不可以一天没有精神食粮的。医生无奈,只得照聂帅的意见办,但规定读报、念文件或汇报事情,时间都不得超过半小时,上下午只能进行一项活动。
5月14日上午10时,工作人员照常去给聂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听到报上有条消息说,前几天一场喜雨,缓解了北方的旱情,冬小麦长势喜人,聂帅高兴地说:“这就好了,民以食为天呀!”
下午3时多,我到窗前去看望聂帅,正好他也转头看窗外,见到我示意我进去一下。他问我今天他的病情如何?我说还比较稳定,请他放心。他点点头,站了一会,鲁顺玉秘书进来念文件了。
鲁秘书后来回忆当天念文件的情况时说:当念到今年1至4月,国家财政收入大于支出26%时,聂帅满意地点头微笑;当念到一份外交部情况通报,讲这几年我国的外交工作取得许多成就时,聂帅说:“这几年我国外交工作搞得不错,形势很好”;当念到一份有关台湾情况的简报时,聂帅深情地说:“海峡两岸的统一大势所趋,只是时间问题。‘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形式。”
关心台湾问题,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成了聂帅在生命最后时刻关心的一件国家大事。
这天下午,适逢聂帅家乡四川省江津县来人,召集在京江津籍同志开会,听取大家对建设好江津的意见和建议。聂力同志出席了这次座谈会。
因为聂帅病重,一段时间以来,聂力无论是上班或开会,回到家里,她总要先到床前看望聂帅。
聂帅问聂力开会的情况。聂力说了开会的大体经过,聂帅听后说:“就是要改革,要开放,要不江津不能发展。”
聂力说:“江津的同志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表示要努力赶上来。”
晚饭后,我们照例来到聂帅的病榻前,与张瑞华、聂力同志一起,陪聂帅看完了晚7时电视新闻联播。约8时半,我们把电视机关了。
以后我们就围着他聊天。聊天时丁衡高同志也进来了。
当讲到目前青黄不接,市场上蔬菜价格比较贵时,聂帅说:“这可是个大问题,中国人吃肉少,吃菜多,政府要多想些办法,多搞些暖棚嘛。”
我们告诉他,北京等各大城市,都在按中央的指示,狠抓“菜篮子工程”,主要措施也就是搞暖棚。
聂帅点点头,还想说什么。医生进来了,招呼我们不要再谈话了,好让聂帅安静地休息。
快9时半了,护士开始为聂帅做临睡前的准备工作。我和陈秘书起身告辞。我们刚走了几步,聂帅问:“(聂荣臻)军事文选的编辑出版工作情况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出版?”
“解放军出版社的同志说,今年建军节前一定出版,请您放心。到时候他们还要来向您献书呢!”我回答。聂帅微笑着满意地点点头。我和陈秘书走出卧室。
大约10时20分,警卫参谋杨何的同志来电话,急促地说:“首长一口气憋住了,请你马上来!”
我3分钟后赶到现场,看到医护人员正在紧张地抢救。据医护人员说:晚10时,聂帅按时熄灯入睡。往日入睡不久,就可以听到鼾声,可今天没有。专家们警惕地注视着心电监护器,大约10时10分,多次会诊中预料的严重情况发生了,心电监护器屏幕上显示,聂帅出现了严重的室性心律紊乱,这是极度心力衰竭的征兆。
医护人员立即全力抢救……
聂帅没有哼一声,没有一点痛苦的表情,10时43分心脏停止了跳动,平静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聂帅昏迷抢救的弥留时刻,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姚依林、宋平、彭真、万里、杨尚昆、薄一波、丁关根、温家宝、刘华清、杨白冰、迟浩田、赵南起等党、国家和军委的领导同志,陆续来到聂帅身边,向他作最后的握别。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王震同志派夫人或秘书,也来最后告别聂帅。陈云同志在外地闻讯,连夜打电话哀悼聂帅逝世!向瑞华同志表示慰问。
聂帅安详地走了,但他一生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精神,都永远留在了人间……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