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6月24日人民日报第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6-2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陕西黄龙县八家梁村党支部书记'...

第4版(要闻)
专栏: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记陕西黄龙县八家梁村党支部书记乔占山
本报记者 孟西安    
  村子富了,家底厚了,权力大了,他却谢绝乡亲们的挽留,硬是从党支部书记的位子上退了下来;儿女大了,年岁高了,该享福了,他却放着自在不自在,毅然离川上山,到全县最穷的山村当上了“村官”。
  今年66岁的陕西省黄龙县八家梁村党支部书记乔占山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事迹,不仅受到当地老百姓的赞扬,前不久还受到了来延安视察工作的江泽民总书记的夸奖。
  “我要把山上这‘穷’字折腾掉”
  曹店乡八家梁村是位于黄龙县西北山梁上的一个山村,虽然8年换了4任书记,但贫困面貌依旧,“打架斗殴的多,告状上访的多,困难救济的多”,是全县最穷的村子。
  就在八家梁山脚下的川地里,却有着全县农村最富裕的村子——泄湖村。乔占山,就是泄湖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从1959年当上郑家沟大队队长开始,先后担任过郑家沟、王家店、沙曲河、泄湖村等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一个个村子相继走上致富路,他也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被选为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
  1998年9月,62岁的乔占山谢绝乡亲们的挽留,从泄湖村党支部书记的位子上退了下来。过了个把月,乡党委书记郭宏斌登上门来,请他到八家梁村当书记。乔占山沉思了片刻,毅然表态:“我身体还好,还能为老百姓办些事。只要群众需要,组织信任,那我就去试试!”
  亲戚朋友知道这消息,纷纷劝阻他。乔占山说:“我就不信山上只能长‘穷’字,我要去把山上这‘穷’字折腾掉!”
  秋末冬初,萧瑟寒风吹得树叶纷纷落下,老乔却牵着牛车,拉着被褥、锅灶和包谷糁、小米上了山。他在八家梁村一孔废弃的破土窑洞里安了家。
  八家梁村有6个自然村,43户人家,146口人,分布在高低近500米、长12公里的山梁上。附近乡村的人这样描述八家梁村:“山高路窄像羊肠,吃水如油仓缺粮,穴居土窑人如猿,有女不嫁八家梁!”
  乔占山来到村里特困户刘建银、张玉华、李顺昌等人的土窑里问寒问暖,来到五保户吴世乐、张文成的土窑中,给他们送去了钱与粮。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乔占山强烈地感到村民们有三盼:盼水、盼房、盼路。而解决这些问题最要紧的是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
  在村民大会上,乔占山说:“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我乔占山上山不是为当‘王’来了,而是当公仆、为民干事来了。我的想法是,要从大家最急盼的事入手,踢开头三脚:路修通、房建成、有水用。3年之后来鉴定,如果完不成,我卷起铺盖走人!”
  “为官要为民谋事”
  八家梁村山高沟深,村民吃水困难:用车拉水得走10里的盘山路,用肩挑水也得走3里多的山路。乔占山在翻山越岭访贫问苦中得出结论:在现有条件下,村民无能力也无资金去打深井,更无力兴建大型引水工程,唯一的办法就是修集雨窖,蓄住天水。
  1999年春天,乔占山自己掏钱让儿子和女婿在村口修起了一口集雨窖。一场春雨,把窖灌满。他告诉村民,这窖水是全村公用的,谁家缺水都可来这里挑。在乔占山的带动下,全村兴起了修窖热。经过两年努力,如今全村已修起水窖167个,实现了“一人一窖,一园一窖”和“天旱地不旱,天旱人不渴”的目标。
  乔占山常说:“为官要为民谋事。”过去,通往八家梁的路都是土坡羊肠道。汽车、拖拉机上不去,山里的特产运不出来。乔占山上山后,跑县公路局、财政局,筹集了6万多元,带领群众苦干50多天,拓宽整修了一条宽6米、长12公里的盘山村道;接着又用20多天修整拓宽了村里3公里的路面。现在,八家梁的路宽了、平了,山里的特产也能方便地运下山了。
  八家梁人长期居住在土窑洞里。为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去年春节刚过,乔占山抓住国家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程的机遇,开始跑项目,跑资金。经他八方求助,县里援助16万元,群众又集资13万元,村里当年建成一砖到顶、外贴白瓷砖的3排56孔新式薄壳窑洞。去年底前,3个村民小组的23户人家先后搬进新居。今年5月,又有78孔新窑洞落成。到年底,全村所有农户可望搬进新居。
  “党的形象好了,俺的威信就有了”
  如何使八家梁摆脱贫困?乔占山与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同志们依据本村草场和土地资源的优势,提出“近抓畜牧远抓干果,依靠科技发展自我”,制定了2000年到2002年发展“四千工程”的目标:全村人均产粮1000斤,羊存栏1000只,发展优质核桃1000亩,人均纯收入2000元!
  前年秋天,乔占山为村子担保贷款12万元,买了960只羊,分给24个贫困户喂养,又育下10多亩优质核桃树苗,分到各家各户栽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全村羊存栏已超过1500只,核桃种植面积也超过1150亩。去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760多元。
  村子开始富了,村民腰包开始鼓起来了,然而乔占山艰苦奋斗、严于律己的作风未变。他整天奔波在山上山下和八家梁3个山头之间,3年磨破了10多双布鞋,脸庞也被晒成了古铜色。上任3年多,他不仅工资分文没领,连出差车票也没报销过。
  乔占山常说:“俺的一言一行关系着党的形象。只要党的形象好了,俺个人的威信也就有了。”现在,他仍住在山顶一间破窑和一间破平房内。村民们劝他搬进新窑,他说:“等村民们都住进新窑了,我再搬不迟!”(附图片)
乔占山近影。本报记者 孟西安摄 uAr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华全国总工会重返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江泓)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徐锡澄近日在第九十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当选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工人组副理事,中国工会12年后重返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徐锡澄今天率中国工会代表团凯旋。
  中国工会自1983年恢复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以来,积极参与这一组织的各项工作,并于1984年当选决策执行机构——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工人组副理事,1987年连选连任。1990年后,中国代表被排斥在理事会之外。
  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说,重返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为中国工会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舞台,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劳工事务。中国工会将进一步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继续奉行“独立自主、广泛联系”的对外活动方针,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的总体外交和工会工作全局服务,为推动国际工会运动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徐锡澄说,中国工会竞选成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胜利,有利于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推动国际劳工标准的批准和实施,更好地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我将熟悉和运用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和理事会的议事规则,努力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于1919年,是联合国机构中唯一具有“三方性”机制的组织,即由政府、工人、雇主三方组成。国际劳工大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6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理事会每三年改选一次。 uAr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永和镇:沼气招来财气
本报记者 刘韬 杜若原
  井冈山脚下的革命老区江西吉安县永和镇是个省定贫困乡镇,去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试点乡镇。一年多来,干部进村入户为农民办实事:建沼气池、修公路、建大棚、搞培训。目前全镇建成沼气池380座,已经点火的有369座,依靠沼气扶贫工程,去年户均增收节支1400多元。
  小湖村村民刘冬云养了三头猪、一头牛,建了个容量为6立方米的沼气池,足够一家五口人一日三餐的燃料供应和厨房的照明之需。记者走进他家,厨房里没有烟熏火烤的痕迹;厕所里闻不到恶臭;猪圈里的粪便直接通过管道进入沼气池。刘冬云说:“沼气这东西很好,做饭跟用液化气没什么两样,灯点着了有100瓦那么亮哩。”
  永和镇将沼气扶贫工程当作帮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实行资金扶持、技术保证和责任到人的“三包”政策。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的建设成本大约1400元,镇里一方面落实扶贫部门提供的每池500元的专项资金,另一方面帮助农户申请小额贷款,同时,建立沼气服务站,解决农户在使用沼气过程中碰到的难题。
  “以沼气扶贫工程为龙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产业,是我们镇未来的发展方向”,年轻的镇党委书记王大胜说,“今年底,永和镇将建成1000个沼气池,到2005年全镇将有50%的农户用上沼气。我相信,到那时沼气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气。” uAr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让祖国语言更优美
李德民
  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不断发展和创新,祖国语言成为世界上最准确、规范而又优美的语言之一。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日报》就曾以《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为主题发表过社论。
  汉语是中国人民共同的语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可是,有些同胞并不珍惜这份宝贵财富,而是践踏它、污染它。看看一些媒体的报道,听听一些人的言谈,用词不当、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的现象相当普遍。比如,把“最高水平”误为“最好水平”,把“之一”误为“之最”,还有“找不着北”、“挡不住酷”之类。打开报纸,英文缩写俯拾即是:“SEC”、“CEO”、“IDC”、“NMD”,一连串的英文掺杂于汉字之间,让不识英文的读者成了“文盲”。在有的媒体和影视作品中,“爹地”、“妈咪”的称呼,叫人听着不是味道。在不少媒体的广告词中,也随意移花接木,比如,把“一表人才”变成“衣表人才”,把“无微不至”变成“无胃不治”,把“刻不容缓”变成“咳不容缓”,如此等等。这些词句,不是通俗,是庸俗;不是生动,是混乱;不是追求高雅,是附庸风雅。这些语言“垃圾”,不仅在媒体上有,在课堂有,甚至在一些干部的讲话和机关的文件中也有。
  语言当然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今人不可能像几千年前、几百年前的人那样说话、写文章,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外交往日益增加,使用一些新词、外来词也是自然的,使用少数几个众所周知的外文词汇也是自然的。但我们要的是人见人爱的“鲜花”,不是令人讨厌的“垃圾”,不能随心所欲地生搬硬造,必须以保证祖国语言的准确、规范为前提。
  据报道,俄罗斯议会最近通过了一项法案,要净化“作为政府语言”的俄语,从而为清除俄语中的脏话迈出了第一步。这次以三百六十五票赞成、二票反对、六票弃权通过的法案将禁止“在政府机关、工业部门、运输部门、能源部门和通信部门”骂人。这项法案还将禁止使用“有关种族、民族、社会阶层、性别、语言、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侮辱性词语”。
  看来,语言中出的问题,中国有,外国也有。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包括高层的重视。我们的媒体、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都有维护祖国语言文明和健康的责任。让我们每一个同胞都从自己做起,说话、写文章,努力追求语言纯洁和健康。让祖国的语言更准确,更规范,更优美。 uAr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

  河南襄城县科技局驻湛北乡尚庄村“三个代表”工作队,入村一年多来,扶持尚庄村十三户贫困户种植五十亩反季大棚西瓜,平均亩产三千公斤,经济收入四十万元。图为瓜农喜摘大西瓜。孙付安 冯国灿摄影报道 uAr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原突围》首映式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6月23日讯 记者向兵报道:塑造共和国原主席李先念光辉形象,再现革命历史风云的电视连续剧《中原突围》,今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式。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新作,中央电视台本月24日起将在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该剧。
  由刘华清同志担任总顾问,迟浩田同志题词的这部电视剧,首次在荧屏上全面展现了1946年李先念、王震领导的中原军民在中国命运转折关头维护大局、英勇突围、揭开人民解放战争序幕的重大史实,成功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李先念的光辉形象。在今天的首映式上,宋平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和一批老战士一起观看了该剧的精彩片断。 uAr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

马万祺致电慰问内地灾区群众
  新华社澳门6月23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日前在澳门发电向内地灾区群众表示慰问。马万祺还向内地灾区捐了款。
  马万祺在电报中表达了澳门同胞对内地灾区群众的深切慰问,并向广大抗灾军民的英勇行为表示崇高的敬意。慰问电说:“我相信,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洪涝,早日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
  6月2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澳门旅游娱乐公司总经理何鸿燊、胡氏集团董事长胡顺谦、澳门中华总商会副理事长马有礼专程前往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向内地遭受严重水灾的省区捐赠了总额500万元港币的赈灾款。 uAr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

迟浩田会见哥伦比亚客人
  据新华社西安6月23日电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今天中午在这里会见了来访的哥伦比亚武装力量总司令塔皮亚斯。会见后,塔皮亚斯代表哥伦比亚总统帕斯特拉纳授予迟浩田哥武装力量最高勋章“安东尼奥·纳里尼奥大十字勋章”。 uAr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

就非法入境者进入韩驻华使馆领事部作出处理事
 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今天就非法入境者进入韩国驻华使馆领事部作出处理事发表谈话。
  他说,自5月23日,20多名不明身份人员先后进入韩国驻华使馆领事部。中韩双方外交部门就如何解决此问题进行了多轮磋商。磋商期间,韩方对6月13日发生在韩国驻华使馆领事部门外的事件表示遗憾,中方对有关事态也感到遗憾。韩方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方关于外国驻华外交机构不能成为非法入境通道的立场。在此基础上,中方将对韩方交出的上述20余名人员进行核查,在确认这些人系外籍人员、在华无重大犯罪记录后,中方将根据国际法、国内法,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允其离境。 uA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