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
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党同志提出的重要任务和要求。完成好这一任务、落实好这一要求,对于全党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在新的思想解放的基础上实现全党的团结和统一,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我们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统一思想、团结奋进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一行动的前提。统一思想的目的在于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必须自觉地、坚决地维护和巩固全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把统一思想看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之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了团结的口号。第一国际成立后,他们又把团结提升为国际的一个“基本原则”,主张“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列宁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也强调,党必须有“巩固的思想一致,排除意见分歧和思想混乱”,并且“必须用党的纲领来巩固思想一致”。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指引下,布尔什维克党才发展成为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强调全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的一个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后来,我们党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实现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团结和统一。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更要重视并做好统一思想、团结奋进的工作。在新世纪,我们党要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解决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新的形势和任务给我们党的团结和统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如果不注意统一思想,加强团结,就很容易出现思想混乱、组织涣散和社会动荡等严重问题。对此,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始终保持全党同志按照党的奋斗目标,按照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来行动,维护和加强党的坚强团结和高度统一,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解放
思想与统一思想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前提,统一思想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新发展的客观需要。
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思想也必须不断地获得解放。旧的思想桎梏不破除,我们党就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制定和实施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同样,统一思想也不是否定个性的强求一致,不是压制人们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当前,我们所说的统一思想,就是要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基本经验,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只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才能为党的团结和统一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赋予了党的思想路线新的内涵。不论是解放思想,还是统一思想,都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思想与实际相一致。历史证明,每次思想的大统一,都是建立在思想大解放的基础之上的;每次思想的大统一,都反过来推动思想的大解放。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就是在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二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只有在永不停滞的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在新世纪,我们党要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的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必须从思想上和制度上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后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当前,应结合新的实际,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以“三个代表”要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才能更加朝气蓬勃,更加团结一致,更加富有战斗力。
坚持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纲领都是共产党人与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又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也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强大支柱。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从根本上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全党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一方面,要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另一方面,要维护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法律制度以及重要工作部署的集中统一,维护中央权威。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全党纪律严明、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统一战线历来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在新世纪,我们应该通过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加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界爱国力量的团结,加强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同时,运用统一战线在社会各界中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正确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我们只有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党员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才能引导人们把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为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执笔:罗文东)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摆问题”与“开药方”
方海洋
矛盾无处不在,问题无时不有。干工作,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问题怎么办?遮遮掩掩、秘不示人不行,避重就轻、轻描淡写不行,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主动摆问题,认真开药方,着力于解决问题。“摆问题”与“开药方”是做好工作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环节。
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开展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事物、揭示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发现问题,不敢正视问题,故意回避问题。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人忽视矛盾的普遍性和问题的必然性这样一个道理,干出讳疾忌医的蠢事,结果是影响实际工作的效果,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摆问题,就是要经常性地梳理各种矛盾,及时将它摆上桌面,求得大家的共同关注,并通过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析问题的特点和症结,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在摆问题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水平、所处位置以及对具体事物了解程度的不同,出现不同看法是很自然的。不同的看法和意见集中在一起,有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进而科学地制定解决办法。从这个角度看,能否摆明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坦然面对问题,主动摆明问题,可以了解真实情况,把握工作进程,在困难中求机遇,变挑战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
摆问题需要讲究方法。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弄清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任何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任何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会有不同的要求。摆明问题,就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工作要求,在各种矛盾中认清什么是主要矛盾,在各类问题中分清主次、抓住要害。因为问题突出、矛盾集中的地方,往往就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所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摆明问题的意义恰恰在于,它有助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更有效地找准矛盾的焦点,抓住问题的症结,突出工作的主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从而对症下药,更好地解决问题。
摆问题是为了开好药方。摆问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摆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开出对症的药方,寻求解决的办法。手段和目的不能相割裂,而应相统一。如果光摆问题,不开药方,就是本末倒置,其结果只能是问题摆得越多越严重,困难也就越大越吓人,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影响斗志和信心。先摆问题,搭准脉搏,再开药方,则会药到病除,使问题迎刃而解。俗话说得好:“药对症一张方,不对症用车装。”这说明,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摆问题与开药方,就是这样一个由发现矛盾到找准症结,再到寻求有效解决办法的过程。开好药方,同样大有学问。其中的关键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风吹火,照纹劈柴”,因地制宜想办法,结合实际找出路;坚持走群众路线,善于了解民心,集中民智,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责任重于泰山,隐患重于明火。许多事故警示人们:平时工作中注意摆问题、开药方,有利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反之,掩盖矛盾,回避问题,就会酿成大祸。摆问题,开药方,最终解决问题,才能做好工作,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转变观念是再就业的关键
安鸿章
下岗职工如何实现再就业,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岗位?根据对一些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有很多新增工作岗位特别是初、中级岗位“无人问津”,一时招收不到所需要的合适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下岗职工在观望等待。从我国大中城市劳动就业的总体情况来看,这类结构性失业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就业观念上的障碍,许多下岗职工宁愿待在家中,也不愿从事如家政服务一类的工作;二是职业技能上的障碍,大多数下岗职工都存在年龄偏大、职业技能较低等问题。实际上,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也就是目前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困难所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完全由国家“统包统配”,劳动者“一次分配定终身”,形成了“就业靠国家、吃饭靠企业”的依赖思想。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者就业与再就业日益市场化,全社会正在形成“就业靠自己,工作靠能力,致富靠劳动”的新格局。下岗职工要适应这种变化,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就必须转变观念,掌握一技之长。其中,转变观念是基础和前提。
目前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思想观念障碍,反映了传统体制和旧的就业观念的巨大惯性,需要一定的过渡和转换期,通过全社会和每个劳动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克服。对下岗职工来说,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见之于行动,首先要“知彼”,即通过劳动力交流中心等职业介绍机构,了解和掌握招聘单位在用人方面的具体条件和标准;其次要“知己”,即对自身的素质和特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看看自己再就业的优势是什么,又存在哪些不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予以准确、适当的定位,再针对自己的不足以及就业愿望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而在新的环境下,树立再就业的信心,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实际需要,不断充实、丰富、提高和调整自我,通过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再就业是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
流芳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职工下岗再就业现象,既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步骤。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必然会淘汰陈旧的产业、部门和生产工艺,不断地创造新的部门和岗位,这就决定了一部分就业者必须从原来的岗位上退下来,走向新的就业岗位。实践证明,科技和生产发展越快,劳动力重新配置的速度也就越快。马克思曾说过:“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建立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机制。虽然通过下岗分流,可以解决国有企业冗员过多这个难题,却使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凸显出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社会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必须使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下岗职工重新实现就业。
解决再就业问题,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再就业与就业全局的关系。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国还有600多万失业人员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的数量也很可观。因此,应处理好再就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着眼全局,努力做到统筹兼顾。二是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的关系。价值规律对生产要素配置的调节是无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基础;有形的手即政府调控是必须的,但政府调节的力度必须适当,手段应由直接干预向间接的法律与经济的调节转换。当前,要靠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政策调节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使技术构成尽可能保持先进合理的水平,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保持就业岗位的较快增长;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把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与国有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为企业自主用人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从而在全社会建立起竞争择优上岗、富余人员下岗并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动态运行机制。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科技创新: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
王连喜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事实,深刻认识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一种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当前,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今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紧紧抓住当前科技革命提供的机会,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使科技进步与创新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技创新主要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应用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延伸和落脚点。发达国家积极运用科学发现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使其经济不断获得发展的活力。我们必须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这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对我国搞好国有企业,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国由于人口多、底子薄,教育和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低。这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牢固树立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科技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的观念,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紧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勇于与时俱进,善于开拓创新,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再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姚裕群
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入手。
掌握下岗人员详细信息,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劳动部门应掌握下岗职工的详细信息,进行全面盘点;对下岗人员状况、人员结构与下岗分流趋势进行估算和预测,把握未来的下岗增量;从宏观人力政策入手,加强对下岗职工的教育培训,增强其流动性和创业能力,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
发掘再就业增长点。应不断发掘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潜力大的岗位。这部分就业岗位主要存在于:一些新兴行业,如信息服务业;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流通业、老年服务业;有一定发展潜力的行业,如旅游业、休闲业;需求量大、形式多样的灵活就业,如社区服务、自我雇佣。此外,国际经验表明,发明和应用“基于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用劳动替代资本,也是增加就业岗位的一条有效途径。
强化政府责任。各级政府应处理好扭亏增盈与下岗分流的关系、结构调整与稳定就业局面的关系,做好下岗职工安置的宏观规划、政策引导、监督检查和就业服务工作,并对再就业工作给予适量的资金支持。此外,还要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积极性。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兼顾再就业安置。国有企业拥有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应有所作为。在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应兼顾改革、效益与就业,促使企业产生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内在动力,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努力消化再就业难点,切实保障下岗职工生活。中年下岗职工是再就业的难点,应在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等方面,切切实实地给他们以更多支持和帮助。对下岗职工和就业困难群体的生活来源、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保障。坚决制止“不规范下岗”这一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做法。
搞好再就业预警。加入世贸组织后,短期内我们将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要把握劳动力市场动向,对可能出现的再就业问题做出预警,采取防范措施,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抓住就业的主要矛盾
王爱文
受产业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就业的区域性特点十分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不仅把本地劳动力接近“吸干”,而且还给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但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布局不合理、结构调整任务重的行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就业矛盾比较突出。我国将长期处在高失业率的压力之下,扩大就业是当务之急;而按照“木桶原理”,找到木桶上的“短板”即就业压力之下最薄弱的地方,集中力量解决这里的就业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业的“短板”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当前,促进就业困难地区下岗失业人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点。
对于就业困难地区,由于其劳动力市场机制接近失灵,所以要注重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把尽快建立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援助的优先目标。要加大公共工程的投入,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行自救。同时,支持这类地区发展替代产业,加快经济转型,特别是扶持生产周期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经济相对发达且就业增长势头良好的地区,则要加快推进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培育跨区域的劳动力市场,发挥其就业吸纳作用,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劳动力大市场。
从城镇劳动力构成看,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他们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参加工作的,其观念和技能都不适应市场化了的就业环境,而又多是家庭生计的支柱。因此,解决好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对于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稳定社会具有十分紧迫的意义。当前,应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建立“就业补贴”政策体系,以增强就业困难群体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保障他们能够获得更大的就业份额。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并辅之以必要的信贷投入,用于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用人单位吸收下岗失业人员。二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减免税费,降低其进入市场的门槛。从长远看,促进就业的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社会保障投入,使资金使用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