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
穿透历史看创新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
杜铁环
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创新史。马克思主义是在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历史前进中丰富发展的;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不断创新的;是在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中实现飞跃的。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建党、强国、富民的行动纲领。
●穿越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历史隧道,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党中央提出,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特别要用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进一步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生动局面,为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历史回眸: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所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的深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资本论》的发表,从十月革命的胜利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实质上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创新史。
马克思主义是在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历史前进中丰富发展的。时代的发展呼唤理论的创新,历史的进步需要理论的指导。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始终是在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揭示时代主题中实现新的突破、完成新的超越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规律、推进历史变革中显示强劲活力、发挥强大威力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根据世界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代的实际情况,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并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取得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着眼于回答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当成封闭的体系,而总是敞开通向真理的大门,为不断发展这一学说留下广阔的天地。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曾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恩格斯晚年洞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认为《共产党宣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没有错,但是当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潜力估计不足,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条件、方法的认识也有缺陷。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列宁认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不能凭借国家政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在马克思主义长期被教条式理解,社会主义长期停滞不前的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中实现飞跃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是一个汇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经验和科技进步文明成果的理论宝库。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它的不断创新也是在广泛吸收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决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随着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的思维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人们在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中新的成果、新的学说、新的理论、新的观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总是在研究这些新变化、新思潮,并在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取得的最新文明成果中,把自己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时代透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仍在曲折中发展,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在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党的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高度,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从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看,这一重要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是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从理论发展的主要内容看,这一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与社会生产力、文化事业和人民群众有机联系起来,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前进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等基本原理。从理论发展的源泉看,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来源于对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来源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三个代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吸取了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赋予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重要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创造性地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三个代表”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建党、强国、富民的行动纲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党就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的国家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我们的人民就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的根本途径,科学地回答了建党、强国、富民的重大时代课题。“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也是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启迪: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穿越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历史隧道,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紧紧围绕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行理论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人们迫切希望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仍有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存在着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解放思想的任务依然艰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展示出勃勃生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加美好,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写下新的篇章。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实践发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继续作出系统、全面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实际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工人阶级政党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党的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党的前途和命运。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旗帜,是党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根据党的建设的需要,大胆探索,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历史课题。
牢固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毛泽东同志形象而又精辟地讲道,我们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既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又要求说“新话”。江泽民同志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创新。所有这一切,强调的都是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要以科学的方法解读科学的理论,用时代的眼光、求实的态度、辩证的思维、群众的观点、实践的标准,进一步深化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坚定信仰。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批评应有锋芒
邵景均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应当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使批评富有锋芒,发挥批评的效力和威力。实践证明,要使批评富有锋芒,就必须倡导公开批评。
倡导公开批评,是因为公开批评比私下批评更有力量,更有利于执政党保持自身肌体的健康,更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这一点,我们党是认识得比较早的,而且有过成功的实践。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指出:“我们的党已经领导着全国的政权,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很容易危害广大人民的利益,而由于政权领导者的地位,领导者威信的提高,就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在党内党外拒绝批评,压制批评。”为此,中央决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决定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产生了热烈反响,不少党员群众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公开批评。当时,这种公开批评并没有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而是给广大干部群众以振奋和力量,使之更加信任党,拥护党的领导。公开批评把领导干部所犯错误的事实和严重性予以曝光,促使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进而有力地弘扬了正气,打击了不正之风。这表明,公开批评具有私下批评不可比拟的巨大力量,它显示的是人民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显示的是我们党的自信与睿智。
为什么我们党能够勇敢地开展公开批评?从根本上说,因为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因而党总是坦诚地面对人民群众,光明磊落地处理各种事务。体现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就是主张公开,而不是“私下了事”。列宁指出:“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事实表明,我们党就是这样一个“郑重的党”。
倡导公开批评,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正如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的,目前党的作风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党员和领导干部理应挺身而出,拿起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但却有一些党员干部,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安之若素,不愿批评,不敢批评,更不愿和不敢进行公开批评。如果有人敢于开展批评,往往会被讥讽为“不成熟”、“不懂人情世故”;有的地方本来已经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批评,监督软弱无力,问题不了了之。批评的武器一丢,必然导致是非不分,赏罚不明,好的不香,坏的不臭,正气难以树立,纪律难以严明。批评一旦变成温吞水、走过场,就会丧失功能,难有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倡导公开批评,使批评富有锋芒是必要的。公开批评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就会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勇于正视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依靠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不断加以解决。这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倡导公开批评,正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正确认识形势 促进和扩大就业
——“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对策研讨会”综述
李天国
针对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不久前在京共同召开了“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对策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重点研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就业形势问题。与会者指出,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扩大就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主要表现在:(1)总量矛盾突出。近几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势在必行的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又使我们面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巨大压力,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2)就业困难群体扩大。下岗失业人员受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因素的制约,再就业难度增大,就业困难者增多。(3)国际因素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低迷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使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加剧。
关于就业保障问题。与会者认为,就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就业不仅是生存手段,也是人们融入社会的手段;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社会问题。因此,不应把就业当成经济政策的副产品,而应从战略高度考虑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不能仅仅把促进就业作为改革的一项配套措施,而应把它作为改革的一个直接目标和重要内容。有的学者提出,我们的政策应从增长优先转为就业优先,变生活保障为就业保障。既要加大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又要从税收、工商、信贷和城建等方面制定一些新的优惠政策,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社区就业,鼓励自谋职业;鼓励用人单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优势企业利用闲置厂房、资金、设备和技术等就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做好社会保险方面的衔接,以适应灵活就业的发展。还有的学者认为,应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就业援助,直至由政府购买工作岗位,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
关于扩大就业和控制失业的宏观调控问题。与会者提出,应该把促进就业或控制失业当作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一要解决长期以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就业率提高的问题;二要解决就业和失业统计体系不完善、信息失真、传递不通畅的问题;三要解决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部分地区所有制、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吸纳劳动力能力弱的问题。当前扩大就业和再就业面临的问题,一是市场引导就业体制不健全,劳动力流动不畅,比如户籍制度、城市福利政策等分割了劳动力市场,加大了劳动力转移成本,阻碍了城镇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行业垄断、政事不分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阻碍就业岗位的开发,比如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种种限制,制约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三是行政审批过多、程序复杂,民间创业活动受到抑制,不利于就业岗位的开发。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问题。与会者认为,要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首先,县及县以下应重视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当前,发展民营中小企业的最大障碍是金融约束。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普遍没有很好落实,县域金融又出现萎缩趋势,使企业融资特别困难。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过重问题和市场准入问题,给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同等待遇,这对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民工外出务工是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既要废除歧视农民工的规定,又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关于发挥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作用问题。与会者认为,从近期看,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吸纳一批人走进学校,缓解劳动力供给的压力;从长期看,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增强我国产业工人在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应该是:把着眼点放到培养劳动者自谋职业的能力上来,解决职业教育办学方法僵化的问题;让民间资本参与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城市职业教育,而且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昝瑞礼
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解放出来”中,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主要是解决主观背离客观的问题。它与前两个“解放出来”紧密相联、相互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本质要求。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路线,从本质内容来说,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事物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要使我们的工作取得成功,卓有成效,就必须时刻遵循党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
主观主义,是从主观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方法,主要特点是只重主观想象,不顾客观实际,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形而上学,则是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处理问题。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本质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危害极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坚持党性的根本要求。共产党人的党性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态度。毛泽东同志指出,“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而“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为党的合格的领导干部。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才能使我们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片面性、绝对化的狭隘认识中走出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学会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给我们的深刻启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一段很精辟的话:“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通向真理、取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和桥梁。如果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可能在认识真理的道路上发生思想的飞跃,取得富有成效的认识成果。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就是要求全党依据实践不断发展的新要求,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加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
——读《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五十例》
杨信礼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十分重视通过加强理论建设来推进党的建设。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有效途径。杨春贵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50例》一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好教材。
该书从马克思主义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中精选50个问题加以研究。全书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重要论述五部分,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诸领域,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有助于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品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立场观点。
该书紧密联系历史和现实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强烈的时代感。作者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同近现代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选取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创新事例,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进行历史的梳理和理论的阐释,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深刻内涵,并在这种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中充分而雄辩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于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该书采用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一致、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布局谋篇,事例生动鲜活,论述深入浅出,有理论,有事例,有观点,有方法,因而富有较强理论说服力。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
——读《中国社会主义认识史》
李屏南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俞思念、于文俊等撰著的《中国社会主义认识史》(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正是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认识的有益成果。
该书系统地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与认识的不平凡历程,展现了从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而不懈探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和认识,是百余年来历史变迁与思想演进的辉煌篇章。在这一可歌可泣的伟大斗争中,凝聚着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和实践社会主义的认识成果。
该书抓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为什么不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老路;在中国确立现代化建设目标时为什么不是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为什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是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对于21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将会产生何种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富有说服力的阐述,可以使读者增强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念和信心。
该书还通过对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和实践中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探讨,论证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如何在改革中走向完善和成熟、马克思主义如何永葆生机和活力这两个重大问题。作者指出,中国走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正是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具有蓬勃生命力的表现。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