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6月4日人民日报第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6-0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玉米是吉林经济的重要支柱,可是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玉米是吉林经济的重要支柱,可是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却不见增加,政府负担还在加重。发展玉米有新天地吗?吉林省“玉米经济”的新思路,预示着玉米的新出路。经过多年探索,他们发现原来——
玉米是一棵“大树”
本报记者 潘岗 高云才
  当下,吉林玉米销售不畅,出现了“肠梗阻”。玉米产量增加,而农民收入却不见增加,财政负担在加重。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吉林经济就很难发展。有没有办法解决粮食主产区的难题呢?
  吉林农委的同志拿出一张玉米“树冠图”,告诉我们,抓住深加工这条主线,吉林玉米完全可以再造辉煌。这张图密密麻麻,标明玉米深加工的各个层次,让人眼睛一亮,小小玉米,好大一棵“树”啊!
  “铁杆庄稼”腰不硬
  “玉米是俺们吉林农民的‘铁杆庄稼’,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都指着它。”前郭县孤店乡农技推广站负责人李谚春说。
  说到玉米,那是吉林的骄傲。无论生产规模或质量,吉林玉米都是响当当的。作为省内第一大粮食作物,20世纪90年代,吉林玉米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以上,产量200亿公斤,商品量占全国的1/3。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累计从吉林调粮2.35亿吨。
  不曾料想,现在吉林玉米供大于求,流通不畅,患上了严重的“肠梗阻”,最挠头的事就是遇到了进口玉米的挑战。
  首先是价格。吉林省农委副主任吴兴宏算了一笔账:美国玉米,从农场到密西西比河装驳船,再进入墨西哥湾到广东港口,再到进中国海关,成本费加运费和商家适当的利润后,玉米报价为人民币1120元/吨。而吉林玉米现在的本地价格就是1250—1300元/吨,比美国玉米至少高出130元/吨。若加上运往南方港口的运费,价格上便没有竞争力可言。
  再看种植玉米成本。正常年景,吉林玉米为0.64—0.66元/公斤,美国玉米0.36—0.38元/公斤。吉林玉米的产地成本,每公斤比美国玉米高0.2元多。
  现在,吉林玉米库存已高达250亿公斤,而沿海发达省份还在等待国外低价玉米的货船进港,吉林省粮食局负责人对此忧心忡忡。全省80%农民种玉米,玉米占农民收入的50%以上,被吉林农民称之为“铁杆庄稼”的玉米,现在腰却不硬了。
  把流通瓶颈“撑”开
  吉林上下,正在致力于突破玉米“肠梗阻”。
  在流通上寻找路径是必要的。建设玉米期货交易平台,被认为是疏通玉米“肠梗阻”的一个重要手段。最近,大连商品交易所恢复玉米期货交易,引起了各方关注。
  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玉米期货交易,在交易活跃时,大连商品交易所多时一天成交66万手,交易额达100多亿元。交易所副总经理曲立峰讲,交易所对玉米期货合约的修改等基础工作已经初步完成,完全具备了恢复交易的条件。专家认为,一旦大连玉米期货商品交易所恢复玉米交易,吉林玉米就可以找到一个规模颇大的突破口。
  提高玉米的质量,是搞活玉米流通的另一个路径。在公主岭市,提到吉林吉美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农民都能掰开指头说个一二。这个公司在公主岭有数千亩种植基地,主要生产甜玉米罐头,产品30%以上出口。总经理陈翠琴说,基地设计能力为1000吨鲜食玉米,目前为3000吨,准备扩展到10000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由于产品质量好,价位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事实上,解决吉林3000万亩土地生产出来的约数百亿公斤的玉米销路,靠一两个品种,建设一两个交易平台,还远远不能使庞大的吉林“玉米军团”走出困境。因此,要多种手段并用,这就涉及到对玉米的认识问题。
  要把玉米变成“大树”
  “玉米是什么?”重新审视玉米,吉林开了窍。
  “玉米是粮食,也是产业、是规模经济。”吉林的领导同志说:“短缺时代,我们仅仅把玉米当粮食。其实,玉米是粮、经、饲的混合体。过去我们放大了粮食功能,缩小甚至淡漠了玉米的经济作物特质。比如,玉米有工业原料功能,有饲料功能等,现在我们要用‘玉米经济’的理念,看待吉林的当家作物——玉米。”
  前不久,吉林省省长洪虎召集全省农口厅局级领导,专门讨论“玉米经济”,他演讲了几个小时,大家在思考。
  在一幢老式楼房里,省农委副主任吴兴宏摊开一张玉米“树冠图”,这是吉林农委经过几年悉心研究,精心制作出的玉米深加工示意图。他告诉我们,玉米可以加工出3000余种产品。
  在这张“树冠图”上,以玉米为树干往上看,玉米深加工分8个层次向上张开,越往上玉米可以加工成的东西越多,好像茂密的树冠。第一层次:玉米加工成饲料;第二层次,加工成玉米油、饮料酒精;第三层次,玉米加工成变性淀粉、胚芽粕、玉米蛋白粉;然后是糖、酸、酯、胶、酶各类产品枝桠依次舒展,形成了一个硕大的玉米经济树冠。煞是迷人!
  把玉米从一种农作物,提高到一种经济规模的高度认识,玉米的经济功能得到了再造。以玉米深加工为酵母,玉米产业就不会仅仅徘徊在低水平上。由此,“玉米经济战略”在吉林悄然出世。它的特征是,以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谋划玉米发展前程。松原市委书记杨绍明说,要全面落实玉米经济战略,就必须保证优质玉米基地建设,实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用化品种供应和产业化经营。
  “玉米战略”前景诱人
  为实现玉米经济战略,吉林正在进行自己的探索。
  目前,吉林已经涌现了一批玉米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像松原的赛利事达、长春的德大、公主岭的黄龙等公司;很多县乡的加工企业也发挥了作用。在赛利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我们看到了吉林玉米加工增值的前景。
  落户松原市的吉林赛利事达公司,是中法合资企业,作为吉林省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之一,投资达19亿元。公司副总经理兰春蔚说:“工厂区占地70万平方米,设计能力30万吨,一部分车间按50万吨准备。”据介绍,玉米加工增值通常在20倍以上。现在,玉米淀粉的市场平均价格是1400—1800元/吨,而玉米油是3500元/吨。如果生产出工业变性淀粉,市场价就是8000—12000元/吨。
  老兰分析,如果赛利事达加工量达到设计的30万吨,那就是松原玉米总产量的1/10,而其转化增加值一般能达到4—5倍。这样,不仅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玉米的去向问题,而且直接带来农民的增收。
  目前,国家计委、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有关单位正在同吉林一起,共谋玉米经济之路,相关的建设项目也将在近期内启动。吉林正在按照既定的玉米经济战略前进,虽然才仅仅是开始。
  吉林省对玉米经济的前景有一个良好的勾画:饲料玉米种植1000万亩,产出500万吨饲料;工业玉米种植1000万亩,产量500万吨。食品玉米种植500万亩,产量1000万吨。到2005年,吉林玉米经济将实现产值800亿元,利税90亿元……我们期待着吉林玉米的新突破。 ugr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就除治松材线虫,国办发出通知,林业系统专门开会部署。一种小得肉眼无法辨别的森林害虫,真有那么可怕吗——
线虫虽小危害大
天山
  松材线虫外形极小,小到肉眼无法辨别。一只天牛身上,能寄生几千万甚至数亿条松材线虫。
  但是松材线虫的危害又是如此巨大:松树是我国分布面积第一的树种,松材线虫则是松树的第一号天敌。松材线虫自上世纪初在日本发现以来,百年间,已对日本松林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日本松树原本占全国森林资源的六到七成,如今只剩下一成左右,其直接原因,来自松材线虫的祸害。
  松材线虫于1982年传入我国。由于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速度,仅为日本同期的1/26。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
  松树占我国森林资源的1/4,松林的存亡,直接关乎林业的兴衰;在黄山、九华山等著名风景区,松树的存亡,直接关乎当地旅游业的兴衰;松材还是我国出口木质包装的重要原料,松材线虫病的除治成效,直接影响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
  林业专家说,理论上讲,松材线虫病并非不治之症。日本曾用给被感染松树打“吊针”、输杀虫剂的办法消灭松材线虫,但成本极高。在我国,这一方法只能用来挽救珍稀树种和旅游区的名贵树种。在用材林区,考虑到投入产出比,目前只能伐除病树,防止疫情蔓延。
  按照国家政策,被伐除的松材线虫病树,非经特殊允许,必须就地销毁,严禁运输和流通。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出于商业利益,非法贩运疫木。极少数地方政府,从眼前利益出发,对疫木运输疏于监管,致使在局部地区,松材线虫病呈蔓延趋势。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并强调:除治松材线虫病,实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领导责任制,对组织不力、没有落实预防和除治措施,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上,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主要渠道,是人为运输疫木,而控制人为运输,各级政府的监管至关重要。如果把各级政府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松材线虫并不可怕,遏制松材线虫病、保护松林资源并非难事。 ugr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首批中国商业名牌推出
  本报北京6月3日讯 记者富子梅报道:中国商业联合会今天在北京向首批获得2001年度中国商业名牌的企业和个人颁奖。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有限公司等89个企业获得“中国商业名牌企业”。
  此次推出的首批中国商业名牌,是由中国商业名牌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国商业名牌认定和管理办法(暂行)》和《中国商业名牌认定条件》,从227家企业推荐的340项各类商业名牌中,根据中介机构提供的市场评价数据,经过公示最终认定的。 ugr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
 农业政策将向四个方向调整
  本报北京6月2日讯 记者彭俊报道: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日前表示,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农业政策调整是一篇大文章,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后农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杜青林是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农业政策调整”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上述讲话的。他说,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政策的调整将从追求农产品的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提高;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向增加农民收入;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注重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从高度重视国内生产转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杜青林认为,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整体和长远看,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从整体上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以及外贸体制的改革。
  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农业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共同主办的。 ugr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气象局举办科技报告会
  本报北京6月3日讯 记者彭俊报道:今天上午,一场生动的科技报告会,拉开了中国气象局党组夏季扩大会的序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和张小曳研究员分别作了《世界科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和《大气科学特别是大气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的报告。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大河说,中国气象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讨论在提高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扩大业务工作和服务领域中,如何与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合作。 ugr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谁造林 谁所有 谁投入 谁受益
 林权改革将借鉴平原经验
  本报讯 记者彭俊报道: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平原绿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平原绿化建设过程中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全国林业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当前要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坚持物质利益原则,把“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我国平原地域辽阔,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平原地区的总面积、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5%、45%和50%,是我国林用木材从天然林转向人工林后的供材主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
  祝列克指出,林权改革的核心是要稳定林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保证受益权,积极推行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平原绿化建设。 ugr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介组织WTO培训和研讨会提出
 中介组织应真正成为政企桥梁
  本报北京6月3日讯 记者龚雯报道:今天,中介组织WTO培训和研讨会在京开幕,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会上表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中介组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介组织应成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在促进国民经济和外经贸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石广生说,中介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内中介组织还处在发展初期,在新形势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介组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准位置,加快发展,要学好用好世贸组织规则,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中介组织运作机制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加快自身改革,强化服务意识,在维护行业自律方面切实发挥作用。
  石广生指出,能否有效地利用中介组织的力量和资源,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外经贸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中介组织应积极向政府反映企业的合理化建议,协助企业建立质量标准,把握国内外生产和需求动态,开拓出口市场。要配合政府做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并在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发挥独特作用,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
  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在会上说,加入世贸组织对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使中介组织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民间组织登记和管理部门,民政部将研究中介组织的发展规划,建立监督、管理体制,使中介组织成为真正的社会法人组织。 ug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