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页)
专栏:
兰山人“与机遇俱进”
——访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委书记潘维康
本报记者 宋光茂
“兰山抓住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每次大机遇,而且抓得及时、抓得好。江泽民总书记强调与时俱进,落实到我们兰山,就是与机遇俱进。”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委书记潘维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兰山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与机遇俱进”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兰山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是老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兰山的大发展,就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抓住了五次大的发展机遇,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近6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亿多元,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在全国革命老区中是唯一的。潘维康历数兰山人与五次大机遇一同并进,从而推动兰山经济上了五个大台阶。
潘维康介绍说,第一个大机遇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带来的。当时,兰山人抓住机遇,率先建起了第一个大型批发交易市场。此后,市场规模不失时机地持续发展。现在,区内大型批发市场已发展到68处,去年的交易额达286亿元。批发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财富聚集效应,成为兰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临沂经济起飞的龙头。
第二个大机遇是乡镇企业的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兰山以苏南、浙北为学习对象和追赶目标,短时间内乡镇企业就迅速崛起,乡镇企业的产值、利税、利润三个指标居山东省第一位,出口创汇居第二位。正是乡镇企业的大发展,1991年兰山进入了全国百强县行列。
第三个大机遇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机遇兰山人抓得早,利用得彻底。1993年开始探讨、设计方案,1995年把金锣集团等一批乡镇企业进行了彻底的产权改造,从而为这批企业的发展注入了长久的动力。现在的金锣集团已发展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尝到了甜头后,1997年在全区内全面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是:“孬企业改,一般的要改,好企业更要改”、“小的改、中的改、大的也要改”;并制定了9字方针:“坚决改,彻底改,抓紧改”。潘维康说:“改的目的就是让它们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
第四个机遇是招商引资热潮的兴起。潘维康说:“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就意味着兰山要实现全面开放,我们现任的这届班子如果抓不住这个机遇,对兰山的发展就有不可推脱的罪责。”谈起招商引资的成果,潘维康介绍说,“去年实际到位资金7亿元,今年再增长50%手拿把掐。”兰山招商引资的诀窍就是集中目标,通过招商会、以商引商等方式,让客商认知兰山这片投资新天地。
第五个机遇是引商兴工。兰山的批发市场聚集了一大批白手起家的客商,成就了大批信息灵、会管理的经营大户,他们具备了围绕市场需求搞生产的条件。兰山区委、区政府适时提出了“全面推进引商兴工,以商带工,以工促商,形成互动,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思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兴办各类工业园区,吸引一大批市场经营户由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仅在建的私营工业城,就吸引了2300多家这样的市场经营户进园加工。温州的客商在兰山集中开发建设塑料工业园。引商兴工加快了兰山市场由中转型向产销型的转变,形成了以市场拉动工业、以工业支撑市场、工商共荣的局面。
面对兰山的巨变,潘维康颇多感慨也颇多自豪:“我十天半月不去的地方,往往就不认识了,说不准这里冒出个楼房,那里竖起座厂房。”记者走在兰山城区的大街小巷,满眼是工地,到处在建设,好一派生机勃勃的兰山啊!(附图片)
压题照片:位于沂河岸边的兰山城区鸟瞰
第11版(专页)
专栏:
为经济发展搭建新平台
李发现 李恩建
今年4月,地处沂蒙山区的临沂市兰山区,连续两次的招商项目推介会,前后吸引客商300余人,签订投资协议77个,协议利用外资额超过20亿元。同时,统计资料还显示,兰山区7000家现有企业中已有外资企业72家,并有56家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接国际市场,在兰山区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
兰山区委、区政府认为,加入世贸组织,首先应该是政府由管理向服务职能转变,只有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我们才能真正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为了实现这种转变,为经济发展搭建新的符合国际要求的大平台,去年底,兰山区政府组织有审批权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国税、地税、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15家单位联合进驻“兰山投资服务大厅”,对投资项目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个窗口收费、限定时间办结的“一站式”服务。为了把这种服务落到实处,区政府在公开办事程序并向企业作出公开承诺的同时,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把政府权力变成了责任明确的政府服务。
为使自己在国际接轨中立于不败之地,兰山区委、区政府把培植骨干企业群体放到企业发展的首位,并在机制创新、技术改造、资本运营、挂靠联合、外资嫁接等运作形式下,促使企业低成本扩张,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山东金锣集团作为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其前身不过是一家乡镇小冷藏厂。近几年,金锣集团抓住发展机遇,迅速扩张规模,年产值达到了45亿元。
在金锣等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兰山区不少企业开始转换经营理念、规范经营行为,靠质量求得生存和发展。目前,该区117家限额以上企业中,已有2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初步形成了以金锣、电力工具等企业为龙头,食品、板材、建材、化工、塑料等支柱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目前,兰山区已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第11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深入兰山看市场
本报记者 宋光茂
记者初到临沂市兰山区时,大吃一惊。这里城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5平方公里的城区地盘上5万多商贾坐店,每天还有近30多万奔市场而来的“流动大军”,年交易额280多亿元,市场排位,江北第一大,全国第三大。城内9个长途汽车站,每天为进出市场的商人发出2100多次班车,南到广州,北到哈尔滨,西到乌鲁木齐,沂蒙山区不再是被大山闭锁着的“世外桃源”。市场带起的座座星级宾馆,几乎天天客满。兰山,已经牢牢地打上了市场的烙印。
兰山搞市场,本不具备特别优越的条件。在改革开放之前,周边72崮、3000河川、7000山头,老区人民饱受了“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封闭之苦。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兰山的几代领导者们拿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气概,选择了扶持、培育、壮大市场之路。“因为市场是经济中的大活宝,市场兴则经济活。”这里的领导人如是说。
说起沂蒙山区的腹地何以兴市,有这样一段真实的故事。在改革开放初期,整个临沂市都不具备建立大型市场所需要的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等条件,但几个布匹商却闯进了这片闭塞的土地。临沂西郊有家名叫“东方红”的旅社,这天,几个商人下榻后,发现这里还有人穿着自纺自织的老粗布,遂灵机一动在这里搞起了布匹批发生意,把五颜六色的工厂精纺布大量引进到沂蒙山区。
对自发生成的市场萌芽,决策者们没有践踏,而是尽力呵护。1986年10月28日,第一个专业批发市场——临沂纺织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临沂水田居委会的化书善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当工商人员把30万元房租费和摊位费交给我时,居委会的老少爷们沸腾了,那是整整一麻袋现钱呀,从前哪见过那么多钱!”纺织品市场开业当天,商贩们总收入近50万元。眼见市场日益红火,沂蒙人进军市场、告别贫困的意识一下子形成了,在沂蒙山区叫响了“发展一个个体户,增加一个富裕户,减少一个贫困户,一户富了带多户”的口号。轻税、薄费、简化手续,拆迁、集资、招商募股,客商从五湖四海云集而来,市场滚雪球般扩展。现已在兰山城区集中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68处,八百里沂蒙山建起集贸市场达上千处。昔日闭塞的贫困山区变成了鲁、豫、苏、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交汇。
市场兴,百业兴。市场繁荣带动了第二产业的大发展。目前,全区已发展塑料、食品、板材等各类专业工业园62处,进园加工企业3185家。市场繁荣还对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临沂市所属的沂水县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布鞋城,年产布鞋1亿多双;平邑县建成了金银花城,金银花产量占全国的70%;郯城县建成了糖果城——它们的产品很大一部分要通过兰山的市场外销。为塑料批发市场提供货源的塑料厂家就达450余家。即使建成较晚的胶合板专业批发市场,也带起了大岭、义堂、枣沟头等周围五六个乡镇数十个板材加工专业村。现在临沂市靠兰山市场带动的专业生产村已达1200多个,专业乡镇51个,工业园区105个。这里的产业发展顺序呈现出先三产后二产的“逆行”格局。
市场的兴旺,还极大地带动了城市建设。十几年来,市场一直赶着城市扩展,城市发展慢了,市场就要“撑破”它。十几年前的城区,骑自行车从东往西溜,不用蹬车不需刹闸,即可出城。几座被称为大楼的建筑,也不过是两三层的商店。如今,高楼林立,马路宽阔。城西的公路一条比一条宽。路修到哪儿,市场就建到哪儿。飞机场投入使用后,沂蒙山区也有大型客机飞进飞出,而且被经商人员“捧”成了繁忙线路,经常座无虚席。
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临沂市1995年率先整体脱贫,其主城区的这片大市场功不可没。在兰山区的国民经济中,市场是重要支柱,举足轻重。即使在临沂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中,市场直接和间接的贡献率超过了20%。兰山的80多万人民,乃至整个沂蒙山区千万之众,真可谓不能一日无市。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