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喜迎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从一说起看巨变
一条路 茶马古道圆新梦
张帆 李根志
由保山西行,巍巍耸立的高黎贡山像一只巨掌,将边城腾冲与内地隔开。千百年来,远道而来的商客和马帮一起,沿着曲折、陡峭的山路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将货物送到山那边的腾冲。这就是“茶马古道”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
“山间铃响马帮来”。云南省腾冲县原洞山乡的李光泽,是在马帮铃声中长大的。上世纪90年代初,李光泽从信用社贷了1万元钱跑长途货运,一年下来有将近1万元的赢利,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李光泽却不干了,原因是从腾冲到昆明来回一趟差不多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走在茶马古道的高黎贡山老路上,九弯十八拐,连生命都很难保障。李光泽转行搞起了木材加工,产品销往昆明等大中城市,很受欢迎。但直到1995年,运输主干线还得从高黎贡山上出去,最快速度也要15天才到昆明,而且事故率非常高。何时才有一条大路从自家的门前过呢?望着这条祖祖辈辈走了几千年的古道,李光泽做梦都想。
1998年,修了6年的保(山)腾(冲)路三级砂石路通车了。李光泽敏锐地意识到这条路的开发价值,他迅速购买了保腾线上14亩滩涂的使用权,决定利用当地的温泉资源兴建度假村。有人说李光泽,在这个地方搞度假村恐怕只有鬼才会来的。李光泽笑了,他认准大路只会越走越宽,路面只会越来越好,路一通,腾冲的旅游一定会火起来。
事实证明了李光泽的眼光。2000年3月28日,保腾线二级柏油路面全线贯通,腾冲从此结束了被高黎贡山封锁的历史。新公路从李光泽的度假村旁擦肩而过,李光泽的度假村每个黄金周里客人都爆满,特别是今年10月大(理)保(山)高速公路开通后,他的40个澡池、60个床位天天客满。
茶马古道变了,李光泽的生意做大了。李光泽常常说,自己的梦想是和门前那条柏油路联在一起的。
第5版(喜迎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从一说起看巨变
一碗面 “马兰”香飘洛杉矶
本报记者 费伟伟
去年6月,中国蓝星(集团)公司来了一位客人——凯宾斯基饭店集团全球总裁维托先生。蓝星旗下有3个上市公司,在工业清洗和有机硅等多项化工新材料领域居国内第一。然而,这家跨国公司的老板看中的却是蓝星的“一碗面”——打算与马兰拉面连锁公司合作,把马兰拉面拉到素有“美食之都”之称的法国巴黎去,并且合同一签就要开张3家。
1997年5月,马兰才在北京开第一家店。仅一年工夫,马兰在北京的连锁店就达40多家。马兰为什么会如此快速崛起呢?“其实,我们发展得很慢,真的是厚积薄发。”马兰拉面快餐公司董事长陈实说。
1984年始于兰州创业的蓝星,创办者是原化工部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的一批科技人员,凭借把工业清洗做成全国第一的产业化运作的经验,于1990年筹划把西北风味的拉面开发成连锁快餐业。他们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先在科研、规划、连锁管理方面做准备。比如,为研究拉面的汤料,课题组4个人把兰州凡小有名气的面馆、面摊都吃遍了,足足吃了4个月。然后筛选出十几家,买回去化验分析。成果出来后,先搁本单位食堂里征求大家意见。4年后,才在兰州开了第一家拉面店。开张第一天不是急着点钞票,而是收集了几十条意见。那是1993年。又过了4年,才到北京开店。然后就“一发不可收”了,一年做成“中式快餐全国第一”。
有人做过测算,现在,国内外400多家马兰每天卖出的拉面长度加起来,约等于地球赤道的长度。马兰刚到北京时,与两家面粉企业联系供货都碰了一鼻子灰。2001年,“马兰”在国内消耗的面粉已达1.36万吨。今年6月马兰搞面粉招标时,全国70多家面粉生产企业赶到北京来投标。
“马兰花开香万家”。最感马兰花香温馨的,是数以千计的下岗工人。蓝星公司近10年来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兼并了7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最近4年里,马兰为蓝星分流富余人员2200多人,计划到今年底还要安置转岗职工1600人。同时,4年来马兰还为社会提供了近6000个就业岗位。
马兰花还开到了国门外。1998年,美国洛杉矶的一位华侨主动登门联系,邀请马兰到洛杉矶发展。马兰由此迈出国际化经营步伐。就像在国内刚开始发展一样,他们在国外也是先练基本功,在欧美的店才开了13家,却已拿到了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的商标,以及世界知识产权局发的注册商标证书,为下一步大发展打好了基础。这不,维托先生眼瞅着去年在巴黎开的3家店生意不错,前不久又和马兰签下新合同,准备到西方游客较多的印尼再开上一批。陈实拿出一份商务函件说:你瞧,维托先生来函说,在印尼的第一家店万事俱备,就等我们派3个拉面师傅去了。(附图片)
上图:你瞧,外国客人也喜欢上马兰拉面了。
第5版(喜迎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从一说起看巨变
一条船 扬帆直向大西洋
袁亚平 梁孟伟
10月23日,在舟山普陀区虾峙岛的港湾边,我们见到沙蛟村的周叙成、周伦国时,父子俩正在沙滩上忙碌。他们的背后,静静停泊着许多钢质船。
虾峙镇党委书记刘永艺告诉我们,虾峙岛原来全镇仅几百只小木船,如今已有渔轮千艘。渔民自己投资达27亿元的88艘鱿钓船,眼下正在北太平洋从事远洋作业,其中两艘大型鱿钓船更是远在大西洋。这些钢质渔船主要在国内从事捕捞。还有200多艘船,改行跑运输了,吨位最大的达5000吨。
“哪条船是你家的?”我们指指他身后那些钢质渔船问周伦国。
刘书记笑着说,他的船大多了。原来,周伦国去年与几个老大合股,投资1000万元,造了一艘载重3000吨的大渔轮,取名为“新世纪50号”。去年11月30日出发,50多天后到达西南大西洋作业点,今年7月15日回到舟山。近8个月产值600多万元,获利近200万元。
周伦国指着手中的一张世界地图说,今年10月16日,36名虾峙人又驾着渔轮直赴西南大西洋,大约明年5月初完成那里的作业,然后经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再到东太平洋捕捞,估计明年这个时候返回舟山。
84岁的周叙成说,以前哪敢想象这么风光的事。改革开放前,还是木质机帆船。这种船劳动强度挺大的,半小时就要拉次网。又没有先进的仪器,只能在家门口转。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改用钢质小渔船。到1995年,木帆船就全被淘汰了。
“其实,这不仅仅是船的变化,船上的仪器也先进多了。”周伦国说。这10多年间,渔民的通讯工具由发报机到对讲机,现在是“单边达”,在北大西洋时家里也能听见他们的声音。“那定位仪,现在都换成了卫星导航仪。还有鱼探仪,前些年是黑白的,现在都换成了彩色的,不同的鱼群能在彩色鱼探仪上显出不同色彩。”周伦国的话还没有说完,周叙成感叹着插话道:“你们的命真好。”
“不,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周伦国的回答赢来大家一片赞许声。
第5版(喜迎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从一说起看巨变
一条街 百岁“江汉”又逢春
本报记者 罗盘
对于73岁的胡德馨老人来说,百年老街江汉路既熟悉又陌生。全长1600米的江汉路自1900年开街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繁荣的商业氛围让每一个武汉人引以为傲。最近13年的变化,更让人眼花缭乱。
说来有趣,13年前,老人曾负气搬出江汉路,离开这条陪伴他近60年的老街,搬到黄陂与女儿同住。胡德馨1989年退休后致力于著书立说,然而,那时的江汉路实在太喧嚣嘈杂。凌晨5点不到,吆喝声、喇叭声、熙来攘往的人流车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到半年,老人一下子瘦了6公斤,与一家出版社的稿约也一拖再拖,最后不得不取消出版计划。一气之下,老人搬走了。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胡德馨老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武汉市首先对江汉路上的占道经营现象开刀。湖北省江汉区出资900多万元建立花楼街商业区,接纳江汉路上容纳不下的游商小贩。一夜之间,江汉路沿街两侧的上千个摊贩各得其所,江汉路顿时清爽起来。交管部门对载重货车、大客车亮起了红灯,把江汉路设为单行线。与此同时,武汉市商业局把江汉路与中山大道一起纳入“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的行列,以一流的质量和服务塑江汉路形象。
好戏还在后头。武汉人意识到濒临长江、汉水的江汉路其商业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交通作用,一个大胆的构想诞生了:彻底改造江汉路,建设一条现代化的步行街。2000年2月,武汉市政府投资1.5亿元,为百岁高龄的江汉路进行“洗心革面”式的整容。昔日乱如蛛网的管线全部埋入地下,商业门店的进出大门一律采用全透明的玻璃门,店铺招牌统一规格和尺寸,沿街门面和历史建筑实行整体亮化,统一设置户外霓虹灯广告。还建了一批广场和绿地休闲空间,安置雕花休闲椅,竖起欧式电话亭和流动公厕。
2000年9月江汉路改造后重新开街,胡德馨老人又重新搬回繁华而文明的江汉路。他常对人说:“不到江汉路,就不算到过大武汉。”(附图片)
上图:灯火辉煌的江汉路。 本报记者 罗盘摄
第5版(喜迎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心潮澎湃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治波
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谁不想发展自己的事业,古今中外人同此心,鲜有例外。但能否如愿,则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生活在怎样的时代。老渔民周叙成过去只能摇着小木船在近海打鱼,如今他的儿子周伦国却驾着大渔轮赴远洋作业;胡德馨老人一度负气出走江汉路,如今却说“不到江汉路,就不算到过大武汉”;山乡罗家坡日新月异,这个10多年前还是“有女不嫁”的穷村子,如今村民已经过上了富足的好日子;还有“马兰”香飘洛杉矶、茶马古道展新貌,也都生动说明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不同地区、涉及不同方面,却有着共同的背景,用周伦国的话说就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过去做不到的现在做到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变成了现实。“我们赶上了好时代”确是一个言简意赅、令人信服的答案。
那么,“好时代”好在何处?一言以蔽之,好在共产党,好在社会主义,好在改革开放,这是我们这个“好时代”的主旋律。
时代之好,关键在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好,关键也在党。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而实现人民利益,让人民群众满意、赞成、拥护、答应的根本途径,就是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党的正确路线和富民政策,空前焕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正是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他们发明的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改革方案、改革方法、改革措施,推动着波澜壮阔的改革事业不断深入、不断向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党的伟大创造,也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改革是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和利益所在,改革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是改革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是一个道理,也是一个事实,是“一条船”、“一条路”、“一个村”、“一碗面”、“一座港”等一个个小故事折射出的道理和事实。
第5版(喜迎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从一说起看巨变
一座港 飞速发展现宏图
下图:13年前的山东日照市的岚山港,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以装卸水泥、黄沙为主,功能单一、实力单薄的小型码头。1989年,码头上仅有两台门机,生产主要靠肩扛手抬,年吞吐量仅36万吨。
上图:今日岚山港已发展成为功能齐全、年吞吐能力达650万吨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吞吐量、业务收入等各项指标均比13年前增长了20倍左右,固定资产也由1400万元增长到5亿多元,成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带重要出海口之一,长江以北重要液化品集散地、山东沿海木材进口基地、我国高品质沥青加工贮运基地和华东地区散粮进口重要通道。该港年收入已过亿元、利润过千万元。 吴继安 姚桂全
别春峰摄影报道
第5版(喜迎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从一说起看巨变
一个村 山乡巨变说不尽
本报记者 孔晓宁 胡跃平
“有女不嫁罗家坡,爬上山顶打哆嗦,遍地都是干沙地,井水不够一家喝”。
这个大山深处的罗家坡,终于在黄昏时分进入了我们的眼帘:27户人家,一色的青瓦木板房,家家院落收拾得停停当当。
这是贵州省余庆县的一个小村庄。
暮色中的罗家坡,不见一缕炊烟。在远近闻名的“科技兴农创业标兵”周修平家,女主人在新式蜂窝煤炉旁边炒菜边说,早就不上山砍柴了,这煤要是用完了,打个电话,就有人送来。
绿生生的薯藤秧、黄澄澄的老南瓜、油亮亮的魔芋豆腐和香喷喷的辣子土鸡,摆上了院中央的木条桌,老周请我们品尝农家饭,又找了几位邻居作陪,大家边吃边聊。
提起那个“有女不嫁罗家坡”的“顺口溜”,村民组长周清泽说,10多年前可不就是这样么。“那时人穷就猛砍树,连树根也刨出来烧炭卖了。落得个四处秃岭荒坡,人住柴棚草窝。一到旱季,半夜三更,家家派人挑桶到唯一的那口井边排长队。井里慢慢浸出一点水,大家就急忙舀一瓢……”
“就在村民们难熬得想离开罗家坡时,上级号召我们封山育林。”周修平接过话茬说:“我们扎扎实实苦干了8年,附近1000多亩荒山都见了绿,高的现在已有10来米。山泉也不歇气地流了出来。村里建了一个过滤水池,不仅家家喝上了自来水,就连周围寨子几百号人也用上了这池水,一年四季用不完。”说到这里,周修平痛快地大笑起来。
52岁的周修平刚从村支书位置上退下来。他10多年前两次自费到重庆柑桔研究所学习嫁接技术,回来后用寨子里的几棵老桔树嫁接培育出一种“红金桔”,色香味俱佳。每到果熟时节,果商开着卡车进寨子等着收购。现在全村的桔园已发展到180亩,仅此一项,户均收入两三万元。
大家你一句我一言地摆起寨子里这些年的变化。近几年,家家接通了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添置了摩托车,不少人家厕所镶上瓷砖还装上抽水马桶……
山风徐徐,吹来杉木的清香。月牙儿已贴近了西山头,说起罗家坡这些年的巨大变化,村民们越聊兴越浓,还有好多说不完的话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