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文化:中西理解的基础
本报驻德国记者江建国
●悉心观察一下外来文化对普鲁士文化的影响,占第二位的很可能要算中国;
●德国总统说:“我们共有的东西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意识到的要多得多”;
●很多中国人未必知道,赛龙舟在西方已经成为一项极受欢迎的群众体育运动;
●不要误以为西方人理解不了中国文化而只送去几出武打折子戏。工作做好了,西方观众竟能为昆剧《琵琶行》感动得落泪。
第三届“柏林亚洲太平洋周”(以下简称亚太周)在历时两个星期后将于9月30日落下帷幕。作为本届亚太周主宾国的中国以丰富多彩的节目成功地举办了在国外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果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石刻佛像、已有600多年历史的“百戏之祖”昆剧代表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那么,当代艺术展、广东现代舞蹈团的剧目则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如果说话剧《霸王别姬》、内蒙古合唱团的演出是艺术家们精雕细刻的结果,那么,来自陕西的社火表演、皮影戏以及装点柏林最壮观的菩提树下大街的山东淄博花灯,则是民间审美情趣的化身。十几天的时间里,中国向柏林、向德国、向欧洲全方位、多侧面地介绍了其文化从古至今的面貌。
中国文化曾经是欧洲仰慕的对象。且不提欧洲文化巨匠伏尔泰、莱布尼茨等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就在当今的柏林,人们仍会感受到当年的气息。夏洛滕堡宫内专为收藏中国的瓷器而建了一间大厅,普鲁士国王们的夏宫——波茨坦的无忧宫花园内有一座“中国亭”,那些金碧辉煌的柱子和人物雕塑反映着18世纪初期欧洲对中国的想象,清朝雍正元年制作的一座一人多高的青铜香炉在花园的草坪上已经站立了200多年。德累斯顿的皮尔尼茨宫外墙上绘制着中国日常生活图景。笔者在参观波茨坦无忧宫花园中的大理石宫时,始知那明黄色的丝绸壁布在西方的正式名称就叫“北京”,显然因为这是中国皇家专用的颜色。如果悉心观察一下外来文化对普鲁士文化的影响,占第一位的应该是法国,占第二位的很可能要算中国了。如果不是后来欧洲列强使用武力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如果当时的中国没有“天朝”的惟我独尊的心态,文化和物质的交流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那么很可能我们不必等到现在才来介绍京剧的脸谱和绿茶的喝法,而欧洲也不会到了近10年才普遍地引进中国的炒茶铁锅了。
由于地理的阻隔,欧洲和中国这两块大陆在漫长的年代里,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各自发展起来的背景和特点迥异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别,对艺术的鉴赏力不同,这两个古老的文化体系能不能互相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互相融合?西方的一位哲人曾经悲观地认为,“西方是西方,东方是东方,西方和东方永远不会相遇”。而现代的某些学者如萨缪尔·亨廷顿更是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互相斗争。但是,就笔者的观察和感受而言,正如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对中国文化节的祝辞所说:“我们共有的东西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意识到的要多得多。”以中国为这次文化节所带来的当代艺术展和广东现代舞为例,其表现方式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但是已经成为中国自己的东西。广东现代舞蹈团的负责人高成明对记者说,现代舞在中国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大部分看过的观众很快就喜欢上它了。他们用这种西方的形式来表现当代中国人对生活的感受,虽不用语言,西方的观众全都理解了,而且引起共鸣。在柏林的几场演出,观众反应全都很热烈。而纯属中国文化的东西真正进入西方人生活中也不乏其例。例如亚太周开幕时举办的“亚太杯”龙舟大赛。我们这些来自赛龙舟故乡的人可能未必知道,赛龙舟在西方已经成为一项群众体育活动,仅柏林的龙舟俱乐部已有10年的历史,而其发起者正是当年德国去中国的旅游团的领队。如今不仅在柏林、德累斯顿、什未林、马格德堡都有龙舟俱乐部。世界比赛已经举办过几次了,德国的汉堡、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加拿大的温哥华、英国的诺丁汉都曾经是鼓声激烈、喊声震天的赛场。如今,有人说赛龙舟是仅次于足球的第二大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了。事实证明,文化交流能走出学者的书斋,能走出偶尔用异国情调点缀一下日常生活的境地。
其实,在部分中国人的心目中,也曾经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西方人没法理解,因此过去长期介绍给西方的京剧不过是《闹天宫》、《三岔口》几出武打戏,以至于西方人误认为所谓中国文化不过尔尔。后来,中国文化部门改变作法,给西方送去全本完整的文戏。为了让西方观众具备欣赏的基础,全部台词译成外语用字幕在演出中打出,开演前略作剧情介绍,结果西方观众竟能为《琵琶行》感动得落泪。这次在柏林的演出,主办者特意观察,中途退场的只有两三个带孩子的家长。这说明了什么?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十分中肯地说,文化是各个国家各民族相互理解的基础。中国和欧洲这两块大陆各有历史悠久的丰富文化,深刻全面地认识对方、理解对方不是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更何况西方并不永远停留在贝多芬,中国也不永远停留在梅兰芳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文化节是必要的,但现在需要的是常流不断的涓涓细流,不仅需要目不暇接的文艺演出,更需要多层次的对话、讨论。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北京百姓的小板凳和马扎被搬到了柏林汉堡火车站博物馆的展室内,使人们看到中国当代艺术是创新的艺术,中国的改革开放则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
生活在此时
本报记者孙东民
柏林亚太周·中国主宾国活动中,有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29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柏林汉堡火车站博物馆展出。当代艺术也称“先锋艺术”,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观众能看得懂中国的当代艺术吗?
汉堡火车站博物馆是德国的国家级的博物馆,在世界享有盛誉,中国当代艺术展在此展出,显示了德方的重视。记者前往参观时,见中国艺术家施慧用纸浆成型的“太湖石”,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立在西式建筑的庭院里。
这次展出的中国当代艺术,是中国政府首次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向世界展示,有中国画、书法、油画、播映、录像、装置艺术、建筑等,有上百件作品,主题上突出反映了中国城市文化和城市人的生活,作品强烈反映着作者对城市生活的感受,被行家誉为“动态的、有生机的、精神丰富的城市风景线”。
陈邵雄是位搞图片录像专制的艺术家,来自广州,他以图片为媒介制做的广州第三大街街头模型构成一道典型的城市日常生活风景。他说,单张照片留下的虽是瞬间,但多幅照片的组合就形成立体的瞬间。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一切都在迅速流逝,他想把一些东西用更客观的形式,把流动的时间和空间留下来。这件作品摆在两个展厅间的走廊上,透过落地长窗,看到的是柏林街景,如同东西方街景在进行无声的对话。
搞装置艺术的尹秀珍展出了她的《北京故事》(见上图),展厅的三面墙上挂着大幅喷绘照片,悠扬的二胡声在场景内回响,一群老人有的聊天、有的拉起二胡唱戏,有的打牌兴浓,自娱自乐,地上还摆着小板凳和马扎。置身其中,如同把北京街头的休闲搬到了博物馆,生活回到了北京的街头。作者说,装置反映的是北京后海退休老人的生活街景。她为老人们的生活所感动,觉得这是北京的一种文化,她感到老人容易被社会忽略。展室内的小板凳和马扎都是从北京带来的,她想让观众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情趣,让没去过北京的德国观众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这就是北京。
展厅里,还有不少件当代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宋冬名为《砸》的录像里,竖在大街和广场上的镜子每当被“砸碎”一次,便露出藏在身后的街景:再平常不过的房子、典型的四合院、中国小饭馆,虽都是些寻常百姓的寻常生活,但不少观众看后都报以会心的微笑;中央美院教师喻红,用自己从小成长过程中的照片为素材制作的一幅油画,从黑白到彩色,从表情的单调与丰富,真实地反映了个人的成长和时代的变化;自由艺术家卢昊用胶合板制作的艺术装置《北京》,用新旧重叠的形式反映了北京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范迪安是展览的策划人。他介绍说,中国的当代艺术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中,随着大城市的经济繁荣过程而得以迅猛发展,当代艺术家在城市里穿行,其作品表现的是自己所体验到的外部现实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纷繁的文化空间中显示自己的语言和声音。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更重视自己对现实生活状况、生活方式的表达,是把个人情感和体验作为艺术创造的出发点,以越来越融入人们生活的视野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他说,中国的当代艺术真正是与时俱进的,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个文化环境的变化与新文化的形成,当代中国社会极迅速的变化,导致中国艺术的迅速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平等、宽松的创作环境和观念得以充分表达的条件。
也有一些令人不易解其意的作品。但正如有的现代艺术家所言,对现代作品不要强求理解,重要的是欣赏,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每个人都可以给作品赋予一定的生命和意义。例如有被搞成如文物一样的平常的酱油、汽水瓶子,用10多台电视机播映的嚼着口香糖的嘴。范副院长说,日常事物不是剩余物,有很多未被发现的资源和隐藏着的宝藏。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历史,这里面有艺术家的解释和对历史的思考。
看过展览的一些德国艺术界人士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展新鲜生动,展现了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艺术智慧和丰富的感受,展品提供了贴近中国文化和进步的现实信息。德国国立博物馆总馆长克劳斯·舒斯特也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艺术质量感到“非常惊讶和兴奋”。当代艺术是创新的艺术,艺术需要对话,平等交流能使艺术图景更多彩。中国丰富的社会背景,丰厚的文化资源,日益频繁的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将使中国的当代艺术在互相撞击和对话中发展创新。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孙东民摄)(附图片)
图为柏林观众参观亚太周中国主宾国活动一景。
图为亚太周开幕式所在地柏林市宪兵广场一景。
中国主宾国标志:该标志以华表为主体,叠加“C”字形一勾构成。华表为中国的象征。“C”字形为“中国”一词英语等语言的首字母。
中国节标志:柏林市政府委托汉制作公司承办的“中国节”标志以中国的印章为基本构图,加入英文“ChinaFest”字样。“Ch”稍作变化,取中国主宾国华表标志之形。
2001年“柏林亚太周”及其标志:“亚太周”是柏林市政府发起的两年一届的综合性国际活动,目的是增进柏林与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第一届亚太周于1997年举行;第二届于1999年举行,日本为主宾国。“柏林亚太周”选择主宾国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柏林人对所选国家有浓厚兴趣;二是所选国家有能力与柏林共同组织活动。应柏林市政府邀请,中国作为本届亚太周主宾国。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柏林市市长祝辞
亲爱的读者们:
对于《人民日报》为2001年的“柏林亚太周”出版专版,我表示非常高兴。在这里我热烈地欢迎你们来了解在柏林举办的一系列活动。
今年亚太周的主宾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节目、高水平的中国和欧洲经济会议以及把柏林用中国风格漂亮地装扮起来,所有这些都使中国更靠近了柏林人。许多德国人都对中国和她几千年的历史感兴趣。亚太周的各种活动提供了加深我们对你们国家了解的机会。多方面的经济联系业已存在,文化间的对话交流每天都在柏林的许多活动举办地进行。在美国遭受恐怖活动袭击的背景下,这种对话尤为重要。
我衷心感谢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以及许多中国的部长、艺术家、经理人员和组织者,他们和我们一道以巨大的热情帮助中国主宾国活动取得了成功!
我希望北京和柏林的伙伴关系继续富有成果。我祝愿中国和欧洲在刚刚开始的这个全球化的世纪中能作为朋友共同行动。
柏林市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附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性格的形象写照,文化交流永远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相互沟通、消除隔阂和偏见的最好方式之一
“中国节”奏响华彩乐章
本报记者杜英姿
“柏林亚太周”“中国节”重要内容之一的大型文化活动,像柏林雨后瑰丽多彩的虹霓。开幕8天来,上海昆剧团的《琵琶行》、中央实验话剧院的《理查三世》在柏林自由人民剧院演出,“中国青州佛像石刻展”在以展出古希腊罗马雕塑闻名的柏林“老博物馆”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展”于现代艺术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柏林汉堡火车站博物馆展出,中国第一个现代舞专业团体广东现代舞蹈团的舞蹈节目在哈里士河岸剧院上演,“中国电影周”于阿散那演播室放映。亚太周“中国节”德方承办者汉公司负责人约翰·汉说,柏林拥有上百家剧院和17家国立博物馆,9月正值演出和展览的黄金时节,而“中国节”所带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和改革开放的中国所孕化的当代艺术成果,以其特有的东方魅力及高水准的艺术创造,在今秋柏林的艺术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柏林街头印有德文“中国节”图案的手册、广告,传递着琳琅满目的信息,柏林市中心的菩提树下大街林荫大道上,九龙壁、龙舟、华表等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灯光造型熠熠生辉,一人多高的国宝熊猫憨态可掬地立于“中国节”举行活动的场所,高挂的大红灯笼映亮了柏林老旧的石质建筑,毛笔书写的巨型条幅从柏林洪堡大学和国家歌剧院主建筑垂悬而下,皇宫广场“中国市场”热气腾腾的中国饺子引来了长队等候,得月园里中国茶室的馨香熏醉了络绎不绝的德国游客,中国历代民族服装服饰表演、京剧服饰展,展示了中国历史长河中服饰的变迁和创新……陕北高原2000年历史的安塞腰鼓,在柏林教堂广场敲出雄劲铿锵的鼓声,全部由农民演员组成的陕西民间艺术团,把中国最古老的民俗艺术搬上亚太周的舞台,社火、皮影的表演,绘出一幅幅乡村中国的生活画卷。记者在“中国节”的活动中多次看到一位德国老人,她喜欢这种浓郁的东方文化氛围,能在柏林、自己的家门口随意选择爱看的中国表演,品尝中国美味,非常高兴。
9月22日是星期六,近千名的观众闻讯赶来参观“中国青州佛像石刻展”。展厅的一角,几十名观众席地而坐,认真地观看有关青州石刻出土过程、艺术特色以及学术价值的录像片,很多观众还耐心地排队等候空位置以观看录像。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说,展览开幕三天就卖出150本印有展品和说明的画册,很不寻常。1996年出土于山东青州的石刻佛教造像,是中国公元6世纪至11世纪的作品,造像雕刻技巧娴熟、人物生动、线条流畅,面部宁静慈祥,并运用了彩绘和贴金技术,达到了中国佛教石刻艺术的高峰。青州石刻的重光,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后10年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引起国际考古领域的极大关注。沃维莱特市长称青州石刻的海外大规模展出首次在柏林举办,是给予德国人民的珍贵礼物。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馆长布兹说:“我彻底被征服了,青州石刻同古希腊罗马雕塑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
柏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现代艺术中心之一,也是青年文化的实验舞台。这就为中国文化如何同柏林艺术界和柏林人更好地对话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部在选派节目的构成上,对德方主办者的意见给予相当的尊重。“中国节”在向德国人民介绍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注重改革开放20年来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借鉴吸收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而加以创造的、传递出更加强烈的现代气息的艺术作品。中德双方共同策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广东现代舞蹈团的系列节目、中央实验话剧院林兆华导演的《理查三世》和《故事新编》,都属这样的作品。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说,这些演出展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化环境中艺术创造的自由和多样性,尤其体现了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和新语言进行艺术创造时所表现出的写实与实验精神。柏林国立博物馆的总负责人舒茨克在谈到他对“中国当代艺术展”的印象时说,这是一个令人惊讶和深感震动的展览。通过展览,德国观众仿佛看到了一片晴朗的天空。这些艺术作品表现了中国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样的展览是东西方艺术交流和对话的有益尝试。广东现代舞蹈团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第二场演出卖出了站票,不少慕名而来的观众因买不到票而失望。柏林舞蹈工厂的现代舞老师赫里德说,一个现代舞蹈团的演员表演达到这样整齐的顶尖水平是很少见的,广东现代舞蹈团无疑是一流的。一位做办公室秘书的德国女性满含笑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她最喜欢名为《我想飞》的舞蹈,认为灯光、舞美、音乐、技巧都很好,它表现现代社会中人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一看就能明白。她说没有想到中国有这样现代的舞蹈,这使她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发生了变化。表演者李宏钧告诉我们,这个节目曾获1999年巴黎国际舞蹈比赛现代舞金奖。
话剧是文化交流中难度很大的一个种类,根据莎士比亚同名作品改编的话剧《理查三世》,运用了录像、投影等新媒体装置进行艺术探索。导演希望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原著的一般阐释上,而是能表达导演对当下现实生活的艺术思考。我们和一位从事戏剧工作的德国女士谈起该剧时,发现她的看法和导演想要传达的发生错位。其实任何现代形态的艺术,由于创作者生长的背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其创作必然是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审美观念的结合。以台词为舞台主导的话剧艺术,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来说,存在欣赏难度在所难免,并不可怕。两国人民只要抱着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态度,不断探索和丰富文化交流的形式,就能更好地以文化为纽带,架起理解和友谊的桥梁。
柏林市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在一次致词时说,随着亚太周“中国节”活动的推开,整个柏林充满着中国的气氛。“中国节”活动堪称德中文化交流的盛举,它将德中文化交流的规模和水准都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