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第10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4-2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

第10版(教育)
专栏: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清华大学校长 王大中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清华大学将于4月29日迎来她的90华诞。清华大学是在20世纪的风雨中成长起来的,是在人民的养育和关怀中壮大起来的,她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缩影,是中国高等教育成功的见证。
  继承传统 爱国奉献
  在90年的历史中,清华在教育、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曾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过许多贡献,最令清华人骄傲的是遍布各地的10余万名清华校友,他们在国家的各个建设岗位上乃至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赞誉,这是清华为祖国作出的最大贡献。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清华是植根于20世纪中国的清华,爱国与奉献一直是贯穿清华历史的主线。
  闻一多教授面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拍案而起、朱自清教授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清华大学有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新中国成立后,更有数以万计的清华学生义无反顾地扎根于天南海北。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学生曾在“文革”之后百废待兴之际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肺腑之言,得到全国青年的响应。在世纪之交,“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在成为青年人激励报国之志的响亮口号。清华90年的历史,是千千万万的清华人用青春、热血和才华绘成的一幅爱国奉献的长卷。
  担当重任 确定目标
  清华大学一直把建设具有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并把争取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定在了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之际。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清华人爱国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
  几年来,通过“211工程”、“九五”计划和“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综合性学科布局已基本完成,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努力实践开放式办学理念,迎接21世纪新挑战。
  回顾历史,我们会牢牢记住,之所以取得进步,是因为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适应国家两个根本性转变,贯彻了江泽民主席关于“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指示;是因为我们树立了一流大学奋斗目标,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结合清华实际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是因为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面对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对清华北大等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给予重点支持等前所未有的机遇,注重战略,把握大局。
  继往开来 不懈努力
  纪念90周年校庆,是为了在未来做得更好。未来的10年对于清华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我们正在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式,构建具有研究型大学先进水平和特色的新型教学体系;引进优秀拔尖人才,加强校内年青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学术水平运行和管理体制;加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开创性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地构筑起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以90周年校庆为新起点,努力奋进。(附图片)
  核技术学家、清华大学现任校长王大中。 nqn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教育)
专栏:

  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
  徐葆耕
  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这类学校中,清华可以说是较为突出的一所。海内外凡是清华人足迹所到之处,都建有“清华同学(校友)会”。在同学会中尽管各人的政治、思想、观念有所不同,但仍然可以和睦相处。什么原因?就是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把他们联在一起,这就是“清华精神”。
  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汇的结果。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向同社会流行趋势相互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大学精神需要一个较长的办学历史才能养成,它是大学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抗打击和求发展的生命力的底蕴所在,对于稳定大学的风格和水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华精神”,在我看来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耻不如人。清华是个“赔款学校”,是美国用中国庚子赔款余额建立的,美国政府的本意是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培养一批“追随美国的精神领袖”,而学校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联军洗劫过的清华园和近春园。学生整天面对着被焚毁的断壁残垣,民族耻辱时时袭上心头。当时在学的吴宓曾有“热肠频洒伤时泪,妙手难施救国方”之叹。“五四”时闻一多贴出的岳飞《满江红》,主题就是雪耻。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受着美国式的教育,而在出洋后却非常敏感于西方人对黄种人的歧视,他们远较其他大学的学生蕴积着更深重的对于民族耻辱的痛感;改成大学后,如何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学术独立便成为清华建设的主题,而其深处的情感动因仍是雪耻。到了20世纪30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梅贻琦任校长第一次讲话没讲学术自由却讲了莫忘国难。这种为民族雪耻的激情,在解放后,转化为建设祖国的献身意志;“文革”后,这种耻辱感重新化为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明耻”是清华精神的重要表征:耻中国科技与文明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耻清华不如西方的一流大学;耻清华某些方面不如国内兄弟院校;耻本学科水准不如校内先进学科。知耻而后勇,清华人的耻辱感是民族耻辱感与个人耻辱感的综合,是一种忧患意识的表现,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纯个人罪感。它显得更加博大,也更加充实。
  二是讲究科学。清华改为大学是在“科学与玄学”论战之后,科学优势上扬。清华国学院一建立,主任吴宓就宣称本院与其它大学不同处在于重视“科学方法”。梅贻琦到任后,办校重自由,更重“科学家的眼光和态度”,强调理性和纪律,主张一切以事实为出发点。这种科学精神不仅贯彻于理工科建设而且旁及人文学科。冯友兰说清华文科的共同风格是追求“所以然”、“比较有科学精神”。解放后,清华校长明确提出继承发扬严谨、科学的传统,并且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大超越从前。蒋南翔在大跃进、“文革”中多次坚持实事求是,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对整个清华的干部、教师队伍有深刻影响,对发展清华的科学传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是重视实干。早在30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直到现在,在校园的中心位置还竖立着一块碑,上书“行胜于言”,如果再加上韩愈的话:“行成于思”,便可以很好地概括清华“实干”的特点。全国解放后,清华被改造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实干”的传统进一步充实了工科的操作型特点。每一重大决定作出,必有细密的操作程序和系统,保证决定能够获得实现。从培养计划、科研战略到校园管理都是如此。从根本上说,“实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大学教育从“思”向“行”转变的趋势。解放后清华改工科后,工科的研究需要集体操作,工程训练养成了很强的团队意识,对个人作用不像文理科那样看重。长期受清华精神熏陶的人在工作中比较重视人际关系,重视一班人的团结。这也是清华人同中国的现行社会制度比较契合之处。
  在清华学校时期,梁启超先生曾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生。后来,这八个字就作为清华的校训,对师生都有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清华师生的精神风貌。清华90年的多灾多难所激发起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整个清华历史。而其中最动人的我以为是两段:抗日战争中和“文革”十年动乱之后。一段是在帝国主义军事压力下,一段是在经济压力之下,而两种压力都曾把华夏民族推向毁灭性的边缘。拯救民族的集体尊严意识是清华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源。清华校训中的“厚德载物”,要求清华人具有如大地般博大与宽厚的胸怀。这一点,就大多数清华人的行止来说,是无愧于祖先遗训的。
  未来的世界是多元化的,一流大学的模式也得不拘一格。经历了90年风雨的清华大学能否在充分吸收传统与西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出新的大学理念,使传统的清华精神放射出新的异彩?九十华诞,我们当深思;翘首百年,我们期待着。 nqn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教育)
专栏:

  清华知名校友选
  科学技术界
  竺可桢 1910年清华留美生,气象学家
侯德榜 1912年清华学校毕业,化学家
茅以升 1916年清华公费留美生,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
叶企孙 1918年清华学校毕业,教育家、物理学家
杨廷宝 1921年清华学校毕业,建筑学家
梁思成 1923年清华学校毕业,建筑学家
张钰哲 1923年清华学校毕业,天文学家
周培源 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理论物理学家,曾任北大校长
王淦昌 1929年清华物理系毕业,两弹一星元勋,“863计划”倡议者之一,倡议者还有陈芳允、王大珩、杨嘉墀(均为清华大学校友)
华罗庚 1931—1933年在清华进修,曾任清华教授,数学家
赵九章 1933年物理系毕业,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卫星之父”
  陈省身 1934年清华研究生毕业,数学家、沃尔夫奖获得者
钱学森 1934年清华公费留美生,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学家,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彭桓武 1935年物理系毕业,1935—1937年在研究院学习,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
钱伟长 1935年物理系毕业,力学家
钱三强 1936年物理系毕业,核物理学家
林家翘 1937年物理系毕业,力学与应用物理学家
唐敖庆 1940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量子化学家
郭永怀 1939—1940年西南联大研究生,力学家
杨振宁 1942年西南联大毕业,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李政道 1945—1946年在西南联大学习,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邓稼先 1945年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
周光召 1951年物理系毕业,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两弹一星元勋
  人文社科界
  赵元任 1910年清华留美生,国学大师
马寅初 1911年留美津贴生,经济学家、教育学家
金岳霖 1911年留美津贴生,哲学家、逻辑学家
陈岱孙 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经济学家
潘光旦 1922年清华学校毕业,社会学家、教育家
贺 麟 1926年清华学校毕业,哲学家
王 力 1927年国学研究院毕业,语言学家
张岱年 1928年在清华学校学习,哲学家
钱钟书 1933年外文系毕业,当代中国文学巨匠
曹 禺 1933年外文系毕业,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
王铁崖 1933年政治系毕业,海牙国际法庭大法官
季羡林 1934年外文系毕业,语言学家
吴 晗 1934年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家
夏 鼐 1934年历史系毕业,考古学家
(1938—1946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 nqn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教育)
专栏:

  清华大学“九五”期间教学科研成果扫描
  五年攻坚 五年跨越
  回顾清华大学90年的发展历程,“九五”期间是清华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清华大学各方面的事业取得巨大进展,迈入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行列。
  这些最新的教学、科研成就,反复证明着一个事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正在发扬光大,“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校风正在不断延续。
  教学成就:精心育才,春风化雨
  五年来,按照“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要上水平,继续教育要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学校先后召开两次全校性教育工作会议,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
  1.优化本科生培养模式,实施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在校本科生由10857人(1995年)增加至12625人(2000年);全校18个工科系实施了本科—硕士统筹培养方案,同时本科学制由5年调整为4年,提高了人才培养层次和办学效益。
  2.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加速研究生教育发展。在校研究生总数由4280人(1995年)增至9063人(2000年),其中博士生2851人,硕士生6212人。
  “九五”期间,共培养博士1318人,硕士6152人,学士13046人。1995年全国研究生院综合评估中清华大学名列首位,1999年和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生论文评选中清华大学分别以11篇和8篇名列全国首位。MBA教育取得长足进展,2000年全国MBA教学评估中,清华大学获得总分第一和6项分评第一。
  “九五”期间,综合性学科布局基本完成。
院系设置:现有11个学院44个系,其学科领域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去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在筹建医学院。
  学科设置:目前,共有博士(硕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24个,有博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由64个增加至107个,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由107个增加至139个,综合性的学科布局已经初步形成。促进了学科的定义与融合,有利于复合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科研成就:水木清华,致知穷理
  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九五”期间清华科研成就斐然。
  1.科研综合实力有较大增长。
  “九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持续增长,平均年增21.7%,2000年达7.3亿元,雄踞全国高校首位。
  “九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合计75项;获部委级科技奖共469项。获奖总数均居高校首位。
  “九五”期间共申请专利891项,获专项授权共425项,居高校首位。
“九五”期间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均有较大提高,其中国内论文总数,EI、ISTP多年保持高校首位,1999年清华大学被SCI收录论文数(光盘版)598篇,网络版748篇。2000年网络版统计为945多篇。
  2.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九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资助金额居高校前列。参与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共20项,其中7位教授被聘为973的首席科学家。师资水平显著提高:理学院现有两院院士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长江特聘教授8名。生物系教师总共43人,从海外引进的教师多达23人(占全系教师总数的55%);青年教师中98%具有博士学位。
  3.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
  “九五”后期,围绕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航天、先进制造、环境等高新技术领域,确定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全校优势力量攻关,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主要有:高速信息网络,全光通信,汉字识别、语言识别技术,高温气冷堆,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微小卫星、生物芯片、碳纳米管,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大容量电力电子交流输电,清洁煤燃烧、滇池治理…… nqn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教育)
专栏:

  风雨九十载 水木湛清华
  1959年9月毛泽东视察清华大学师生参加设计的密云水库时,听取张光斗教授(右一)的汇报。
  1966年1月,邓小平(中)参观高校科研生产展览时,观看清华大学的展品。
  1989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看望进行金工实习的师生。 nqn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教育)
专栏:

  左上: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压力壳安装成功。
左下:党和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14人是清华大学校友。
  右上: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截至1999年底,清华大学院士总数达43人,居全国高校首位。
  右下: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藏书315万册,线装古籍书30万册。近年来,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电子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nq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